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烏龍名茶:凍頂烏龍

2022年07月01日07:55:13 美食 1181

台灣名茶最著名的要數北包種、南凍頂。包種茶和凍頂烏龍採用的原料都是台灣的青心烏龍

凍頂烏龍的凍頂,是地名,指的是台灣省南投縣鹿谷鄉境內的凍頂山。為何叫凍頂山呢?

台灣烏龍名茶:凍頂烏龍 - 天天要聞

一說是因為山上的先民少有鞋穿,只能凍着腳尖(繃緊腳尖)上山。另外一說是因為山上路滑,要十分小心地繃著腳尖才能上山,所以叫凍頂山。所以凍頂,其實也是一種小心翼翼的動作。

凍頂烏龍的由來

關於凍頂烏龍的由來,據台灣茶書記載,有兩種說法。

一種是1855年清朝咸豐年間,鹿谷鄉人林鳳池到福建應考,拜謁天心寺,喝了寺僧所贈的烏龍茶,才興大發,後得種舉人。回天心寺還願時,聽從僧人的建議,從武夷山帶回36棵青心烏龍茶苗,回饋資助他趕考的鄉親。部分種於麒麟潭邊的山腳下,因得天地之靈氣,成就了今曰之凍頂烏龍茶

台灣烏龍名茶:凍頂烏龍 - 天天要聞

武夷山

另一種是早期張雅村的蘇姓先祖於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自武夷山引種青心烏龍而來。

兩種說法中,有3點是統一的即:來自武夷山、時間是清朝青心烏龍

台灣青心烏龍就是福建的矮腳烏龍?

青心烏龍是台灣種植面積最大的一種茶樹,品質高,包種茶和凍頂烏龍都以青心烏龍作為原料。

台灣烏龍名茶:凍頂烏龍 - 天天要聞

矮腳烏龍

台茶之父吳振鐸曾帶領學生到武夷山為青心烏龍尋親,他認為建陽、建甌一帶的矮腳烏龍就是台灣的青心烏龍。當代學者根據茶樹的性狀比對和實驗研究,也證實了這一說法。

凍頂烏龍的工藝特點

凍頂烏龍的工藝也是經歷了變更。傳統的凍頂烏龍茶要採摘成熟度足夠、對口葉基本等大的茶芽,採用重萎凋、重損拌、重發酵的方式製作而成。1980年代清香的台灣高山茶勢頭迅猛,凍頂烏龍為迎合市場不得不走輕焙火,輕發酵的清香路線。

凍頂烏龍的特徵

台灣烏龍名茶:凍頂烏龍 - 天天要聞

外觀:圓整、緊結、烏黑油亮(傳統的凍頂烏龍據說是黃鱔色)

葉底:底邊緣有紅邊,中央部分呈淡綠色。

滋味:老式的傳統焙火凍頂茶,製法極具風格,香氣穩重,喉韻十足。

兩岸關係血濃於水,在台海兩岸若干看不見的聯繫之中,凍頂烏龍、青心烏龍、包種茶無疑加深了這種聯繫。

美食分類資訊推薦

南陵龍蝦嘉年華 開「炫」 - 天天要聞

南陵龍蝦嘉年華 開「炫」

人民網記者汪瑞華 張俊新鮮出鍋的龍蝦PLUS。人民網記者 張俊攝鮮嫩軟彈的倉溪龍蝦成為夜市餐桌的首選。人民網記者 張俊攝食客為倉溪生態龍蝦點贊。人民網記者 張俊攝市民遊客早早地就來到了嘉年華現場。人民網記者 張俊攝盛「蝦」嘉年華現場。人民網記者 張俊攝商戶現場烹飪龍蝦,忙得不亦樂乎。人民網記者 張俊攝嘉年華現...
螃蟹粽、陶瓷粽、麵塑粽……來看古往今來的粽子巧思 - 天天要聞

螃蟹粽、陶瓷粽、麵塑粽……來看古往今來的粽子巧思

粽子雖小,卻貫穿古今,展現着中華文化的傳承與美好。古代粽子長什麼樣?粽子又帶給人們哪些創作靈感?我們一起來看古往今來的粽子巧思。古代粽子長什麼樣?在江西九江德安縣博物館裏,珍藏着一對南宋古墓出土的粽子。據古墓碑文記載,墓主周氏葬於公元1274年,距今已有750年。江西省九江市德安縣博物館講解員 李佳:墓主人...
6月端午,這道硬菜可以多吃!葷素下飯又營養,吃了一次還想吃 - 天天要聞

6月端午,這道硬菜可以多吃!葷素下飯又營養,吃了一次還想吃

#頭條創作挑戰賽#6月端午,這道硬菜可以多吃!葷素下飯又營養,吃了一次還想吃在中國的廣袤土地上,小雞燉蘑菇是一道歷史悠久的家常菜。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宋朝,據《宋史·食貨志》記載,當時民間已普遍食用雞肉和蘑菇。這道菜不僅在尋常百姓家流傳,更在
端午安康,今天我們天南海北話「粽香」 - 天天要聞

端午安康,今天我們天南海北話「粽香」

送走了早春三月的草長鶯飛,走過了人間四月天的輕吟低唱,迎來了初夏五月的糯米飄香。因為地理位置飲食文化的差異,所以粽子有南北風味。又根據口味,分為咸粽子和甜粽子。而今年,在咸甜粽子的基礎上,又加入了不少「新勢力」「大混戰」。
端午來臨記者探訪粽子市場:傳統口味線下受歡迎,「榴槤粽」「奶茶粽」新奇口味線上銷量俏 - 天天要聞

端午來臨記者探訪粽子市場:傳統口味線下受歡迎,「榴槤粽」「奶茶粽」新奇口味線上銷量俏

隨着端午節的到來,粽子作為市民們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傳統美食,也進入了熱銷的階段。新黃河記者探訪濟南粽子市場,卻發現今年粽子銷售與以往不同。實體店內傳統口味的粽子銷售量明顯上升,像「八寶」「蜜棗」口味的尤其受歡迎;而線上平台「水晶粽」「榴槤粽」「奶茶粽」等新奇網紅口味的粽子銷量火爆,銷量最高達50萬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