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來源於@啊biu biu~ʕ•̫͡•ʔ,惠農網,《小龍蝦標準化生態養殖技術》,《應用生態學報》,《水產養殖禁用藥物清單》,《漁業科學》。
四川河溝小龍蝦泛濫成災?
4月22日,ip地址為四川的博主@啊biu biu~ʕ•̫͡•ʔ發佈了一則視頻,視頻的拍攝地址是四川省內江市東興區田家鎮范長江對面橋洞下,之所以說得這麼仔細,是因為真的很多人追問博主,視頻中的內容對有些人來說確實很有吸引力。
視頻的配文是:「接上個視頻,有人說我是擺拍。是上午經過田家鎮看到密密麻麻的小龍蝦,淡水覺得有點小,下午就被釣魚的人弄了點走了。」博主的上個視頻已經刪除了,我看不到,估計是被太多人質疑,有點難受就刪了吧?
視頻中可以看到河岸邊真的密密麻麻全是小龍蝦,它們聚集在一起摩肩接踵的爬上岸邊的草和青苔,但是卻沒有真的上岸。
博主沒有剪輯,又將手機轉向其他的角度拍攝別的位置,真的是目光所及之處都是小龍蝦,不過這些小龍蝦都還蠻冷靜的,動作都不大。這樣場景真的讓人不存在的密集恐懼症都要犯了。不過對喜歡吃小龍蝦的人來說,這就是另一幅場景了。
很多四川當地的網友真的去那邊撈了小龍蝦,一個網友曬出自己的戰績,徒手就抓了2桶。不過我還是建議除非確定那個地方水質不錯,野生的小龍蝦盡量還是別吃吧,因為小龍蝦很容易富集污染物到頭部,不然就是起碼要煮熟,然後別嘬頭裡的東西。
這樣的畫面我福建人看着是很稀奇的,但是四川ip的不少網友都表示他們那邊的河溝里,小龍蝦就是多得要死。
有網友順勢吐槽表示:「小龍蝦泛濫但是賣得卻不便宜。」下面馬上有人報出了他們當地的價格,似乎倒也不算貴,我們福建冰凍的小龍蝦尾都還有15元一斤。
小龍蝦貴應該是貴在餐館裏吧,線下賣好像確實不算太誇張。線下買的價格跟當地的供給關係以及小龍蝦的體型關係比較大,養殖場多的地區價格就比較低。另外根據我在惠農網看到的數據顯示,2-4錢的小龍蝦價格在11元/斤左右;4-6錢的為13元/斤左右;6-8錢為18元/斤左右;7-9錢的青蝦價格在21元/斤左右;而9錢以上,被稱為炮頭蝦的,則高達36元/斤左右。
更多的網友則是在探討發生這種情況的原因,主要是三種猜測:養殖場出逃、缺氧了和被下藥了。
下面我也來參與一下討論。
為何出現這種現象?
網友們都沒說到的一種可能就是這是小龍蝦的繁殖行為。當春季水溫回升至18-25℃時,小龍蝦就會進入繁殖期,根據地區的不同,可能是4月下旬到9月。雌蝦在準備產卵的時候會主動尋找淺水區產卵。它們偏好河岸邊的水草根部、石塊縫隙或淤泥洞穴,這些地方既能隱蔽保護卵粒,又能避免被水流衝散。
不過我覺得應該不是這個原因,因為這些小龍蝦體型不大,而且沒看到攜帶紫黑色卵粒的雌蝦。
一個可能性非常大的原因就是水中溶解氧不足。水溫快速上升會導致水體溶氧能力下降,如果是比較封閉的水域,甚至會讓藻類大量繁殖,從而進一步消耗水中的氧氣。雖說小龍蝦是可以直接通過鰓呼吸空氣中的氧氣的,但如果是長期低氧環境,它們還是只能集體靠近水面或岸邊呼吸空氣。
有網友猜測是有人下藥了,可能是有人用茶皂素、菊酯類藥劑驅趕小龍蝦,這些藥物會刺激蝦的神經系統,迫使它們逃向岸邊。我本來覺得可能性是不太大的,因為一般來說,被下藥的蝦會出現異常反應,比如體表出現斑點或黏液,以及快速遊動、互相撞擊等行為,甚至直接大量死亡。但是看視頻里,這些小龍蝦似乎反應不大,雖然有可能是下的葯不同導致的不同反應就是了。
但是後面有個四川ip的網友說他去現場看了,發現現場的小龍蝦,剩下的全都死了。如果他沒有騙人,那也許不能完全排除下藥的可能性。
也有可能這就是小龍蝦的正常覓食行為,因為4月氣溫回暖後,水生植物開始大量生長,岸邊堆積的枯枝落葉和動物糞便被微生物分解,形成富含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的有機碎屑。小龍蝦的雜食性使其大量聚集覓食。
此外,人類活動如農田施肥後降雨沖刷,會將氮、磷等營養物質帶入河道,促進藻類和底棲生物繁殖,間接吸引小龍蝦向岸邊遷移。
具體原因咱們光看視頻也只能猜測,但我還是比較建議別亂吃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