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子涵:鄉下「詩經」

2025年05月22日20:13:03 美食 1160
梅子涵:鄉下「詩經」 - 天天要聞梅子涵:鄉下「詩經」 - 天天要聞

喝玉米糊糊的樣子,我是小時候到鄉下去玩,住在一個姨媽的家裡見到的。她不是我真正的姨媽,但是我這樣喊她,她是外祖母的一個親戚,人口多,小孩多,我喜歡在她家住,沒有跟着外祖母住別處。

那是一個年代的食物和情景,我卻從那個年代到這個年代記了很多年,它們不會餿掉。淡燦燦的黃,三兩根咸白菜擱在那燦燦軟軟的糊上,在地里幹了一天活,晚飯就是這般。我雖還小,但是已經懵懵知道不是想儉省,而是只可以這樣。可聽着那喝得順溜的音調也燦燦的、呼呼的香,咸白菜嚼得脆響,由不得你不信要求很低的等候也是會實現得有些喜悅的,為生活預備得少,並不等於度過的便是厭棄和潦草,因為有緘默,才活得日落日出,種下又收起。我看着他們盛了一碗又一碗,他們看見我看着他們,原本習慣了的簡易神情會忽閃出笑容,那個長得蠻好看的姐姐,還有些害羞,然後就喝得慢些,轉過身去,叫我哥哥的小妹,也跟着轉過身去, 直到鍋里的糊糊都盛完了,剩下几絲鍋印,他們把碗擱到灶上,走開了去,小妹回頭飛快地看我一眼,閃入了裡屋。我也乘着這時吃完,把碗放到灶上。姨媽把我這個上海小孩當貴客,晚飯不捨得讓我吃糊糊,會烙兩塊麥粉餅,我說,姨媽,我也吃糊糊,她說,你不吃那個,那個不好吃,吃不飽,你吃餅!我說,好吃,我要吃,後來,她才讓我吃。

所以,每次,我把碗放到灶上,姨媽照例不放心地說,沒吃飽吧,我讓你不要吃!她神情里是真實的心疼。

我總是說,我吃飽了。她說,要是被你外婆和媽媽知道了,我都沒有臉了。我說,姨媽,糊糊好吃的,鹹菜也好吃。它們都是真正的鄉下味道。

鹹菜最令人覺得好吃的是嚼的時候的脆響,可我總嚼不出脆響,我為了要嚼出,堅定地認為它就是好吃!它的脆響好像是別人嚼聽得出,自己嚼就聽不出。之前之後在自己家吃蘿蔔乾,吃榨菜,也總是這樣,格外聽得見外祖母的,就是聽不見自己的。

姨媽只能依然說,明天早上煎荷包蛋給你吃!

其實,她每天早上本來就都要煎三個荷包蛋給我吃,家裡的雞生蛋,但只有我一個人吃,吃三個,蛋煎好,加些水,倒點兒醬油,煮開了,連蛋帶湯端到我手裡。

在鄉下,在那個年代,這是盛大的,我總是端在心裏,一直端到這個年代,無法放下。我沒有理由放下。

去鄉下玩是在暑假的時候,所以晚飯都是坐在院子里吃,喝着糊糊也乘着涼,臨着長江,總會有些風,星空遠遠閃閃,麻雀在灘涂樹林間啁啾着飛,也會停落在院子跳幾下,像是聞到了糊糊味,忙忙呼呼地找,興沖沖飛去又飛回。天已經完全黑下來的一天辛勞日子,因為這些自然光景的小音調、小情形,疲憊也來不及匆忙襲上,無人想立即落幕,轉眼間,都洗好了澡。姨媽在後屋為我準備了洗澡水,一個大木盆,溫熱的水,是從江里挑來燒開的,飄着江水的親切氣味。魚蝦曾經在裏面竄游過,也是大小船隻的航道,我和外祖母正是坐着大輪從上海來,我現在坐在大輪開過的江水裡,洗着身上的夏天,渾身的氣味也變得親切。

梅子涵:鄉下「詩經」 - 天天要聞

院子里左右都有半截子籬欄,姨父已經坐在籬欄前獨自打着扇,遇上走過的熟人說幾句他們的熟悉話,全是鄉音,沒有重要的內容,客套話雖是張嘴便過,卻也不會輕慢、失禮,還散發出夜晚的鬆弛和快意。

