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起當年吃食堂

2022年10月12日10:51:11 美食 1280


吃食堂,嚴格來講應該算是一種福利,同時也是一種身份的象徵。隨着時代的變遷,食堂這個多少帶有一些人文色彩的事物,可能會越來越少地出現在現代社會各色人等的視野中,甚至於會在未來某一個特定的時間點上灰色地、悄無聲息地退出歷史舞台。

憶起當年吃食堂 - 天天要聞

打從記事起,吃食堂就是一件令人愉快又非常熱鬧的一件事情。在我國的歷史上,吃食堂最為矚目、最為紅火的年代當數五十年代村村開辦大食堂。雖然這個有着紅色印跡的新事物並沒有流行很長時間,但是這個富有改革創新色彩的舉動卻讓無數人記住了一個嶄新的詞彙———吃食堂。當然,也有一些人對此頗有微詞,可是如果你能辯證地、歷史地看待問題,你就會發現有許多事情都有它的局限性和漸變性,那麼,偉人又何嘗不是如此呢?果然能夠這樣想,你或許就會釋然了。

憶起當年吃食堂 - 天天要聞

我與食堂的淵源頗深,並不是參加工作之後才接觸的食堂,而是在上初中的時候,就已經成為了縣委食堂的「常客」。在我的記憶中,縣委大院的食堂充滿了味覺的誘惑,是一個神秘的所在。每逢星期六和星期日,在父親回老家探親的時日里,我便可以獨自享用大食堂里的「美味」了。這些所謂的美味,是相對於不會做飯的父親所烹制出的飯菜而言的。其實,不過就是炒菜、稀飯、大饃、油條等等。由於當時家裡經濟拮据,我手裡的飯票、菜票,錢數不多,因此我所能吃到的美味也是極其有限。儘管如此,大食堂里的飯菜,還是讓我垂涎欲滴。

在我的記憶中,大食堂里最讓我難以忘懷的還是大卷子。可能是肚子乾癟、油水偏少的緣故,一到飯點兒,走到半道上,便能聞到大食堂籠屜打開,剛出鍋的、冒着熱氣的大卷子所散發出來的陣陣「曲香」。現在,家家蒸饅頭或蒸包子,總是習慣於用酵母發酵。那個時候,沒有酵母,食堂里蒸大卷子,不是用酵母發酵,而是採用酒麴發酵。我至今雖未搞清楚,大卷子為什麼那麼好吃,但是對那種特殊的酒麴香味總是念念不忘。雖然時隔多年,依然記憶猶新。

憶起當年吃食堂 - 天天要聞

雙休日里,在食堂里就餐的人還是很多的。我夾在大人們的中間排隊,格外引人矚目。有認識我的叔叔大爺,他們會走到我跟前,彎下腰來,一邊用手撫摸着我的頭,一邊關切地詢問我飯票夠不夠,有的還偷偷給我的口袋裡塞進一些飯票、菜票。此時,我總會投上感激的目光,並認真地回答「我有飯票,夠用的!」時間一長,食堂里的師傅,也記住了我,並且特別地關照我,他們話語不多,總是習慣地在我的飯缸里多加一些菜或肉。不過,他們並不明說,只是默默地做着,儼然就像照顧自己親戚的孩子一樣熱情。我一手拿着兩個大卷子,一手端着從食堂里打來的飯菜,一邊走一邊回頭張望。倘若發現身後沒有什麼人,我就開始大口啃起大卷子來。就這樣,每回快到家的時候,我買的饃最多只剩下不到半個了。接下來,我只好一個勁地吃菜,那個時候,大卷子和菜的角色便互換了過來,大卷子成了佳肴,菜反而成了配角。等我吃完了飯,覺得尚有一絲不飽,再折返回去買饃的時候,食堂里的大卷子早已售罄了。我只得悻悻而回。

憶起當年吃食堂 - 天天要聞

考上師範學校那會兒,我一連吃了三年的食堂,這一次,終於讓我過足了吃食堂的癮。那個時候,物資雖然較之前富足了一些。可是,國家發放的補貼並不太多,因而在食堂里終究不能放開了去吃,否則就會出現「上半個月撐死、下半個月餓死」的窘境。我們最得意的還是星期五中午食堂里賣包子的事情。

