明穆宗朱載坖:嘉靖不待見,嚴世蕃欺凌,失落的裕王,還大明奇蹟

2025年04月19日09:50:09 搞笑 3688

明朝是中國封建王朝中最後一個漢人王朝,翻開大明的歷史扉頁,讓我們從明朝的各個皇帝身上看到了一個充滿着傳奇色彩的朝代。而明朝的二十位帝王本身就是一種傳奇。

明穆宗朱載坖是明朝的第十二位皇帝,他的一生坎坎坷坷,但也穩穩噹噹。他因為一個詛咒而過上了凄慘的童年,又在詛咒中被冊封為皇太子,一生都得不到父親的眷顧。

他心中的怨懟卻沒有影響他成為一個好的君主,凄涼的處境反而為他日後登基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他還是個沉迷美色但也有朝政建樹的矛盾體,是一個在失意之中為大明創造出奇蹟的聖明君主。

明穆宗朱載坖:嘉靖不待見,嚴世蕃欺凌,失落的裕王,還大明奇蹟 - 天天要聞

童年經歷

說起明穆宗朱載坖,大家都對他的經歷不太熟悉,很多一部分原因是因為他有一個了不起的爹,即嘉靖皇帝朱厚熜。自古以來人們都喜歡拿後來的皇帝跟先帝做比較。

朱載坖也時常被與他的父親嘉靖帝比較,他想超越自己的父親,但始終不能如願。不過也由於他身上那股子韌勁,使得他成為了一個不算出色,但也不是全然毫無建樹的君主。

他的童年曾飽受父親的冷落,但就是這樣的冷落也成就了日後的他。朱載坖是嘉靖帝的第三個兒子,母親是杜康妃,因為不受寵導致他在眾皇子當中一直存在感很低。

明穆宗朱載坖:嘉靖不待見,嚴世蕃欺凌,失落的裕王,還大明奇蹟 - 天天要聞

命運如此安排,也使得朱載坖沒有什麼野心,他只想安安靜靜地當個王爺就好。他沒有得到父親疼愛除了母親的原因之外,還源於一個「二龍不想見」的詛咒。

當年嘉靖帝的皇長子朱載基剛出生兩個月就夭折,悲痛之中的他以為是孩子的命不好,可沒想到喜好鑽研神術的陶仲文卻說是「二龍不相見」的原因。

意思是朱載基是被嘉靖帝自己剋死的,對於一個父親來說,這個結論無疑是晴天霹靂。後來隨着朱載壑、朱載坖、朱載圳的出生,嘉靖帝為了孩子的成長,盡量減少與他們的見面。

明穆宗朱載坖:嘉靖不待見,嚴世蕃欺凌,失落的裕王,還大明奇蹟 - 天天要聞

因此朱載垕小時候就很少能見到父親,再加上杜康妃不受寵,父子倆見面的次數更是少之又少。但他卻帶着父親的心愿平安地長大了,使得嘉靖帝對那個「詛咒」更加深信不疑。

到了入學的年紀,朱載坖與兄弟們遵嘉靖帝的旨意進學堂讀書,皇子在進學堂之前會舉行一個儀式,作為父親的嘉靖帝必須要到場給與他們鼓勵和加持。

那天嘉靖帝破例去為他們撐場面,然而沒多久二皇子朱載壑就病死了。嘉靖帝為此一直活在自責當中,認為自己破壞了「二龍不相見」的詛咒使得兒子慘死。

明穆宗朱載坖:嘉靖不待見,嚴世蕃欺凌,失落的裕王,還大明奇蹟 - 天天要聞

此後的歲月中,朱載坖幾乎與父親斷了聯繫,嘉靖帝對他和弟弟朱載圳更是漠不關心。在這樣的詛咒之下,他們一天天的長大成人。

立為儲君

朱載坖從未想過自己有一天會成為皇太子,直到朱載壑死後,他作為第三子自然就承擔起了這份重擔。朝中大臣都諫言立他為太子,但嘉靖帝卻遲遲沒有動靜。

但是景王朱載圳卻有着爭奪儲位的心思,為此嘉靖帝就把他打發到了封地。此時的朱載坖剛滿十六歲,按照舊曆也被冊封為裕王,隨後他便遷出皇宮到裕王府邸中居住。

明穆宗朱載坖:嘉靖不待見,嚴世蕃欺凌,失落的裕王,還大明奇蹟 - 天天要聞

