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傳統養生行業與當代年輕人的需求碰撞,會形成怎樣的消費風尚?
據麥肯錫調查數據顯示,26歲至30歲的90後成為真正的養生主力,他們之中有超過七成把健康當成頭等大事。養生市場,也隨新一代消費主力的崛起而發生了巨變,圍繞年輕人的養生熱,專註於細分品類的新品牌接連出現,「元氣達人」正是入局者之一。
2019年,元氣達人創始人陳浩看到了輕養生賽道的空白:在消費者端,好看、好用、高品質、有創新,成了消費者購買的決策因素,「脆皮」年輕人期望買到高品質的產品;而在工廠及市場端,仍在卷價格的低品質競爭階段。這樣的錯位,恰恰是元氣達人的機會。
從熱敷產品起步,瞄準30歲年齡段女性,元氣達人上新了熱敷眼罩、熱敷頸貼等產品,想在養生賽道做一個更加時尚、性感、健康的品牌。緊抓年輕消費者「懶宅忙」的特點,品牌以「簡單易用」為切入點,做了一系列可以隨身攜帶,在任何場景下隨時可用的養生好物。

產品推向市場後,品牌開始用KOL種草、直播帶貨等方式推動轉化,匹配貼合人群的達人資源種草,為品牌拓展更多新的消費場景。
元氣達人以天貓旗艦店為原點,建立起成熟的品牌運營體系,並搭建線上旗艦店與線下渠道相結合的銷售體系。這個雙11,元氣達人位列天貓雙11保暖貼全品類第一,成為輕養生賽道的黑馬之一。
目前,元氣達人已發展出眼罩、暖頸貼、暖腰帶、熱敷貼、足湯等多個品類,元氣達人的足浴湯產品累計售出超3000萬份,拿下天貓泡腳足湯類目TOP1。蒸汽肩頸貼、氨糖膝蓋貼、暖足貼等產品均為天貓類目TOP1。
以下為天貓「千星計劃」成員、元氣達人創始人兼CEO陳浩在「天貓雙11人氣新品牌媒體分享會」上的演講與採訪實錄,經編輯整理:

做新中式的「輕養生」
我們的品牌叫元氣達人,品牌定位是——做新中式的輕養生。我們想在健康養生賽道上做一個更加時尚、性感、健康的品牌。基於自己的供應鏈優勢,我們重新去梳理了品牌的定位,為核心人群做了產品的定製以及特殊的研發。
那麼如何打造新中式·輕養生的健康生活方式品牌?我們為偏30+年齡段的女性人群做了一些熱敷類、艾灸養生類、足浴泡腳類、中草藥植物草本貼劑類的產品,希望通過新的方式,為她們提供一個新的健康輕養生解決方案。
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里,當代年輕人需要一份在任何場景下可以隨身攜帶的養生好物,隨時隨地做養生。
消費者不需要去線下的艾灸館、按摩館那麼複雜,使用我們的產品,在家裡就可以做一次非常簡單輕鬆的艾灸,或者在高鐵上可以用熱敷產品舒緩一下脖子,做一些膝蓋養護。我們想做一些簡單的、零束縛、零負擔的產品,為女性提供新養生好物。
這是我們品牌基礎的定位,基於此,我們做了一些產品線,例如圍繞女性頸椎類的問題,我們做了蒸汽圍脖,以及暖肚子、熱敷膝蓋的產品,還有針對冬季手腳冰涼的足貼類產品。

除了堅持「輕養生」,我們也在做「新中式」這個概念。我覺得傳統的養生方式過於陳舊,父母長輩去做艾灸的時候,在一個非常傳統的環境中,用的也是一些非常陳舊的器具。我認為這些器具也可以變得更時尚,同時可以更方便,用戶在家裏面就能做。
走品質升級道路,
讓養生產品更簡單、更易用
之前我在天貓負責快消品類行業運營,看到許許多多新品牌成長起來,在這個過程中,我看到了他們如何起盤,如何更好的服務消費者,同時我也積累了對整個行業品類的洞察、人群洞察以及數據分析能力。
2019年,看到了養生賽道的機會點後,我一開始先深入了供應鏈,看了一圈之後,發現大家都處於非常基礎的階段,整個行業沒有過多的創新,還陷入在卷價格、把品質做低的怪圈中。
在極度內卷的市場中,真正的對品質有要求的用戶,反而買不到好的產品。基於這個洞察,我們希望介入這個市場,從供應鏈開始去研發產品,做一些高品質產品。
我們有一位合伙人有着比較多供應鏈資源,大家一拍即合,想走品質升級的道路。目前我們背後合作的工廠也是行業隱形龍頭,有很成熟的品控體系以及產品研發體系。這是我們創牌之初,去做研發和創新的底氣所在。
我們第一個產品線是蒸汽熱敷類。十年前,蒸汽養生在日本就已經非常成熟,但在中國市場的滲透率遠遠不夠,我們推出了蒸汽眼罩、蒸汽圍脖、膝蓋熱敷等產品。例如蒸汽眼罩,我們會用花王一樣的薄片型眼罩,讓它更輕薄,發熱時長更穩定,在材質上,我們選用了無紡布,更加親膚,同時克重更輕,在耳掛等細節都做了更新。又比如說蒸汽圍脖上的魔術貼,我們迭代了六七個版本,讓它粘得更牢固,讓用戶佩戴的時候體感更舒服。我們花了比別人貴了兩倍、三倍的成本,在源頭端把品質提上去。
推向市場後,我們在KOL種草、直播帶貨、明星推薦等品牌建設上投入了很多精力,去打開市場。
隨着品牌的發展,基於蒸汽熱敷線,我們發展出了艾灸線、足浴線,在這些品類上做迭代創新。

