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時代財經 作者:何銘亮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7月4日,西測測試(301306.SZ)股價繼昨日「20CM」漲停後繼續微漲,盤中股價一度創下階段性新高60.76元/股,截至收盤報56.95元/股,漲幅0.44%。
值得注意的是,一季報顯示,7月26日,西測測試4512萬股首發前限售股將上市流通,其中實控人李澤新持股3480萬股,永春華瑞智測企業管理諮詢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以下簡稱「華瑞智測」)和泉州華瑞智創管理諮詢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以下簡稱「華瑞智創」)分別持股600萬股和432萬股。
招股書顯示,上市之初,李澤新通過華瑞智測間接持有325.76萬股、通過華瑞智創間接持有431.71萬股。
在招股書中,李澤新及其控制的華瑞智創、華瑞智測承諾,在鎖定期滿後兩年內減持的,減持價格不低於發行價(如公司發生分紅、派息、送股、資本公積金轉增股本等除權除息事項,則為按照相應比例進行除權除息調整後用於比較的發行價)。
從股價走勢來看,6月以來西測測試股價持續走高,60.76元/股的股價已經逼近其上市以來的最高價61.27元/股,6月以來股價區間漲幅近60%。
西測測試是一家從事軍用裝備和民用飛機產品檢測的第三方檢測服務機構,提供環境與可靠性試驗、電子元器件檢測篩選、電磁兼容性試驗、同時開展檢測設備的銷售以及電裝業務。
從前景來看,西測測試涉及的軍用裝備和航空航天行業均有良好的發展前景,但在2025年的當下,西測測試的業績基本面卻難如人意。
上市次年開始虧損
從最新一季報來看,報告期內西測測試營業收入同比減少29.78%至7688.15萬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虧損同比縮窄至1995.40萬元。
實際上,上市次年,西測測試便錄得虧損。
2022~2024年,其營業收入分別為3.04億元、2.91億元、3.89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6466.72萬元、-5169.93萬元、-1.58億元,其中歸母凈利潤變動幅度分別為-3.55%、-179.95%、-206.13%。
2024年年報中,公司用了大篇幅列出7項原因解釋虧損,比如電裝業務培育期利潤貢獻有限,營收貢獻從6.73%提升到到37.03%,但因其軍工業務大量處於試產和驗場階段,產能利用率仍然較低,2024年度的毛利率為-19.99%;又因為電裝業務虧損,對相應固定資產及在建工程合計計提資產減值損失1591.89萬元。
另外,西測測試稱,公司在2024年對標市場持續投入及前瞻性布局,但產能釋放存在時間差。公司於2024年持續進行檢測能力建設,因相關資質認證周期較長,疊加下遊客戶驗證流程嚴格,導致當期產能利用率不足,規模效應尚未顯現,而且新設子公司處於運營爬坡期,協同效應尚未充分顯現等等。
而且,2024年度聯營企業凈利潤有所減少以及閑置募集資金理財收益降低導致投資收益減少766.50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8月陝西監管局對西測測試採取責令改正並對李澤新、王鷹及喬宏元採取出具警示函行政監管措施,公告指出2022年至2023年,西測測試存在將募集資金專戶資金轉入一般戶再購買理財產品的情形。
香頌資本董事沈萌對時代財經表示,募集資金專戶設立的目的是為了更好針對涉及公眾股東資金的監管,防止濫用,但如果募集和非募集資金混在一起就不容易有效監管,而募集專戶是專款專用,即使是處於現金管理、利益最大化的目的也不能隨意將專戶資金轉入一般戶,這些均為了保護投資者利益。
4512萬股解禁來襲,年內已有股東減持
從基本面來看,公司業務涉及的軍事、民航、航天業務未來都有較好前景。
軍事方面,隨着我國軍事技術向高、精、尖方向發展,武器裝備向信息化、智能化方向發展也愈加深入,裝備的技術水平、質量可靠性以及運行穩定性直接關係到軍事發展水平,因此軍工行業對於裝備質量、性能指標等均具有較高的標準和要求,也均需要先進的試驗與檢測技術和手段加以支持。
民航方面,中國商飛曾發佈預測年報,稱未來二十年,亞太地區(含中國)將是新機交付的最大市場,新機交付量約為18659架,約佔全球的42.6%。一架商用飛機由300萬至500萬個零部件組成,其中包含整機設計、氣動外形、電子信息計算、推力控制等幾十個核心系統、幾萬個子系統,這也將對第三方檢驗檢測機構也帶來巨大服務市場需求。
航天領域,天風證券指出,2025年為衛星拐點年,商業航天進入加速組網階段,手機直連衛星時代有望開啟。開源證券則認為,2025年將是我國兩大星座規模組網發力之年,同時地面應用環節將有望在今年迎來重大變革。
截至7月4日收盤,西測測試今年以來股價漲幅達到52.39%,6月以來股價漲幅達到56.54%,6月5日、6月6日更因連續2個交易日收盤價格漲幅累計偏離超過30%而發出股票交易異常波動公告。
7月26日,公司實控人李澤新及其控制的華瑞智創、華瑞智測合計4512萬股首發前限售股將迎來解禁,以7月24日的收盤價56.95元/股計算,上述股份市值達25.70億元。
自上市以來,西測測試曾發佈多次減持公告,在股價大漲的2025年,持股5%以上股東寧波梅山保稅港區豐年君悅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以下簡稱「豐年君悅」)、成都川創投豐年君傳軍工股權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以下簡稱「豐年君傳」)、寧波梅山保稅港區豐年君和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以下簡稱「豐年君和」)在6月5日通過證券交易所集中交易方式合計減持公司股份59.20萬股,隨後在6月9日至6月19日期間通過證券交易所集中競價以及大宗交易的方式合計減持130萬股,合計減持了189.20萬股。
此次限售股解禁,李澤新及其控制的華瑞智創、華瑞智測會否減持尚不可知,但根據招股書中的承諾,在鎖定期滿後兩年內減持的,減持價格不低於發行價(如公司發生分紅、派息、送股、資本公積金轉增股本等除權除息事項,則為按照相應比例進行除權除息調整後用於比較的發行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