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川挂面」,千縷鄉愁

2024年12月30日20:02:05 美食 1373

冬日裏

隴南成縣小川鎮

村民們如往年一樣

忙着製作手工挂面

通過上架、開面、晾面等步驟

土法製作的挂面

如絲如弦掛滿院落

……

「小川挂面」,千縷鄉愁 - 天天要聞「小川挂面」,千縷鄉愁 - 天天要聞「小川挂面」,千縷鄉愁 - 天天要聞

傳承

成縣挂面歷史悠久

早在唐朝就有對挂面的記載

當時叫做「須面

成縣誌記載

手工空心挂面起源於明朝年間

興盛於晚清

最早分佈於

西片的小川、蘇元、索池、沙壩等地

至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

世代相傳

久盛不衰

「小川挂面」,千縷鄉愁 - 天天要聞

小川鎮手工挂面用料講究

尤其是以陽坡生長成熟的

潘林小麥粉為最佳原料

製作複雜

一直以來被農村手工面藝人代代相傳

「小川挂面」,千縷鄉愁 - 天天要聞

手工挂面的製作主要是由

有經驗的手工挂面師傅完成

每年十月底到次年三月初

都會製作傳統純手工挂面

製作條件之一就是要天氣寒冷

還要求是晴天

這樣可保證完全晒乾

「小川挂面」,千縷鄉愁 - 天天要聞

小川挂面

具有「莖直中通」「光滑柔韌」的特點

在發酵過程中會產生蜂窩般的氣泡

使得面體內布滿微孔

成為空心挂面

「小川挂面」,千縷鄉愁 - 天天要聞

經過多道工序又不含任何添加劑

煮而不糊、擱而不坨,食之爽滑

鹽的調配也很講究

需要隨着氣溫升降微微調整

「小川挂面」,千縷鄉愁 - 天天要聞

隨着經濟的發展和

人們對生活品味的提高

小川手工挂面

遵循傳統古法、傳承經典

越來越被群眾們認可喜愛

在鄉村振興路上煥發新的生機

成為了農民們增收致富的好產業

「小川挂面」,千縷鄉愁 - 天天要聞

匠心

手工挂面

作為成縣特有的傳統美食

口感好,易存放

挂面的製作

從揉面到成品大概需要兩天時間

揉面可是細緻活

最具技術含量

既費工又費時

由一大盆麵粉變成成品挂面

要經歷和面→第一次醒面→盤條→繞條

第二次醒面→拉條

第三次醒面→上桿→二次拉長→

下桿→裁切→包裝等工序

美味的背後其實是勤勞與付出

「小川挂面」,千縷鄉愁 - 天天要聞「小川挂面」,千縷鄉愁 - 天天要聞

俗話說:挂面若要拉得好

「一撐、二拽、三要挑」

小條面被拽扯成直徑約兩毫米左右

長度約兩米五至三米挂面麵條

然後用兩根比竹棍細長且打磨得十分光滑的竹竿

向下滑着撐開

麵條紛紛從中間滑過

不再粘連

「小川挂面」,千縷鄉愁 - 天天要聞「小川挂面」,千縷鄉愁 - 天天要聞

最後的晾曬意味着挂面即將成型

細長整齊的麵條在陽光下

泛着銀絲一般的光澤

「小川挂面」,千縷鄉愁 - 天天要聞「小川挂面」,千縷鄉愁 - 天天要聞「小川挂面」,千縷鄉愁 - 天天要聞

晾曬結束後

就進入了最後的收面環節

挂面干透後

收到案板上裁面扎把

切成長約20厘米的段

紮成把,裝箱待用

「小川挂面」,千縷鄉愁 - 天天要聞「小川挂面」,千縷鄉愁 - 天天要聞

如果你隨意省略

其中幾個或者一個環節

最後也將影響手工挂面的質量

尤其是顏色、光澤和口感

用傳統技藝掛出高品質的手工挂面

既豐富了市民的餐桌

又帶來了可觀的收益

「小川挂面」,千縷鄉愁 - 天天要聞

幸福

隴南人的日常飲食中

面,不可或缺

在眾多麵食中

麵條最為素凈

既是簡樸的果腹之物

也可以搭配任何食材

容納萬千滋味

「小川挂面」,千縷鄉愁 - 天天要聞「小川挂面」,千縷鄉愁 - 天天要聞

成縣手工挂面歷史悠久

是許多人記憶深處的家鄉味道

然而平常很難買到

「面細如絲,長八九尺

截兩頭,取中段,名曰腰面

又稱銀絲面……色白味甘

食之柔滑,細而中空

堪稱潔、白、凈、干、細五絕。」

