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湖南吃什麼?當地人推薦十大「非遺美食」,好吃不貴,地道湘味

2025年05月16日07:33:03 美食 1413

「來湖南吃什麼?當地人推薦十大「非遺美食」,好吃不貴,地道湘味」

來湖南吃什麼?當地人推薦十大「非遺美食」,好吃不貴,地道湘味 - 天天要聞

湖湘飲食,肇自荊楚先民「飯稻羹魚」之俗,

承屈子《招魂》「胹鱉炮羔」之味,千年嬗變,終成「無辣不成席,少酸難下飯」之格。

昔者明清「江西填湖廣」,移民攜家醅、腊味入湘,

與本土山珍、河鮮相契,辣中藏鮮,酸里蘊香,遂成「一菜一格,百菜百味」之妙境。

來湖南吃什麼?當地人推薦十大「非遺美食」,好吃不貴,地道湘味 - 天天要聞

至若民俗流轉,春耕夏耘之際,鄉民以壇漬辣椒、酸豆角佐餐,祛濕開胃;

秋收冬藏之時,火塘熏制臘肉、臘魚,香氣漫乎村落。

節慶宴客必設「十碗葷」,碗碗疊疊,堆如小山,謂「無肉不成宴,無酒不歡顏」

更有火宮殿臭豆腐,外焦里嫩,香飄街巷,昔賈太傅貶謫長沙,或曾品此人間至味乎?

來湖南吃什麼?當地人推薦十大「非遺美食」,好吃不貴,地道湘味 - 天天要聞

尤值得稱道者,湖湘菜里見精神:

剁椒魚頭「敢為天下先」之勇,紅焰似火,辣翻九州

毛氏紅燒肉「糞土當年萬戶侯」之豪,肥而不膩,香逾百年。

此等飲食,非獨果腹之味,實乃湖湘人「吃得苦、霸得蠻」之魂,融於煙火,傳諸古今。

來湖南吃什麼?當地人推薦十大「非遺美食」,好吃不貴,地道湘味 - 天天要聞

長沙火宮殿臭豆腐

這口「黑金玉」藏着三百年煙火氣。

清同治年間,長沙府姜家人誤將豆腐腌過頭,

本欲丟棄卻被老闆娘炸出奇香,從此成就這道「臭名遠揚」的湖湘美味。

2021年它剛被列入國家級非遺。

這豆腐黑得像硯台,全靠青礬與冬筍、豆豉、香菇在滷水里纏綿半月。

茶油一滾,外皮炸成蜂窩脆殼,內里卻嫩得能掐出汁水。

咬開時「咔嚓」聲里,麻油辣醬混着豆腐的綿軟直往舌尖鑽,臭得霸道,香得迂迴

來湖南吃什麼?當地人推薦十大「非遺美食」,好吃不貴,地道湘味 - 天天要聞

永州東安雞

這道從西晉誤打誤撞「酸」出來的湘菜頂流,骨子裡就帶着江湖氣。

當年蘆洪市的廚師錯把陳醋當料酒,隨手撒把花椒生薑,

竟調出讓縣令拍案叫絕的酸辣鮮香,從此「陳醋雞」在民間火了一千七百多年。

清末席寶田用這道菜招待曾國藩,硬是把土菜吃出了官保名號;

