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鏡集采,一切和娃有關的暴利生意,要小心了

2022年11月03日04:02:28 財經 1496

OK鏡集采,一切和娃有關的暴利生意,要小心了 - 天天要聞


OK鏡被首次納入了集采範圍,引發行業巨震。


01

集采來了


受OK鏡可能納入集采消息衝擊,相關公司26日放量大跌。


OK鏡集采,一切和娃有關的暴利生意,要小心了 - 天天要聞


截至26日收盤,歐普康視收出了20%的跌停,普瑞眼科大跌近14%,愛爾眼科大跌13%,愛博醫療下跌近6%。


何為OK鏡?為何集采會引發行業巨震?


所謂「OK」鏡角膜塑形鏡,被認定為可以延緩視力發展,因此OK鏡備受家長和孩子的關注。


OK鏡的原理是一種採用特殊的隱形眼鏡來改變患者的角膜弧度(曲率),降低近視屈光度,從而提高視力的方法。


因此,OK鏡僅僅是作為防控近視的手段,絕對不能根治近視。


需要說明的是,假性近視,的確可以通過放鬆、休息、散瞳干預後,視力可恢復正常,不需要佩戴眼睛。


真性近視,絕大多數是因為眼軸過長,不可治癒。



OK鏡集采,一切和娃有關的暴利生意,要小心了 - 天天要聞


不管是國家衛健委,亦或者是美國眼科學會對此都有了明確定性。


因此,各位看見所謂可以根治近視的方式,不用懷疑都是智商稅。


OK鏡的治療效果,不是根治近視,更多的是讓角膜因慣性保持暫時的合理曲度,使得裸眼視力得到短暫提高。


根據衛健委發佈的《近視防控指南》,長期佩戴OK鏡可延緩青少年眼軸長度進展約0.19毫米/年。


如此「神器」,價格也非常「OK」。


每副OK鏡過萬費用,每年都需定期更換,在使用期間還需要定期檢查、日常護理。


OK鏡集采,一切和娃有關的暴利生意,要小心了 - 天天要聞


綜合來看,配一副OK鏡每年的總開銷將近2萬元。


動輒上萬的費用,其實看着開銷很大,實則出廠價格僅佔到終端銷售價格10%至20%。


OK鏡集采,一切和娃有關的暴利生意,要小心了 - 天天要聞


以1萬元/副OK鏡來看,出廠成本價約為400元/副。


其餘價格主要是由於省代、以及醫療機構助推上去。


因此,OK鏡昂貴的背後,更多的是中游的供應鏈以及下游的醫療供應商環節太多。


如果OK鏡真的納入了集采,一是砍掉多餘的空間上環節,而是減少醫療腐敗。


鑒於OK鏡產品定製化、個性化的特點,家長必定要和醫療終端有接觸。


說白了,佩戴OK鏡本質上是一種醫療佩戴服務,當耗材和服務費摻和在一起的時候,更容易產生價格不透明,滋生更多的中間商差價。


據中國裁判文書網2020年曝光的一起案件,2013年,湖北荊州婦幼保健院原眼科主任與某知名上市公司代理達成合作意向,開始收取15%利潤做回扣,後來因為競爭加劇,該主任在3家經銷商角逐中一路將回扣比例提高到了50%


可以預見的是,當OK鏡納入集采後,價格將有所回落,並促使醫療服務機構,分開收費,讓價格更為透明。


02

措手不及


雖說OK鏡高價的背後,大頭絕大部分由中游和下游拿去,可作為上游的生產商,本身也是利潤豐厚,一直都有「眼科茅」的稱呼。


據財報數據,2020-2021年,歐普康視的角膜塑形鏡的毛利率分別為90.21%、89.66%。


此番集采,有可能又碾碎了一個暴富夢。


國家葯監局官網信息顯示,國內僅有11家生產企業獲得OK鏡產品註冊證。


其中,獲得產品註冊證的境內企業僅有三家,分別是歐普康視、愛博醫療和天津視達佳。


對於行業變動,愛爾眼科屬於預判錯誤選手。


一年前,愛爾眼科對外表態,不會集采,OK鏡普及率還不高,也不佔用醫保基金


可現實就是很打臉,資本市場對集採的恐慌情緒持續蔓延。


愛爾眼科董秘吳士君回應稱,目前,視光業務占公司約五分之一,OK鏡只是其中之一,「我們的迴旋餘地大。建議大家不必風聲鶴唳,嚇唬自己。」


此番OK鏡行業新動作,我認為糾結個體企業的漲跌,意義不大。更為重要的是此番動作釋放出集采新信號。


一切在娃身上暴利的生意都得小心了!


滲透率不高以及不佔用大量醫保費用,不再成為不納入集採的考慮維度。


談到滲透率,這只是從現在角度出發,而沒有從未來行業規模增長角度思考。


拿數據說話,世界衛生組織此前的研究報告顯示,中國近視患者人數多達6億,青少年近視率居世界第一。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一近視大國。


6億是什麼概念?