為了確保吃得上包子,我們寢室派出了兩個代表,以曠一節課為代價,來換取飽餐一頓的口福之需。有幸被選為代表的人,必須早早地來到食堂排隊(比正常開飯時間至少提前50分鐘),並且將提前收集起來的飯票、菜票裝進帶扣子的口袋裡,以防丟失。然後每個人用兩隻手全力攥住三四個大茶缸子和菜盆子(留作裝肉包子用,總數在七八十個包子),實在拿不完的時候,就將書包清空,把大茶缸子裝進原本盛書的黃書包里。吃了一個星期少有無鹽的飯菜,我們都把周末中午買肉包子當成一件大事來抓。中間也有少數同學,按部就班地放學,然後再按部就班地回到宿舍,拿上餐具去食堂打飯的。不用說結果,你也能猜到會是怎樣一個結局。別說肉包子了,盛菜的大盆,早已清空見底。此時,他們只有干啃饅頭的份了。那些吃得肚子溜圓的同學,這時候總會有意無意地講中午肉包子怎樣怎樣的好吃,結果把晚去食堂的同學氣得夠嗆,甚至於有時還會嗆嗆幾句,而寢室里這時候總會爆出放肆而又心滿意足的笑聲…………

十年前,兒子考上了大學。在去看望兒子時,我有幸在大學的食堂里享用了兩天美食。大學的食堂與我上學時的食堂大相徑庭。無論是硬件設施,還是服務水平,均不在一個層次上。食堂里,早已沒有了飯票、菜票,取而代之的是磁卡。餐具也是一應俱全,且全部都放在消毒櫃裏面,隨用隨取,十分的方便。大學食堂里,涼菜熱菜,水餃麵條,砂鍋燒烤,包子油條,品種齊全,不一而足。凡是你想吃的,刷卡都可以買得到,再也不用爭爭搶搶了。吃完了飯,嘴一抹了,抬腳就走,連碗筷都不用收拾,真是瀟洒至極。雖然美食很多,花樣百出,但是怎麼也吃不出縣委老食堂的那種感覺和那種香味。可能是時過境遷,味蕾早已屏蔽了其他美味的信息,獨獨留下了大卷子的卷宗了吧。你說怪也不怪啊?!相比之下,要數感情因素,我還是對縣委老食堂更偏重一些,更喜歡一些。那個大食堂,不僅有我年少時的珍貴記憶,更讓我難以忘懷的還是人與人之間的淳樸真情。這一點,或許比美食更加的珍貴無比。那種大卷子的渾厚醇香,也只能成為記憶中的過往,着實是再也無處品嘗嘍。

憶起當年吃食堂 - 天天要聞

美食分類資訊推薦

家有這5款絕版「老酒」要藏好!價格不比茅台低,喝了浪費! - 天天要聞

家有這5款絕版「老酒」要藏好!價格不比茅台低,喝了浪費!

家裡要是藏着這些老酒,聽我一句勸,千萬別急着拿來待客喝掉!特別是那些看起來不起眼、瓶身上都落灰的老牌子,搞不好哪天就成了拍賣場上的「黑馬」。 1、紅糧大麴 潮白河牌 別以為牛欄山酒廠只會釀那種一口下去辣嗓子的二鍋頭,那就真小看它了。其實啊,這家廠子還藏着不少「隱藏款」好酒,紅糧大麴就是其中之一。 這款酒跟二鍋頭...
河南人請客有意思,明明宋河糧液最有名,但酒桌卻愛喝5款廉價酒 - 天天要聞

河南人請客有意思,明明宋河糧液最有名,但酒桌卻愛喝5款廉價酒

河南不僅是人口大省,這是也是美酒大省,從古至今河南的美酒不斷,所以也成就了如今豫酒的一片繁榮,一說到河南的名酒,大家第一就會想起來宋河糧液,此酒還是17名酒之一,早在宋代就是宮廷玉液,那時還是黃酒的狀態,後來工藝提升,到了現代更是享譽大江南北。 而河南酒友因為悠久的酒文化,也讓當地人更會喝酒,對於酒品也有着獨特季...
國內3個「倒霉」酒,曾火爆全國,如今扔在超市積灰,太可惜了 - 天天要聞