從品牌的視角來說,我們一直認為要創新品類,在行業里去做不一樣的產品。例如,傳統的泡腳包都是中草藥實物包,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很難用開水泡開,需要花很長時間熬煮。那能不能為用戶多想一點點,所以我們將所有的中草藥草本植物在中醫館煮完,再罐裝成袋,每一個藥包到用戶手上開袋即用,3秒速溶,用戶可以輕便地去做養生這件事情。我們做了很多的創新,希望用戶在更多的場景中使用這些產品,把輕養生的理念持續植入品牌中。
關於品牌的核心壁壘,我認為,一是產品跟研發端的投入,我們推新的速度大致是三個月,每三個月都要有新的產品推向市場,我把大量的時間精力也放在了研究產品上,我覺得好產品自己是會說話的;二是營銷上的配合,好的產品力疊加好的營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天貓是新品牌成長的「沃土」
在天貓上,我們花了蠻多的時間和精力,天貓有非常優質的用戶,有非常好的信任體系,包括它的整個售後服務以及整個配套系列產品。
在品牌運營過程中,我們在天貓做品牌端建設,希望天貓的用戶能夠去感知到產品的創新,我們也經常有很多新品的派樣使用,優先讓天貓種子用戶嘗試,同時,品牌也做了一些私域化運營,在社群裏面讓種子用戶優先體驗我們很多新品,幫助我們不斷去迭代產品、做創新。
天貓雙11期間,我們增長的倍率非常高。更大的驚喜在於,我覺得是品牌滲透了更多的人群,我們找到了想要的優質人群,他們開始體驗我們的產品,進而會有很多持續的復購,然後我們會聽到很多的聲音反饋,以優化和擴展產品線。
我比較關心的事在於,我們還能改進什麼,怎麼把原先陳舊古老的養生工具做創新,讓它煥發新的生機,讓目標人群能夠買到他應該買的產品,這是我們一直努力在做的事情。
我希望與用戶的每一次相遇都是一次元氣滿滿的治癒。
Q&A問答:
1、年輕人的中式養生很火,在這個消費賽道,跑出的頭部消費品牌抓住了哪些新機會,是否可以分享下?養生賽道的發展趨勢是什麼?
陳浩:首先,我們現在品牌做得還挺好,雙11我們應該已經是頭部了。在做的過程中,我更多關注用戶對我們的反饋是什麼,用戶的使用反饋在公司內部看來是很大的一個難點,因為不同的人體感不同,比如說我們的熱敷系列,有些人耐受度高,有些人耐受度低,反饋也不同,怎麼樣在產品上根據實際特性去做一些調整,其實是我們很大的一個挑戰。
養生這件事,我覺得已經是不可逆的趨勢,其實每個人都在養生了,只是我們品牌把這些場景單獨拎出來,讓用戶更方便地去養生。當用戶缺少專業知識的時候,我怎麼通過我的這些私域顧問,給到消費者建議,讓消費者快速針對需求做調理。品牌要做的,是探索怎麼才能讓用戶體驗更好,讓養生養得更合時宜。
2、從當下大環境看,消費品的發展跟前幾年不太一樣了,您覺得當下階段新消費品牌創業,主要的難點和挑戰來自於哪些方面?
陳浩:做品牌,有一個問題要靈魂拷問自己,消費者為什麼選擇你,而不是選擇那個便宜的,這件事情其實是很難的。
我們因為供應鏈的能力比較強,也有十幾年的工廠。在這個過程中,我知道做一個好的產品,需要怎樣在技術上做迭代、做創新,我能跟市場上那些相對低端的貨去做出差異來,這是一個很大的底氣。
未來,我認為大家會越來越往性價比的產品去走,但性價比不是便宜,不是說9.9元就是性價比,我認為99元也是性價比,只要這個產品的價值和它的價格是對應的。目前的大趨勢,大家都好像在說消費降級了,但大家平常的消費還在持續,只是選擇更加理性了,而理性跟價格其實是不衝突的。
在品牌的規劃方面,一方面我們會儘可能地從供應鏈端入手,讓性價比變得更高;另一方面我們在研發很多新產品,我們希望在很多場景裏面為很多的用戶去提供一個舒適解決方案,我們想要把那些傳統的、古老的工具做創新。
3、從2019年創立,進入市場已經4年了,在您的視角中,看到了消費者的養生需求有哪些新變化?品牌會做哪些事情,去適應這樣的變化?
陳浩:消費者從原本陳舊古老的工具開始,慢慢嘗試接觸更輕便的、更易用的、更簡單的產品,嘗試了之後他們覺得這些東西在體驗上更好,會持續復購。
現階段,我們主要更多地在做人群滲透的事情,希望有更多的消費者能夠真正用上我們的產品。那接下來,我們可能會幫消費者做一些個性化的延展。比如蒸汽圍脖,我們針對於不同的消費者體型,推出不同的尺寸,不同的顏色,讓用戶有更多的色彩選擇了。在足湯方面,我們會針對不同用戶的需求出更多的配方,通過配方變化做個性化定製,延展更多的SKU。我們也希望更多品牌入局,整個產業可以發展,這個品類的滲透率可以做得越來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