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林狂甩48座萬達廣場!500億大交易背後藏着哪些驚人秘密

2025年05月26日15:32:06 財經 1447


王健林狂甩48座萬達廣場!500億大交易背後藏着哪些驚人秘密 - 天天要聞

文/醉眼朦朧看世界


就在最近,商業地產圈被一則重磅消息徹底點燃:王健林旗下的大連萬達商業管理集團,大手一揮,將48座萬達廣場的100%股權,一股腦兒賣給了由太盟投資集團牽頭,聯合騰訊、京東系資本以及陽光人壽等組成的超強財團,交易總額高達約500億元!此等規模的交易,堪稱中國商業地產史上最大規模的輕資產化運作,瞬間成為街頭巷尾、網絡內外熱議的焦點。這一場「世紀大甩賣」背後,究竟藏着哪些不為人知的秘密?萬達這艘商業巨輪,又將駛向何方?今天,咱們就來一探究竟。


債務大山壓頂,萬達緊急「瘦身」


要搞清楚萬達為啥突然甩出這麼多優質資產,得先看看萬達這幾年的處境。從2017年開始,萬達海外擴張之路遇阻,流動性壓力就像甩不掉的「緊箍咒」,一直緊緊纏着萬達。到了2023年,萬達商管沒能按計劃上市,這下觸發了對賭協議,需要償還大約300億元的股權回購款,這無疑是給本就緊張的資金鏈「雪上加霜」。禍不單行,萬達和蘇寧融創等昔日合作夥伴之間還存在債務仲裁,涉及金額超過180億元。


面對如此沉重的債務大山,萬達只能開啟資產處置的「瘦身」模式。從2023年到現在,萬達已經陸陸續續出售了超過10座萬達廣場,回籠了大概百億元資金。但這還遠遠不夠,這次一下子賣掉48座萬達廣場,實在是形勢所迫。這些廣場可不是一般的資產,它們分佈在北京、廣州成都等39個城市的核心地段,隨便拿出一個,都是能帶動一方商業繁榮的「香餑餑」。萬達忍痛割愛,背後的無奈可想而知。


輕資產轉型,無奈之舉還是長遠布局?


其實,王健林早在很多年前就提出了「輕資產」戰略。簡單來講,就是把重資產賣掉,換成現金,同時保留運營權,輸出品牌管理,這樣就能降低負債率,轉型成為「商業運營服務商」。這次出售48座萬達廣場,正是這一戰略的延續。


從萬達自身角度來看,短期內,這500億資金就像一場「及時雨」,能極大緩解債務危機,讓萬達喘口氣;長期而言,這是萬達轉型的關鍵一步。可輕資產模式也不是「萬能葯」。就拿珠海萬達商管來說,2024年凈利潤只有97億元,連資本支出都覆蓋不了。而且,管理費收入依賴規模擴張,這就逼着萬達不斷承接新項目,一不小心就會陷入「擴張 - 現金流壓力」的惡性循環。


從行業角度來說,萬達的轉型影響深遠。騰訊、京東這類互聯網企業,看中的是線下商業場景的數字化改造潛力,它們早就想在線下消費場景分一杯羹;陽光人壽等險資,則是盯上了萬達廣場6%左右穩定的租金回報率,在如今低利率環境下,這可是優質的長期資產配置選擇。這種資本偏好,正推動着商業地產從單純的「產權持有」,向更注重運營的「資產管理」轉變,萬達的這次交易,無疑是給這一轉變添了一把「大火」。


「熟人團」接盤,各懷心思


這次接盤的陣容堪稱豪華,騰訊、京東、陽光人壽等,都是萬達的「老熟人」。騰訊早在2018年就注資萬達商業,一直想通過資本布局線下消費場景,這次收購,騰訊肯定想進一步整合其智慧零售生態,說不定以後在萬達廣場里,到處都能看到騰訊系的數字化服務。陽光人壽這幾年一直在購入萬達廣場,對商業地產「穩定租金 + 抗周期」的屬性十分青睞,這次也不例外,繼續擴充自己的商業地產版圖。太盟投資作為主導方,在萬達債務重組中一直扮演着關鍵角色,繼2024年牽頭600億元戰投後,這次又協調多方資本入場,實力和野心都不容小覷。


這些「熟人」再度聯手,各有各的算盤,但也都看到了萬達廣場的價值。不過,隨着太盟投資等資本方持股比例上升,萬達在決策上的話語權可能會被稀釋;第三方項目佔比提升,也可能會讓「萬達廣場」品牌的標準化管理能力打折扣,這對萬達來說,也是不小的挑戰。


萬達未來路在何方?


