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益於良好的營商環境,越來越多的企業選擇落戶惠州、紮根惠州,與惠州同呼吸、共成長,為惠州經濟社會發展貢獻力量。而在企業成長發展的背後,惠州稅務部門落實落細各項稅費優惠政策,持續優化辦稅繳費服務,為企業發展注入強勁「稅動力」。

稅務人員深入企業實地調研,精準提供稅費服務
稅惠賦能,從「鳳凰歸巢」到「築巢引鳳」
幾米實業集團有限公司創立於2000年,經過20多年的開疆拓土,現已擁有兩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一家專精特新企業、一家新四板企業,同時擁有242項專利、309項著作權、56個APP。20年前,幾米集團就在惠州萌芽發展,後來為了尋求技術突破和招募組建技術團隊,企業前往深圳發展。十年前,也就是2013年,幾米集團再次選擇回到惠州。
為什麼選擇回到惠州?幾米集團董事長任繼中說:「惠州政府和各部門落實落細各項優惠政策,用情用心為企業紓困解難。在企業經營方面,惠州用地成本比較低,而且近年來惠州大力推動基礎建設,高鐵、高速公路等陸續建造、通車,便利的交通條件有效降低了運輸成本,能隨時與深圳的研發團隊溝通。」
「我們整個產業園總建面在15萬平方米左右,一期已經投入使用,二期正在建設,計劃一部分用來做研發,一部分做車間以及相關聯的上下游產業配套。」任繼中表示,產業園內二期項目正緊張施工,新建設中的辦公樓和廠房已初具雛形,未來將把產業園打造成為惠州車聯網及智能終端研發生產基地,競逐物聯網高質量發展賽道。
在幾米集團從「製造」向「智造」升級發展的浪潮中,惠州稅務部門落實落細各項稅費優惠政策,發揮精準輔導和專業化精細化服務的疊加效應,為企業發展「把好脈」「加把勁」,幫助企業實現技術新突破、發展新騰飛,為企業蓄勢遠航注入強勁動能。
「產業園建設的前三年對幾米來說是艱難的三年」,巨額的研發費用投入、緊張的現金流、周轉率降低的庫存……都讓任繼中頭疼不已,「國家出台的一系列稅費優惠政策可以說是『及時雨』!特別是2022年,在稅務部門的輔導下,公司很快就拿到了增值稅留抵退稅1000多萬元,及時緩解了當時公司資金緊張的狀況。」