我躺在晾床上,吃着姨媽給的炒蠶豆。姨媽在晾床邊補納着衣物,小妹靠着她。哥哥弟弟總是坐不定地沒了影蹤,蠻好看的姐姐已經快快地洗完全家的衣服,晾上院中竹竿。她上過初中,有文藝愛好,喜歡吹口琴,晾衣服的竹架子前是她固定的座席,背對着我們,用單音吹着旋律,都是電影里的歌曲。節拍不很准,搖晃着會鬆開,沒有太高的音,也沒有低沉,總是吹在一根平平的直線上,就像跳着舞,再怎麼也不會停下。穿着的襯衣昨天是白的,今天是藍的,沒有另外的顏色,都很舊。每晚都不放棄,固執地沉浸,像是要把自己種進曲調和聲音里,長着心裏的夢,盼着天邊的遠。上過初中的知識年歲,半截子籬欄是圍不住的,滿心裏的美麗往哪兒寄呢,飛上天空還是會落下。稻田、麥田、棉花地、玉米林子,每晚的玉米糊,哪一條路才是精神的行徑,哪一個平平直直的音里又沒有她的精神行徑,誰看得見,她自己看得清嗎?那樣的年紀,誰會不吹自己的「口琴」,雖是平平一條直線,暗暗起伏的莫不都像一條小江流!有一天,從哪兒跳來晾衣架邊的一隻蟋蟀,突然弱弱地叫開,像是也有些害羞,兩個旋律岔開了進行,等同於沒有排練過的合奏,雖滑稽,卻是另一番優美,連續好幾天相持默契,突然地,蟋蟀又離開,去別處唱了,又剩下姐姐的單音……

這些都是我的鄉下「詩經」,平鋪直敘,無難字深句,記住情景,就忘不了整首。最質樸的生命和美的動靜在其間,我禁不住會想起和自語,筆尖滑向它……我在姨媽家住過兩次,寫在方格子里的已分不清是哪次,美是會合攏的,只要都屬於我。

梅子涵:鄉下「詩經」 - 天天要聞

有一年,姐姐到上海來學習縫紉,住在我家。她帶了雞和蛋、魚乾和花生,她對媽媽說:「弟弟喜歡吃糊,我媽說,那個東西帶不出手。」

學完後,她返回老家,媽媽買了很多東西讓她帶着,我向外祖母要錢,外祖母說:「你要錢做什麼?」我說,我想買東西給姨媽和姐姐。

我買了一包綠豆糕,買了一把國光牌口琴,還有兩卷好看的水果糖給小妹……

我和外祖母一起把姐姐送到十六鋪碼頭,上船前,外祖母給了姐姐錢,讓她在船上要吃飯,不要節省。

我們看着大輪離岸,看見幾隻江鷗繞着大輪飛,我對外祖母說:「我想到鄉下去玩!」

原標題:《夜讀 | 梅子涵:鄉下「詩經」》

欄目編輯:華心怡 文字編輯:王瑜明

來源:作者:梅子涵

美食分類資訊推薦

茶咖日報|小罐茶下場做飲料,茶百道英美首店籌備中 - 天天要聞

茶咖日報|小罐茶下場做飲料,茶百道英美首店籌備中

5月22日,茶咖日報的主要內容有:霸王茶姬全新茶友權益體系CHAGEE TOWN開啟內測日前,霸王茶姬正式宣布全新茶友權益體系CHAGEE TOWN啟動內測,擬邀5.21萬茶友參與;同時任命品牌IP「茶小象」為首位首席傾聽官,負責LTC(Listen to Customers)項目,計劃在全國近百城同啟「CHAGEE茶話會」線下交流會,建立長期用戶反饋通道.
梅子涵:鄉下「詩經」 - 天天要聞

梅子涵:鄉下「詩經」

喝玉米糊糊的樣子,我是小時候到鄉下去玩,住在一個姨媽的家裡見到的。她不是我真正的姨媽,但是我這樣喊她,她是外祖母的一個親戚,人口多,小孩多,我喜歡在她家住,沒有跟着外祖母住別處。那是一個年代的食物和情景,我卻從那個年代到這個年代記了很多年,
大火一炒,又香又嫩,搭配發麵餅,太好吃了 - 天天要聞

大火一炒,又香又嫩,搭配發麵餅,太好吃了

都說夏天燒烤和啤酒是絕配,我雖然不喝酒,但是喜歡吃燒烤。所以想吃了就自己在家做點。家庭燒烤做法很靈活,如果室外有地方,可以用燒烤爐。室內的話用烤箱、空氣炸鍋,平底鍋都可以做。我今天用的就是平底鍋,做起來簡單快速,味道也非常不錯。再烙幾張無油
仙桃酒席——花小錢辦大事的典範,真正做到了光盤行動 - 天天要聞

仙桃酒席——花小錢辦大事的典範,真正做到了光盤行動

早就在網上聽聞仙桃酒席的大名,食材簡單又上檔次,主家掙足了面子,賓客又吃得開心,像這樣的省錢辦大事的模式值得全國推廣。最近有幸去仙桃吃了一頓酒席,酒席上的菜品簡直讓我大開眼界。第一道菜毫無疑問就是花生米,但在其它地方花生米不能算一道菜,只能
最近很火的梅菜大肉粽,沒有想到這麼好吃,太香了! - 天天要聞

最近很火的梅菜大肉粽,沒有想到這麼好吃,太香了!

最近很火的梅菜乾肉粽在梅州要賣到十幾塊錢一個,還是自己在家做,餡多料足還新鮮。我兒子說特別香超好吃。我家那兩個小子總說五花肉的肥肉太多了,不喜歡。今天我就用了前腿肉,這裡是兩斤。·先給它切成厚塊,特別長的就給它再打橫着切一刀,像這樣子,有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