萬達在商業地產領域摸爬滾打多年,有着深厚的運營經驗和強大的品牌影響力,這是它的底氣所在。但連續出售核心資產,也讓不少人對萬達的未來充滿擔憂。一方面,萬達的資產規模在不斷縮小,核心資產流失,如果運營能力再下滑,很可能會從曾經輝煌的「商業帝國」,淪為空殼運營商;另一方面,萬達也在努力構建「管理費 + 品牌授權 + 資本運作」的新盈利三角,2025年推出的「萬達雲商管」系統,已經開始向中小商業體輸出數字化解決方案,試圖在新的賽道上找到增長點。


王健林在內部會議上重申「不做重資產、不做高槓桿、不做非核心」的三原則,可見萬達轉型的決心。萬達的這一系列「瘦身」操作,不只是一家企業的興衰,更是中國商業地產從規模競賽轉向效率革命的標誌性事件。未來,萬達能否在輕資產道路上成功轉型,三四線城市項目的回報率能否支撐規模擴張,資本市場對萬達的輕資產敘事又能保持多久的耐心,這些問題,都像一團迷霧,籠罩在萬達的前方,只能等待時間給出答案。


這場500億的大交易,是萬達的「斷臂求生」,也是商業地產行業變革的縮影。我們作為旁觀者,不妨持續關注,看萬達如何在這場商業風暴中乘風破浪,續寫傳奇,亦或是面臨新的挑戰。

原載《鈴子百花園》微信公眾號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蘋果,突發! - 天天要聞

蘋果,突發!

美國最大養老基金——加州公務員退休基金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的文件顯示,其於今年一季度減持了510萬股蘋果公司的股票。年初至今,蘋果公司股價在多重利空因素影響下表現疲弱,年內跌幅近20%。
6個交易日漲超44%!新消費的風,終於吹到了黃酒 - 天天要聞

6個交易日漲超44%!新消費的風,終於吹到了黃酒

最近港股新消費龍頭泡泡瑪特、老鋪黃金、蜜雪集團等股價一騎絕塵之際,A股消費板塊也出現了一匹黑馬——會稽山。一個月時間,會稽山市值從50億元,輕鬆越過100億元大關,超越古越龍山成為「黃酒一哥」。5月28日,會稽山再度漲停,報25.
股息率高達8%!存款買理財不如買銀行股? - 天天要聞

股息率高達8%!存款買理財不如買銀行股?

低利率環境下,銀行股股息率「逆勢而上」。據wind數據,截至5月28日最新收盤,42家A股上市銀行中有15家銀行的股息率已自2023年至今連續上升。例如,南京銀行2023年、2024年和最新收盤的股息率分別為4.92%、5.11%、7.
深夜,暴漲超200%! - 天天要聞

深夜,暴漲超200%!

暴漲、熔斷!5月28日,美國三大股票指數集體小幅高開,隨後窄幅震蕩,截至發稿,道指微漲0.05%,標普500指數漲0.01%,納指跌0.03%。投資者關注的焦點從貿易戰引發的緊張情緒轉向美國最新的稅改法案。此外,科技股龍頭英偉達將於周三(5
債券型ETF,持續「吸金」 - 天天要聞

債券型ETF,持續「吸金」

5月28日,通信ETF在全市場ETF中漲幅居首,標普500ETF、納指ETF等多隻跨境ETF漲幅居前,半導體相關ETF跌幅較大。債券型ETF持續「吸金」。5月27日,資金凈流入金額前十的ETF中,有6隻債券型ETF,信用債ETF廣發資金凈流
中非經貿總部基地,有好消息 - 天天要聞

中非經貿總部基地,有好消息

(中非經貿總部基地推廣開放日活動現場。)中非經貿總部基地傳來新消息!5月28日,記者走進中非經貿總部基地推廣開放日活動現場。當天,中非經貿總部基地正式啟動招商,未來將引進中非經貿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入駐,為湘非經貿發展再添一把「火」。
日本40年期國債拍賣再遇冷 市場擔憂情緒蔓延 - 天天要聞

日本40年期國債拍賣再遇冷 市場擔憂情緒蔓延

日本國債市場正處於風暴中心。被視為全球最安全資產之一的日本國債,在近期連續兩場關鍵超長期國債拍賣中接連遭遇「滑鐵盧」,創下歷史最差認購紀錄,引發市場對「買方罷工」與財政可持續性的劇烈擔憂。5月28日,日本財務省標售5000億日元(約合35億
A股巨頭南下潮湧 借道港股鏈接全球資本 - 天天要聞

A股巨頭南下潮湧 借道港股鏈接全球資本

2025年港股市場正成為中資企業跨境融資的主戰場。今年以來,港交所總共新上市24家公司、募資額合計658.2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5.3%和691.4%,其中包括5家已經在A股上市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