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豆到杯的標準化:「咖啡加工工」激活產業

2025年05月25日10:53:26 美食 1570

首屆麗江玉龍雪山咖啡活動周近日啟動。活動涵蓋精品咖啡品鑒、拉花競技、非遺手沖體驗、雪山露營市集等特色項目,吸引眾多遊客參與,推動「咖啡+文旅」深度融合。

從豆到杯的標準化:「咖啡加工工」激活產業 - 天天要聞

國際拉花競技,民族文化融入咖啡藝術

在拉花比賽現場,來自馬來西亞及全國10多個省市的20多名選手同台競技,既有國際賽事獲獎選手,也有雲南本土咖啡匠人。選手們手法嫻熟,從研磨、萃取到拉花,每個環節精準流暢。更引人注目的是,他們將納西族東巴文字融入拉花創作,用細膩奶泡勾勒出獨特圖案,讓民族文化與咖啡藝術碰撞出別樣魅力。

從豆到杯的標準化:「咖啡加工工」激活產業 - 天天要聞

現場咖啡競技賽評審肖文豪表示,拉花是咖啡藝術的最終呈現,從烘焙到萃取再到奶沫打發,每一步都需精準把控,極具觀賞性和專業性。評委從圖案完整度、創意性等維度評分,進一步提升賽事水準。

新職業「咖啡加工工」助推行業標準化

此次活動正值咖啡行業重要發展節點。5月8日,人社部公示擬新增「咖啡加工工」等17個新職業,引發行業關注。世界咖啡師大賽WBC)中國區冠軍潘恩琪認為,該職業的設立為行業樹立基礎標準,規範市場秩序,提升消費者信任度,同時為從業者提供明確的發展方向。

從豆到杯的標準化:「咖啡加工工」激活產業 - 天天要聞

近年來,我國咖啡消費市場以每年17%以上的複合增長率擴張,消費者對品質要求日益提高。「咖啡加工工」將統一從種植到加工的全鏈條標準,如精準篩選咖啡豆、控制烘焙溫度與時間等,確保品質穩定性。咖啡師林桂蘭表示,這一職業為從業者提供身份認可和技能提升空間,未來前景廣闊。

政策扶持助力行業高質量發展

國家在產業扶持、人才培養等方面持續發力,通過補貼種植戶、支持院校開設咖啡專業課程等方式,為行業注入新動能。隨着「咖啡加工工」職業規範化,配套培訓及考核體系不斷完善,中國咖啡產業正邁向更專業化、標準化的發展新階段。

從豆到杯的標準化:「咖啡加工工」激活產業 - 天天要聞

此次活動周不僅是一場咖啡盛宴,更展現了行業蓬勃發展的活力,見證着中國咖啡市場的創新與變革。

監製:王溪

總台記者:陳鴻燕 蔣厚波 麗江融媒

責任編輯:陳鴻燕

美食分類資訊推薦

人要像榴槤一樣活! - 天天要聞

人要像榴槤一樣活!

前言「榴槤式生存法則」:扎人就是王道?這屆網友又開始作妖了!各位老鐵,今天不聊別的,就聊個帶味兒的——榴槤!最近有句話特火:「人要像榴槤一樣活」。咋地?這是想讓大家都變成「行走的臭刺蝟」嗎?一、先說說這「榴槤式人生」啥套路現在流行的「榴槤哲
專家學者齊聚「松盛園·醬油小鎮」縱論紹興醬文化歷史淵源和時代發展 - 天天要聞

專家學者齊聚「松盛園·醬油小鎮」縱論紹興醬文化歷史淵源和時代發展

紹興醬產業是歷史經典產業,也是重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紹興醬文化傳承發展研討會暨紹興文理學院高等人文研究院第13次學術沙龍,5月26日在「松盛園·醬油小鎮」舉行。30多位來自相關高等院校、學術機構和非遺保護協會的專家教授、文化學者齊聚一堂,聚焦產城人文融合、文化賦能歷史經典產業和非遺經濟,縱論源遠流長紹興醬...
端午節儀式感滿滿,笑看各位網友曬粽大PK! - 天天要聞

端午節儀式感滿滿,笑看各位網友曬粽大PK!

#分享城市新鮮事#端午節馬上就要到了,為了迎接這個隆重的節日的到來,端午節的儀式感必須要拉滿。大家都會進行包粽子划龍舟掛艾草飲雄黃等活動!其中包粽子吃粽子一般是我們端午節必不可少的一項活動。由於地域不同,技術不一,於是乎就出現了多種千奇百怪
荔枝吃多了可能得荔枝病? 《本草綱目》中這樣記載 - 天天要聞

荔枝吃多了可能得荔枝病? 《本草綱目》中這樣記載

貢園,位於廣東茂名根子鎮柏橋村委會嶺腰村,素有「荔枝博物館」之美譽。這裡的古荔枝樹枝繁葉茂,千姿百態,其出產的白糖罌、妃子笑等優質荔枝更是聞名遐邇。貢園講解員介紹,樹齡49年以下結的荔枝,一斤價格是28元;樹齡100年到299年古樹結的果子,一斤賣到200元;千年古荔枝樹結下的果子,賣到2888元一斤,平均下來一顆...
老字號綠波廊菜單煥新,用本土特色說好上海美食故事 - 天天要聞

老字號綠波廊菜單煥新,用本土特色說好上海美食故事

豫園荷花池畔,綠波廊的雕樑畫棟間溢出新香。這家承載海派飲食記憶的老字號,暌違七年推出全新菜單——以全國地標食材為基底,在傳統與創新的交融中,續寫海派美食的國際化敘事。本土食材的「世界味覺對話」「中餐西做」的巧思,在松露豌豆方中盡致展現。這道江南傳統前菜經重塑後,以上海崇明白雲豆泥為底,調入意大利黑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