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頭條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小A是個家居博主。
我關注她已經N年了。
每次獨自吃飯的時候,坐高鐵的時候,無聊的時候,就會把她的視頻拿出來看。
看這個大齡獨居的滬飄,是如何獨自生活,獨自美麗,自己一個人把日子過成一朵花。
像一包極好的電子榨菜,隨時隨地,滿足窺探以及放空大腦的慾望。
她的視頻主要是帶貨,最近在推薦一款擺桌面上用的全自動咖啡機,整台大約4000元人民幣左右。
可以做美式,做意式,做冰萃。
只要把豆子放進去,沒幾分鐘,一杯香醇濃郁的咖啡就做好了。
可以美美地化個妝,坐在陽台上,刷個劇,喝一杯。
其實,我覺得這台咖啡機挺貴的,我們家那麼好的太姥山頭采白毫銀針,還不到3000塊一斤,人家隨便一台就4000了。
但是,小A說了,喝咖啡是一種生活態度,一點都不貴。你連一台咖啡機都買不起,說明你對生活沒有要求,盲目,低眉,平庸。
我說不過她,只能噤聲。
《2》
而後村姑陳又刷到了另外一個美妝博主的號。
她的IP歸屬地在浙江,春節大批量購買的化妝品,是繃帶,是黑金,是....,是那些貴到離譜,一盒2-3K人民幣,卻只能用兩三個月的貴婦級用品。
她也帶貨了一台咖啡機。
比小A帶的那台全自動的台式咖啡機便宜一半,只要2000元人民幣。
這台機器功能更少一些,但勝在性價比高,能做出美式與意式,滿足普通咖啡發燒友的日常所需。
她也時常用這機器去做意式,做拉花,雖然拉得有點丑,但聊勝於無。
最重要是平時自己做一杯咖啡喝的那種狀態,放鬆,自在,愜意。
是有錢又有時間的人,才可以享受的安逸日常。
尤其,她還喜歡外帶咖啡。
有外出拍攝任務的時候,不去喝路邊小店的咖啡,而是自己沖一杯手沖,用便攜咖啡杯裝了帶出去喝。
自己沖的比外面賣的豆子好,口感好,更重要的是,沒有不知名的東西加入。
喝得安全又放心。
《3》
看着她們這一幀一幀的咖啡生活,村姑陳只感覺自己來到了國外,而非天朝上國的博主的日常。
你說你一個中國人,天天咖啡不離手,卻一口茶都不喝,這不是很奇怪嗎?
小A回復我說,有喝茶呀,我天天都有喝茶。
說著分享給我一個她喝茶的視頻——其實是一條帶貨某品牌茶包的廣告視頻。
在那鏡頭裡,小A選擇在一個有陽光的周末,在她小屋的陽台上,給玻璃小茶几鋪上了美麗的英格蘭風格的桌布,拿出一盒茶,開始泡。
鏡頭漸漸拉近,那盒茶慢慢露出它的真容。
原來,是一盒超市裡20-30塊錢價格區間的,袋泡茶。
她做着美麗美甲的纖纖玉指,拆開塑料封膜,撕下防偽標籤,打開設計印刷精美的長條形紙盒,向我們展示盒裡的茶包。
總共有15小袋,叫做,蜜桃烏龍。
她介紹說,這款茶最吸引她的點,是裏面的茶葉不那麼碎,並且,加的不是蜜桃香精,而是蜜桃果肉乾。
像即食麵里的脫水蔬菜一樣乾的,蜜桃果肉乾,清晰可見地存在於茶包內,可以讓顧客摸到與聞到。
把茶包放進另外一隻配套的帶碟子的玻璃杯中,小A用一把漂亮的玻璃茶壺燒開了水,衝進去,任茶包在沸水中浮沉。
然後她美美地,在那陽光下的陽台上,呆了一下午。
最後鏡頭拉遠,是她優雅喝茶的美麗側影。
《4》
我很想跟她說,在神州大地上,有個產茶大省,叫福建。
福建的省會,叫福州。
福州市區最高的山,叫鼓山。
一百多年前,福州開埠的時候,迎來了非常多的歪果仁。他們在鼓山上一個叫鼓嶺的地方,建了房子,住在上面。
他們日常喝茶,便是擺一張桌子在院子里,用茶壺與茶杯,像她一樣喝茶。
是的,小A喝茶的方式以及她對茶的理解,其實是泊來品——屬於那些膾炙人口的外國電影和電視劇中的宮廷貴族。
你們對中華上國的泱泱幾千年茶文化,都沒有一絲概念的么?
村姑陳憤而問之。
這兩位博主都說,有啊,我爺爺喝茶的、我爸爸也喝茶的。
大茶缸,泡得很苦的那種茶水。
歐買糕~~~
那你們平時喝什麼?
小A指了指便利店冰櫃里的茉莉紅茶,茉莉綠茶,說,外出解渴的時候喝這種茶。
好吧,茶飲料,勉強也算是茶。
《5》
痛定思痛之後,村姑陳終於想明白了其中的關竅。
年輕博主們為什麼願意花大價錢買一台咖啡機,願意每個月買一款價格並不比茶便宜的咖啡豆?
因為咖啡在傳遞的時候,走的是時尚路線。而茶葉在宣傳的時候,走的是傳統路線。
在大多數年輕人眼中心中,時尚是肯定要去追的,而傳統,是爸爸和爺爺的事。
所以她們買幾千塊的咖啡機,買五百塊一磅的「瑰夏」,卻不捨得花五百塊,買一斤太姥山的花香四溢的春壽眉。
還是約定俗成的觀念,在引導着消費行為。
並且,咖啡其實有比茶先進的地方,那就是,咖啡的形式多樣。
比如,咖啡可以拉花,咖啡可以手沖了帶出門喝,咖啡可以用機器做出來喝,並且,難度不大,每個人都可以操作那台設備。
而茶,操作門檻略高。
比如茶具的選擇,就有無數種,多到足以讓新人望而卻步;比如用水的選擇,也是林林總總,讓人眼花繚亂;再比如投茶量,坐杯時間,出湯時間等等,對於新人而言同樣是非常枯燥又高深的....
但咖啡機簡單多了,隨便抓一杯豆子倒進去,隨便接一杯自來水裝進水箱,10分鐘之內肯定有一杯美式出現在你手裡。
無論沖得好不好喝,加包糖,加盒奶,都好喝了——咖啡產業的人連遮羞布都準備好了,幫消費者解決了所有的後顧之憂,當下的年輕人,誰又能逃脫咖啡的五指山呢?
《6》
我們的傳統茶,是時候改革了。
增加花式沖泡,降低准入門檻,生產一些適合年輕人的茶品,以及,可以出門帶着喝的泡茶方式。
另外,還要在宣傳上,做出引導。
茶是傳統文化元素,但並非「老」元素。喝傳統茶並非是中老年人的專利,年輕人,照樣有適合自己口味的花香茶、果香茶。
蜜桃烏龍,不應該是往鐵觀音裏面加桃子乾果肉,而應該是,一款烏龍茶,利用發酵技術,把蜜桃果香給它做出來。並且,包裝成年輕人能接受與習慣的簡易包裝,放在他們日常可接觸的地方。
這樣,才是真正的,向咖啡看齊,以及,向咖啡進軍。
拿回這些屬於產茶大國的年輕人的心。
以及,俘獲那些出生番邦卻渴慕東方文明的年輕人的,心。
只是,道阻且長。
雄關漫道真如鐵。
吾將上下而求索。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贊。
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鑒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