稅務部門精細化服務助力幾米集團從「製造」向「智造」升級發展
政策紅利精準落地,企業研發加裝「助推器」
從2008年北京奧運會到2010年上海世博會,再到2022年北京冬奧會;從國家會議中心到G20峰會主會場,從港珠澳大橋人工島旅檢大樓到深圳華為總部大樓……在這些會場及著名建築中,有一束來自惠州的絢麗光影。而這一束光影,均來自一家惠州的照明企業——惠州市西頓照明有限公司。
「公司選址惠州惠城,看中的不僅是有山有水的自然環境,還有適合創業發展的營商環境。」2005年,曾在惠州某著名照明企業工作多年的胡永宏創辦了西頓照明,2007年西頓照明在德國格拉芙維特設立西頓實驗室,同年5月,西頓照明入駐惠城區水口鎮東江工業區,並將其設立為總部。西頓照明分別在德國格拉芙特和惠州建立了兩大研發中心,還與清華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四川美術學院等知名大學和權威機構進行產學研合作,研發照明領域的前沿技術。
「我們堅持每年以不低於3%銷售收入的額度用於研發活動投入。」西頓照明財務負責人鄧志國表示,公司非常重視技術原創和保護,通過不斷遞增的研發投入「四兩力」,撥動企業整體發展的「千斤之勢」。
「這幾年,我們企業流動資金比較緊張。一場留抵退稅『及時雨』為企業解決了發展困境。2022年,稅務部門第一時間提醒我們申請增值稅留抵退稅,並對我們進行了全程輔導,總共退稅有1100多萬元。」鄧志國介紹,西頓照明加入了稅務部門組建的「陽光服務群」,稅務人員通過線上線下推送最新稅費優惠政策,同步做好跟蹤輔導,及時回應企業訴求,「一對一」解決企業遇到的各類涉稅問題。在政策紅利的「真金白銀」和優質納稅服務助力下,西頓照明駛上了發展「快車道」。
賦減稅降費之力,助企業乘勢而上
廣東大合為智能裝備有限公司落戶惠州5年,已建成佔地面積4萬多平方米的廠房,員工700多人,其中科研技術人員60多人,擁有25項國家專利,2022年被評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2018年,在深圳工廠趨向飽和、企業生產成本提高以及業務發展需求增加等因素疊加下,廣東大合為董事長兼總經理邢國恆決定將製造基地搬離深圳,他把目光投向了毗鄰深圳的惠州市惠陽區。「惠州市出台了一系列吸引企業落戶的優惠政策。在此基礎上,惠陽區毗鄰深圳,地理區位好、用地成本低等條件尤為吸引我們。」邢國恆說,廠房租金成本是他選擇落戶地的首要因素,當時惠州廠房租價只及深圳和東莞的40%至60%左右,對於廠房面積超萬平方米的企業來說,能節省不少租金成本,而讓他感覺「如虎添翼」的則是惠州便利的交通和卓越的區位優勢,最遠300公里即可覆蓋所有的客戶群體。
惠州稅務部門聚焦企業需求、優化服務舉措,主動運用稅收大數據,為企業量身定製專屬服務手冊和政策大禮包,全力確保減稅降費政策落准落穩落細,更好地服務新能源產業企業精準享受政策紅利,推動實現經濟社會綠色轉型與高質量發展的有機融合。
近兩年,廣東大合為享受高新技術企業所得稅優惠和製造業研發費用100%加計扣除等一系列稅費優惠政策,累計減免400多萬元稅費,此外還享受了製造業中小微企業延緩繳納部分稅費近100萬元,為企業充實「錢袋子」,爭取了寶貴的發展時間。「現金流就是生命線,減稅降費的『真金白銀』和稅費緩繳政策的『無息貸款』,讓我們在搶抓新能源發展風口上大踏步前進。」邢國恆表示。

減稅降費「真金白銀」轉化為廣東大合為購買設備、擴產突圍的動力
「政策找人」精準推送,企業發展更添底氣
啟懋五金製品(惠州)有限公司於2022年5月正式落戶惠州市惠東縣,在惠州開啟企業發展新的篇章。作為擁有44年歷史的啟懋五金,具有成熟完備的組織管理體系,曾先後獲得ISO9001、ISO14001等管理體系認證,是「中國五金行業知名企業」。
說起與惠州的緣分,啟懋五金的首席執行官李博學侃侃而談:「2016年,我就與惠州結下了不解之緣。當時『粵港澳大灣區』作為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支撐,被寫入國家和廣東省『十三五』規劃,我覺得惠州大有可為。特別是近年來,惠州堅持實體經濟為本,堅持『製造業當家』,有力推動製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李博學2016年到2019年間多次到惠州進行考察,最終決定將啟懋五金從深圳遷移到惠東。
落戶惠東後,啟懋五金不斷擴大其生產規模,現已有員工400餘人,2023年企業產能超1億元,產品涵蓋5G通信設備、網絡服務產品、機械人、風力發電機、汽車、能源設備、醫療設備等,遠銷至新加坡、美國、加拿大等海外國家。
「我們一直在積極進行產品研發及創新。光是研發費用每年就要投入銷售額的10%左右,加之前期購買了大量的生產設備,每月高達1000多萬元的支出也不是個小數目。好在稅務部門及時上門輔導,解了燃眉之急。」李博學介紹,啟懋五金2022年至2023年享受出口退稅近500萬元,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扣除金額8000多萬元。
在啟懋五金落戶惠東以及落戶後的發展過程中,惠州稅務部門主動實施「政策找人」精準推送,為企業量身打造稅費優惠清單,一對一上門服務輔導,實現「企業不出門,便知稅務事」,打消企業後顧之憂,為企業長遠發展注入一劑「強心劑」。
「有了政府的扶持,從惠州再出發,打造製造業品牌的夢想一定會實現!」談及未來規劃,啟懋五金信心滿滿。
文、圖 | 記者 李海嬋 通訊員 黃廣
來源 | 羊城晚報·羊城派
責編 | 黃磊
校對 | 張家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