民國唐生智更絕,直接把家鄉味端上國宴,連尼克松都嗦着骨頭誇「絕佳」。

如今東安雞可是「持證上崗」的非遺美食,2021年剛拿下省級非遺認證

正宗做法講究「三嫩」

雞要選沒下過蛋的雌雞,火候要嫩到骨頭帶血絲,刀工要嫩到十六塊雞肉拼回整雞形。

米醋是魂,花椒是魄,辣椒是火,酸辣麻香在舌尖炸開的瞬間,

暖流直竄天靈蓋,連碗底那勺金黃雞湯都恨不得拌飯吃光。

來湖南吃什麼?當地人推薦十大「非遺美食」,好吃不貴,地道湘味 - 天天要聞

保靖松花皮蛋

藏在時光里的琥珀香。

兩百多年前,酉水河畔的土家族人偶然發現,

用岩鴨蛋裹上木炭灰與土鹼,經月余封存,

蛋清會凝成翡翠色,蛋黃泛起松枝狀銀花,這便是松花皮蛋的雛形。

2009年,這道土家智慧被列入非遺,

如今仍堅持手工裹泥、封壇陳化,連鉛含量都控制在0.11毫克/公斤,遠低國標。

剝開蛋殼,青玉般的蛋體上銀絲如畫,咬一口Q彈清爽,

帶着草木灰的回甘,配擂辣椒或涼拌豆腐,是夏日餐桌上的小確幸。

來湖南吃什麼?當地人推薦十大「非遺美食」,好吃不貴,地道湘味 - 天天要聞

剁椒魚頭

湘潭鄉野的煙火氣里,藏着道讓文人擱筆的傳奇。

清代黃宗憲逃文字獄時,農婦用魚頭配剁椒蒸出一鍋鮮辣,

他回府後命家廚改良,這才有了剁椒魚頭。

2023年這道菜正式列入湖南非遺,紅艷艷的剁椒如火苗躍動,

魚眼圓睜似在訴說三百年前的奇遇。

蒸籠騰起的熱氣裹着酸辣,魚頭在老壇剁椒的浸潤下泛起油光。

夾一筷子,膠質黏唇的魚腦混着發酵三年的剁椒香直衝天靈蓋,辣得鼻尖冒汗卻停不下筷。

湘潭人管這叫「鴻運當頭」,逢年過節總要蒸一盤,

紅火寓意全融在湯汁里,拌着麵條吃能鮮掉眉毛。

來湖南吃什麼?當地人推薦十大「非遺美食」,好吃不貴,地道湘味 - 天天要聞

湘西臘肉

2008年正式入選湘西州非遺,2023年又升級為省級非遺。

這口傳承千年的腊味,藏着蚩尤部落後裔的生存智慧,

當年他們把沒吃完的野豬肉掛在火塘上頭,松木柴火一熏,竟熏出了時光的味道。

現在湘西人還守着古法:

冬至後宰的土豬,用花椒鹽揉夠七天,再掛到吊腳樓樑上,讓桔皮、茶殼的煙子慢慢吻透肌理。

切開一塊上等苗市臘肉,琥珀色的肥肉透着光,瘦肉像玫瑰花瓣層層疊疊

丟進嘴裏,先是松木香在舌尖炸開,

接着咸鮮味裹着油潤漫上來,最後留下一絲若有若無的煙熏回甘。

湘西人管這叫「一家煮肉百家香」,臘月里誰家炊煙一起,

半條街的小孩都要扒着門框流口水。

來湖南吃什麼?當地人推薦十大「非遺美食」,好吃不貴,地道湘味 - 天天要聞

邵陽豬血丸子

這顆湘西南的「黑珍珠」,藏着六百年的煙火故事。

它誕生於寶慶府(今邵陽)的柴火灶頭,以豆腐為魂,豬血為魄,佐以辣椒與歲月熏制。

2010年,這道暗紅如琥珀的美食被列入邵陽市級非遺,

2016年更晉陞為湖南省級非遺,成為舌尖上的文化符號。

傳說宋代有位母親,為讓習武的兒子避開佛門清規,

將豬血摻入豆腐捏成丸子,助其考取武狀元。

從此,這團「黑糊糊」的智慧便在邵陽人家代代相傳。

臘月里,家家戶戶曬血粑、熏丸子,柴火噼啪聲中,

肉香與松煙纏綿,成就了它緊實彈牙的口感。

切片蒸煮,脂香四溢,配着臘肉下酒,是遊子魂牽夢縈的「媽媽味道」。

來湖南吃什麼?當地人推薦十大「非遺美食」,好吃不貴,地道湘味 - 天天要聞

常德擂茶

它紮根於沅澧流域的沃土,用桃源大葉茶、富硒米豆和姜香芝麻,在陶缽里擂出時光的醇厚。

東漢馬援將軍屯兵武陵時,這碗「三生湯」曾治癒瘟疫,

從此在41個鄉鎮的煙火里代代相傳。

擂茶的魅力,藏在擂棍與陶缽的纏綿里。

山蒼子木棒將原料擂成翡翠色的泥,滾水沖開時,茶香裹着姜辣、芝麻香在碗中旋舞。

喝一口,清甜與微澀在舌尖交織,像極了常德人骨子裡的堅韌與溫潤。

如今這碗非遺美味,配着米花鍋巴的「壓桌」豐盛,從農家院落飄向都市茶館,

2009年入選湖南非遺,2022年更登上人類非遺名錄,讓世界嘗到了中國茶道的煙火氣。

來湖南吃什麼?當地人推薦十大「非遺美食」,好吃不貴,地道湘味 - 天天要聞

武岡滷菜

是湖南武岡的味覺名片,這道湘西風味的千年滷味,

2008年正式列入湖南省非遺名錄,2021年升級為國家級非遺

它的故事藏在資水邊的煙火氣里,

相傳明初岷王朱楩駐守武岡時,宮廷御廚帶着秘制鹵方落戶民間,

讓本是王謝堂前燕的珍饈,飛入了資江兩岸的尋常百姓家。

鹵鍋里的乾坤最是動人。

銅鵝肉要選武岡本地放養的「世之名鵝」

搭配二十餘味中草藥熬制的滷水,桂皮香葉在文火中翻滾出琥珀色波紋。

最絕的是那鍋傳承六代的陳氏老鹵,焦糖着色不靠色素,

全憑白砂糖炒出的天然棕紅,

咬一口鹵豆腐,豆香混着葯香在舌尖化開,像咬住了整個雲山的秋天。

來湖南吃什麼?當地人推薦十大「非遺美食」,好吃不貴,地道湘味 - 天天要聞

祖庵家菜

湖南茶陵的寶藏非遺,由民國大佬譚延闓和家廚聯手打造,2021年剛被湖南省蓋章認證

這道菜把湘菜的香辣和茶陵的鮮甜揉在一起

選材挑剔到極致——洞庭湖的魚蝦、湘西的山珍,連白菜都要半夜現摘嫩芯,

做道炒白菜能廢掉三擔菜葉子!