說的就是手工挂面

入口綿軟,回味悠長

「小川挂面」,千縷鄉愁 - 天天要聞「小川挂面」,千縷鄉愁 - 天天要聞「小川挂面」,千縷鄉愁 - 天天要聞

手工挂面有很多種吃法

做法多樣隨意

可以做涼麵、麻辣面、酸湯麵等

各種吃法百吃不厭

其口感筋道 ,老幼皆宜

其中酸菜挂面、臊子挂面

兩種做法最為常見

而一盤鹹菜

永遠是一碗手工挂面的靈魂標配

「小川挂面」,千縷鄉愁 - 天天要聞「小川挂面」,千縷鄉愁 - 天天要聞

無論是品味挂面的獨特滋味

還是品味挂面背後的故事

都值得我們去品味與感受

看到這裡

你是否想起兒時放學回家後

媽媽做的那碗手工挂面呢

白湯清的挂面再加上濃郁的湯底

每每想起就很有食慾

它是否勾起了你的回憶呢

「小川挂面」,千縷鄉愁 - 天天要聞

原標題:《「小川挂面」,千縷鄉愁》

閱讀原文

來源:甘肅發佈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美食分類資訊推薦

茶咖日報|小罐茶下場做飲料,茶百道英美首店籌備中 - 天天要聞

茶咖日報|小罐茶下場做飲料,茶百道英美首店籌備中

5月22日,茶咖日報的主要內容有:霸王茶姬全新茶友權益體系CHAGEE TOWN開啟內測日前,霸王茶姬正式宣布全新茶友權益體系CHAGEE TOWN啟動內測,擬邀5.21萬茶友參與;同時任命品牌IP「茶小象」為首位首席傾聽官,負責LTC(Listen to Customers)項目,計劃在全國近百城同啟「CHAGEE茶話會」線下交流會,建立長期用戶反饋通道.
梅子涵:鄉下「詩經」 - 天天要聞

梅子涵:鄉下「詩經」

喝玉米糊糊的樣子,我是小時候到鄉下去玩,住在一個姨媽的家裡見到的。她不是我真正的姨媽,但是我這樣喊她,她是外祖母的一個親戚,人口多,小孩多,我喜歡在她家住,沒有跟着外祖母住別處。那是一個年代的食物和情景,我卻從那個年代到這個年代記了很多年,
大火一炒,又香又嫩,搭配發麵餅,太好吃了 - 天天要聞

大火一炒,又香又嫩,搭配發麵餅,太好吃了

都說夏天燒烤和啤酒是絕配,我雖然不喝酒,但是喜歡吃燒烤。所以想吃了就自己在家做點。家庭燒烤做法很靈活,如果室外有地方,可以用燒烤爐。室內的話用烤箱、空氣炸鍋,平底鍋都可以做。我今天用的就是平底鍋,做起來簡單快速,味道也非常不錯。再烙幾張無油
仙桃酒席——花小錢辦大事的典範,真正做到了光盤行動 - 天天要聞

仙桃酒席——花小錢辦大事的典範,真正做到了光盤行動

早就在網上聽聞仙桃酒席的大名,食材簡單又上檔次,主家掙足了面子,賓客又吃得開心,像這樣的省錢辦大事的模式值得全國推廣。最近有幸去仙桃吃了一頓酒席,酒席上的菜品簡直讓我大開眼界。第一道菜毫無疑問就是花生米,但在其它地方花生米不能算一道菜,只能
最近很火的梅菜大肉粽,沒有想到這麼好吃,太香了! - 天天要聞

最近很火的梅菜大肉粽,沒有想到這麼好吃,太香了!

最近很火的梅菜乾肉粽在梅州要賣到十幾塊錢一個,還是自己在家做,餡多料足還新鮮。我兒子說特別香超好吃。我家那兩個小子總說五花肉的肥肉太多了,不喜歡。今天我就用了前腿肉,這裡是兩斤。·先給它切成厚塊,特別長的就給它再打橫着切一刀,像這樣子,有帶
2.74萬億元、25.62萬家……數據見證我國「舌尖上的大市場」蓬勃興旺 - 天天要聞

2.74萬億元、25.62萬家……數據見證我國「舌尖上的大市場」蓬勃興旺

央視網消息: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5月22日公布一季度食材供應鏈運行數據。隨着經濟回升向好,政策紅利不斷釋放,一季度食材供應鏈市場規模穩步擴容,實現穩健開局。 今年一季度,食材消費市場規模為2.74萬億元,同比增長2.98%;食材流通規模為1.76萬億元,同比增長3.17%。食材市場活力強、韌性足。 隨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