兩個兒子都離開了,似乎讓嘉靖帝鬆了一口氣。朱載坖在裕王府中一直生活了13年,這些年的經歷讓他得以接觸到社會階層中的方方面面,也讓他了解到王朝中存在的問題和危機。

當時的朝廷被嚴嵩把持着朝政,他一直被百姓們視為奸臣的代表。朱載坖見到明王朝內憂外患擔心不已,但此時的他不但什麼都做不了,而且還要看嚴嵩父子的臉色。

嚴嵩有個兒子叫嚴世蕃,父子倆狼狽為奸在朝中大肆地斂財,而且還私自售賣官爵,常年大肆搜刮民財使得他們家富可敵國。那時朱載坖因為得不到嘉靖帝的重視,因此也受到嚴嵩父子的欺負。

明穆宗朱載坖:嘉靖不待見,嚴世蕃欺凌,失落的裕王,還大明奇蹟 - 天天要聞

朱載坖授封為裕王之後,按照慣例戶部每年都要給裕王府發放歲賜,但因為嚴嵩父子的命令,戶部連續三年都沒給裕王府發放,導致朱載坖這個王爺當得非常的苦悶。

後來朱載坖好不容易湊齊了一千五百兩銀子拿去送給嚴世蕃,裕王府的歲賜才得以恢復。嚴世蕃還大放厥詞地說:「天子的兒子都給我送錢,你們誰還敢不送」?

嘉靖四十三年,嚴嵩父子遭到朝中大臣彈劾,嘉靖帝下令將他們全家下獄賜死,至此朝堂的天空才迎來了久違的晴朗。三年後嘉靖帝去世,朱載坖作為太子繼承皇位,改年號為「隆慶」。

明穆宗朱載坖:嘉靖不待見,嚴世蕃欺凌,失落的裕王,還大明奇蹟 - 天天要聞

大明奇蹟

朱載坖登基之後,立即下令推行新政,他嚴厲地整改了嘉靖帝遺留下來的弊政,重新啟用那些曾經因為諫言而被削官的人,撫恤受到牽連而冤死的大臣。

而且他還免除了第二年一半的田賦和嘉靖帝在位前兩年間所欠下的賦稅等等。朱載坖執政期間重用高拱、陳以勤、張居正,並且解決了困擾明朝多年的「南倭北虜」問題。

在外交當中,明朝與蒙古達成議和,建立封貢關係,結束了兩國長達多年的軍事衝突。在經濟貿易方面,朱載坖廢除海禁,允許民間的私人商販自由往來東洋和西洋進行通商貿易。

明穆宗朱載坖:嘉靖不待見,嚴世蕃欺凌,失落的裕王,還大明奇蹟 - 天天要聞

朱載坖的仁厚與他早年的經歷有很大的關係,他也被譽為明朝皇帝中個性最為謙和的帝王。但也因為他的這種性格導致了內閣大臣們互相傾軋的現象。

而且他還有一個歷代明朝君王都存在的問題,那就是好色。朱載坖登基之初確實幹了很多實事,但辦完這些事後他就開始懶於朝政,整天沉迷在美色當中。

後來因為他縱慾過度,又長期服用春藥導致一病不起。於是他乾脆就將遺囑給立好,讓張居正他們輔佐太子治國。不久後朱載坖就病逝在乾清宮,年僅36歲。

明穆宗朱載坖:嘉靖不待見,嚴世蕃欺凌,失落的裕王,還大明奇蹟 - 天天要聞

內閣動亂和死於女色成為了朱載坖被世人詬病的原因,也因此他給人的印象為「平庸無能」。

不可否認的是,在他的統一管理下,明朝依舊出現了久違的太平盛世,後人稱為「隆慶新政」。這是他以自己的平庸為大明王朝創造的奇蹟,也是他在短短六年的皇帝生涯中最具實力的「標籤」。

搞笑分類資訊推薦

劉裕已經掌握大權,為何還要滅司馬懿後人滿門? - 天天要聞

劉裕已經掌握大權,為何還要滅司馬懿後人滿門?

談起三國這本書,相信大多讀者不會陌生,在這部四大名著中,我們看到的不僅是桃園三結義的兄弟情誼、更有爾虞我詐的勾心鬥角,而在《三國演義》之中,更是有着幾位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的良將謀士,也正是他們的錦囊妙計相助魏蜀吳三國在亂世之中行程割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