最絕的是那手慢工細活,豆腐能雕成花,魚翅要燉足十小時,連辣椒都分三六九等。

祖庵豆腐魚肉和蘑菇躲在嫩豆腐里,舀一勺像吞了朵雲。

這大概就是非遺的魅力吧——百年前的官府宴,飛入咱們現代人的煙火餐桌。

來湖南吃什麼?當地人推薦十大「非遺美食」,好吃不貴,地道湘味 - 天天要聞

臘八豆

兩千年前馬王堆漢墓的陶瓮里,大豆與碎姜已纏綿成塊,

楚辭中「大苦咸酸」的詠嘆,恰似它咸鮮微辣的脾性。

選東北或內蒙的圓潤黃豆,經立冬後的寒潭浸泡,

蒸籠里裹着熱氣舒展成玉色,再裹上薑絲辣椒的襁褓,在陶壇中沉睡半月。

控溫控濕的發酵像場魔法,菌絲吐出綿軟醇香,白黴化作金黃外衣,

開壇時酸香撲鼻,直叫人想起灶台邊母親的白瓷碗。

這壇冬釀的奇蹟,在2016年正式列入湖南非遺名錄。

長沙人用辣椒對抗濕冷,拿發酵破解時光,

臘八豆炒臘肉蒸排骨,是年夜飯桌上的黃金配角。

來湖南吃什麼?當地人推薦十大「非遺美食」,好吃不貴,地道湘味 - 天天要聞

這碗湖湘味,吃得夠韻味!

老饕們莫急,臭豆腐在火宮殿油鍋里翻着跟頭,

剁椒魚頭在蒸籠里騰着熱氣,東安雞的酸香早竄出屏幕嘞!

下回逛長沙坡子街,記得蹲在巷子口唆碗刮涼粉,辣得嘶哈嘶哈時,

再同娭毑討勺臘八豆——保管你吃得滿嘴流油,

還忍不住用塑料長沙話誇句:"真的嬲塞!"

湘江水煮湘江魚,這份滾燙的舌尖江湖,等你來呷!

#夏日生活打卡季#

美食分類資訊推薦

錢江觀潮丨「鮮辣滾燙」升騰煙火氣 - 天天要聞

錢江觀潮丨「鮮辣滾燙」升騰煙火氣

潮新聞客戶端 記者 趙璐潔 共享聯盟·常山 葛錦熙 通訊員 李楊鮮辣菜品中的紅燒將軍魚是陳先進的拿手好菜。共享聯盟·常山 周志亮 攝春夏之交,正是嘗鮮好時節。
從小吃到大的老東西,換個做法直接封神!油潤香濃,糯到上頭! - 天天要聞

從小吃到大的老東西,換個做法直接封神!油潤香濃,糯到上頭!

有些味道在記憶里紮根許久,你以為它早已定型。但或許,只是我們缺了點瘋狂的想像力:有繁複如嘉興雙蛋黃霸王粽,油脂精華完全沁入糯米;純粹如洪湖清水粽,晶瑩剔透,尤顯清香本味。還有突破如貓山王榴槤冰粽,清涼與濃香在唇齒間迸發;貼心如輕鹽柴烤鹹鴨蛋
【食話人生】螃蟹助理——龍蝦 || 季大相 - 天天要聞

【食話人生】螃蟹助理——龍蝦 || 季大相

【知味者,知生活。自本期始,「食話人生」欄目與您見面了。食事如禪,一盅羹湯可窺調和之道,一碟青菜能見市井百態。人生至味,始於煙火,歸於性靈。本欄目期待與諸君共尋本真之味,共話人間清歡。】家鄉的洪澤湖位列於全國五大淡水湖之一,煙波浩渺,草肥水
串串店回應買單222根自己數僅119根:相互理解下,為啥非搞3倍賠償 - 天天要聞

串串店回應買單222根自己數僅119根:相互理解下,為啥非搞3倍賠償

近日,湖北武漢,網友發視頻稱吃串串遇簽子收費比實際吃出多一倍,評論中也有顧客反映簽子多了,多收錢的問題。當事人稱,店家是小程序識別後,在收銀台手動輸入簽子數,輸入的是222根,自己拍照識別和人工數後都是119根,之後商家退還了差價。對此,涉事門店工作人員表示,都是小事情,大家應該相互理解一下,為啥非搞3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