國內3個「倒霉」酒,曾火爆全國,如今扔在超市積灰,太可惜了

以前大家去超市買酒,只要聽說這酒口感好、口碑不錯,拎起來就買了;可現在不一樣了,一些包裝普通、名氣不大的酒,根本沒人願意多看一眼。 這是為啥?說到底,以前大家買酒就是為了喝,圖個實在。那時候的酒也沒啥花哨包裝,講究的就是味道和品質。現在不同了,酒不只是拿來喝的,還被賦予了送禮、收藏、撐場面的意義。喝酒的人也更「...
廣東人請客很少喝茅台,反而偏愛這5款「良心酒」,行家都說會喝 - 天天要聞

廣東人請客很少喝茅台,反而偏愛這5款「良心酒」,行家都說會喝

一提到哪個地方酒量差,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廣東。確實,不少人覺得廣東人喝酒「不太行」,酒量一般。但事實上,不是廣東人不能喝,而是他們喝酒講究得很! 在廣東,你很少看到那種拼酒、勸酒的「硬喝文化」,大家都是自願為主,能喝就喝點,不想喝也絕不強求,氣氛輕鬆自在。別看他們平時不怎麼碰高度烈酒,其實廣東人對酒可是挺有研究...
廣東酒局「怪象」,不喝茅台、不喝五糧液,卻偏愛這4款酒 - 天天要聞

廣東酒局「怪象」,不喝茅台、不喝五糧液,卻偏愛這4款酒

一提到廣東人,大家第一反應是啥?估計很多人會說:他們愛吃、會喝,還特別低調! 在廣東街頭,你經常能看到這樣一群人:穿着大褲衩、趿拉着人字拖,看起來挺隨意,但腰裡掛着一串鑰匙——別小看他們,那可不是普通鑰匙,而是十幾套房的「收租神器」,有人一個月光收租都能進賬幾十萬! 雖然這麼有錢,但廣東人從不張揚,生活作風相當樸素...
北京女婿曬東北老丈人家聚餐,5菜1酒引熱議,網友:家鄉的味道 - 天天要聞

北京女婿曬東北老丈人家聚餐,5菜1酒引熱議,網友:家鄉的味道

導語:北京女婿曬東北老丈人家聚餐,5菜1酒引熱議,網友:家鄉的味道! 北京的王先生去年剛結婚,媳婦是東北的,老家在遼寧,前不久王先生和媳婦回東北,參加他老丈人的壽宴,作為北京女婿,王先生也很懂禮數,買酒名煙名酒給老丈人作為壽禮,同時還準備了一個大紅包,這也是他的一份心意,畢竟老丈人就一個閨女,以後他的都是自己的。 到了...
北京60後喝酒聚餐,廉價酒菜讓網友熱議:越有錢飲食越簡單 - 天天要聞

北京60後喝酒聚餐,廉價酒菜讓網友熱議:越有錢飲食越簡單

導語:北京60後喝酒聚餐,廉價酒菜讓網友熱議:越有錢飲食越簡單! 北京的張先生今年60,作為60後的人,張先生也步入了退休生活,前不久他組織了一次聚餐,邀請的都是他們高中的老同學,大家都是60後,不僅有着共同語言,還有着一樣人生價值觀,所以大家在工作生活中都是相互幫助,而張先生屬於這些人里屬於主事的,大家也都比較敬重他。...
麵條控必看!晚上嗦面不胖的秘密,都藏在這幾個細節里 - 天天要聞

麵條控必看!晚上嗦面不胖的秘密,都藏在這幾個細節里

「碳水使人快樂,但也讓人膨脹」,這句話在夜宵選擇時尤為糾結。每當夜幕降臨,熱氣騰騰的麵條散發著誘人香氣,可不少人心裏犯嘀咕:晚上吃麵條會不會悄悄長肉?別著急,今天就從科學角度拆解這個問題,幫你拿捏晚餐吃面的「正確姿勢」。一、麵條的熱量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