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12塊一瓶的邵陽大麴,曾是湖南光瓶霸主,如今連本地人都不認識
「樓觀岳陽盡,川迥洞庭開」。
若是去湖南一定不要錯過歷史悠久的岳陽樓,壯闊無垠的洞庭湖,還有層巒疊翠的南嶽衡山,獨具風情的鳳凰古城,浮裊裊於煙波之上的橘子洲頭……
玩累了找個飯館點上幾盤剁椒魚頭、爆炒田螺、邵陽豬血丸子,小酌幾杯當地的美酒,當真是樂哉。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方人造一方食物。各地美食均不相同,美酒也是,也唯有湖南這個靈秀之地才能出產馥郁芬芳的「酒鬼酒」。
在酒鬼酒沒火之前,湖南的白酒霸主,竟是這款光瓶白酒,但是如今卻是頗為落寞,本地人都不再喝了。在沒有酒鬼酒之前,邵陽大麴就是湖南第一名酒。
前幾日和一位長輩喝酒,席間談起湖南籍的名酒,他如是說。長者年逾古稀,回憶年輕時喝酒,湖南名酒只有邵陽大麴、長沙白沙液和常德德山大麴,其餘皆不值一提。
其中尤以邵陽大麴最為暢銷,73年先奪湖南省首屆民煙名酒評比大會的『湖南省名酒』稱號;79、84、89年中國第三、四、五連續三屆評酒會上勇獲『國家優質酒』稱號;88年邵陽大麴進京參加中國首屆食品博覽會獲得金獎;90年邵陽大麴被評為國家輕工業部優質產品。
如此榮譽等省的加持,加上過硬的酒質,使得邵陽大麴在湖南省內贏得了百姓口碑。
可如今60多年過去了,這款曾經的『湖南酒王』,近況如何呢?
一手好牌打得稀巴爛
擁有這樣的市場,它的前景本來應該是一片大好的,然而,如今再提起它,卻無人知曉,就連本地人都不認識,究其原因,都是酒廠自作自受。
用老一輩人常說的一句話來形容邵陽大麴,那就是「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它在憂患中找準定位,以光瓶,親民的形象主攻低端市場,從而,迅速在白酒界站穩了腳跟,可是在獲得一定成就後,它一味地安逸享樂,不知道變通。
即使光瓶酒市場低迷,它依舊我行我素,堅持光瓶酒生產,不做絲毫改變,這導致它的市場份額越來越低。
新時代到來後,白酒的市場競爭開始轉變為廣告宣傳,而它沒能第一時間適應市場變化,仍然固守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傳統理念,從而逐漸落於人後,最終被遺忘在歷史長河中,成為蒙塵的明珠。
曾是湖南光瓶酒一哥,如今連本地人都不認識,明明是一手好牌,卻被自己打得稀巴爛,也難怪酒友調侃它,落得如此下場,都是自找的。
現在是信息大爆炸的時代,交通也便利,因此也有許多外地的白酒滲透湖南,當地酒民的選擇也更多了,因此邵陽大麴也遺失了一大批客戶。
信息日趨發達的同時,一些傳統的營業模式也漸漸被廢除,「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時代早已過去,不只得會「吆喝」,還得找各種渠道去「吆喝」,要不時的刷刷存在感,不然就會被人忘卻、拋之腦後。
像這兩款酒就是因為沒有跟上時代而漸漸變得不出名的典型例子。
第一款:口子窖酒
它已經有2000多年的釀酒歷史,釀酒文化也在代代相傳。在春秋時期,口子窖酒是被用來作為國事往來用的,可見當時的地位可不一般。建國以後,還被用來當作國宴用酒,後來慢慢地走出了國門。
在濃香的基礎上,增加了醬香、清香,成為了名副其實的複合醬香型酒,這樣白酒的勾調手法是別人模仿不來的,這也是一直被作為醬香典範的最主要原因。
這種獨特的手法釀製出的酒,口感協調,香氣馥郁,把醬香的特點表現得淋漓盡致。
第二款:古道江湖2900
酒水由五種糧食作物釀造而成,傳承古法釀造工藝釀造過程複雜。
口感也就複雜有層次,可以從酒裏面品出玉米、小麥、糯米、大米、高粱的味道,都是糧食味道,可見是糧食釀造而成。
產自四川邛崍,名稱裏面有數字2900,代表的是基酒釀造天數。
包裝採用光瓶包裝,黑紅搭配的產品介紹,酒水整體典雅大氣,日常飲用、婚禮宴會、請客吃飯等場合都適用。
值得注意的是開瓶後需要醒酒30分鐘左右,這樣飲用起來口感更佳。
但是它的品牌知名度不高,走不出川渝地區,就需要改變經營策略,來提高自己的品牌知名度。
你有多久沒喝過邵陽大麴了?是否懷念其當初的滋味呢?對於此類白酒,大家多為痛惜遺憾,也有恨鐵不成鋼者,以上幾款,有你喝過的嗎?你還知道哪些類似的白酒,歡迎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