我國總人口約為14億,近視就佔了七分之三。


聚焦到OK鏡,2016年至2021年,OK鏡的規模從54億到125.31億,整整翻了2倍多。


OK鏡集采,一切和娃有關的暴利生意,要小心了 - 天天要聞

(圖源:虎嗅)


加之,OK鏡的使用屬性,要求一年一換。


如果以一個孩子8歲開始戴OK鏡,到18歲角膜定型計算,十年期間消費的OK鏡約為7至10副,每副單價約為2萬來算的話,共計花費14至20萬元


目前國內新中產的平均年齡在33.7歲,平均個人年收入35萬元。


動輒十幾萬的開銷哪怕放在中產,也着實有點肉疼。


這無疑加重了養娃家庭的經濟負擔。


值得注意的是,我國對生娃這件事上極其重視,並且着手減輕養娃負擔的事項。


放開三胎自不必說了。


對學區房更是重拳出擊,教師輪崗、調整入學片區等;


落實雙減政策,禁止K12、教培全線涼涼;


......


聚焦到醫療領域,種植牙、生長激素、齒科正畸耗材等已納入集采。


以上三種醫療消費品,從客觀實際來看,的確有助於減輕孩子的醫療費用。


醫療資源對嬰幼兒和青少年的傾斜逐漸明顯,譬如部分地區已經免費推廣預防疾病的HPV疫苗


帶狀皰疹疫苗,小兒肺炎疫苗等,納入集采也只是時間問題。


03

結語


OK鏡集采,對於生產商們未必不是好事。


砍掉多餘的中間商,剩下消耗巨大的推廣費用,更有利於企業研發和轉型升級。


加之,以愛爾眼科為代表的OK鏡企業,自身業務結構更為多元,不會因OK鏡納入集采而傷筋動骨。


此番OK鏡集采,對我們的意義更多的是集采方向性信號的出現。


從關注老年人疾病,到關注青少年醫療問題。


此前,集采更多的是關注腫瘤、心血管等方面的藥物,總結起來就是關注「老齡化」疾病。


關注青少年醫療問題,既是醫療資源公益性的實現,更關乎我們百年人口大計的布局。


那些在娃身上發大財的生意,的確要小心了。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國家發改委:積極鼓勵民間資本參與重大水利項目 - 天天要聞

國家發改委:積極鼓勵民間資本參與重大水利項目

中經記者 索寒雪 北京報道「重大水利工程是江河保護治理的重要基礎設施,對提升防洪減災和供水灌溉能力、修復治理水生態環境具有重要作用。」國家發展改革委農村經濟司負責人關錫璠7月4日表示,國家發展改革委將積極鼓勵民間資本參與具有經營性收益的供水、發電等項目。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發佈《關於全面推...
英偉達市值逼近4萬億,政策利好與AI需求成華爾街看好主因 - 天天要聞

英偉達市值逼近4萬億,政策利好與AI需求成華爾街看好主因

【環球網財經綜合報道】美東時間7月8日,英偉達收報160美元/股,市值達到3.9萬億美元。值得一提的是,英偉達股價只要升至163.93美元/股,其成為歷史上第一家市值達到4萬億美元的公司。東方IC英偉達股價此次突破,與市場對美國限制政策擔憂的放緩有一定關係。另外,花旗在新報告中將英偉達2027財年和2028財年的數據中心銷售...
ETF今日收評 | 標普油氣ETF漲超3%,黃金、有色金屬相關ETF跌幅居前 - 天天要聞

ETF今日收評 | 標普油氣ETF漲超3%,黃金、有色金屬相關ETF跌幅居前

每經記者:葉峰 每經編輯:肖芮冬市場全天沖高回落,三大指數漲跌不一。從板塊來看,大金融股震蕩走強,短劇概念股表現活躍。下跌方面,有色金屬概念股展開調整。 ETF上漲方面,標普油氣ETF漲超3%,多隻創新葯相關ETF漲超1%。周二國際油價小幅收高,接近兩周高位。投資者正在評估美國最新關稅政策及OPEC+超預期提高8月產量...
450億儲蓄國債明日開售!重慶市民可通過19家銀行認購 - 天天要聞

450億儲蓄國債明日開售!重慶市民可通過19家銀行認購

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聯合發佈通知,7月10日至19日發行2025年第五期、第六期儲蓄國債(電子式),總額450億元。中國人民銀行重慶市分行已部署儲蓄國債承銷銀行做好國債銷售的組織、宣傳和發行工作,市民可通過包括中國工商銀行在內的19家銀行購買。本次發行的兩期儲蓄國債均為固定利率、固定期限品種,最大發行總額450億元...
含軍工量最高的航空航天ETF天弘成交額、換手率及全天凈申購均居同類第一!國防裝備現代化建設加速,行業景氣度有望上行 - 天天要聞

含軍工量最高的航空航天ETF天弘成交額、換手率及全天凈申購均居同類第一!國防裝備現代化建設加速,行業景氣度有望上行

截至2025年7月9日收盤,航空航天ETF天弘(159241)市場交投活躍,換手31.42%,全天成交1.05億元。截至7月8日,航空航天ETF天弘(159241)近2周累計上漲8.06%,以上維度均優於同類產品表現,高居首位。值得一提的是,航空航天ETF天弘(159241)今日再獲資金大舉加倉,全天凈申購份額3780萬份,同樣位居同類產品第一。截至7月8日
延慶:第一、最多! - 天天要聞

延慶:第一、最多!

在中關村延慶園,無人機飛手正通過遠程操作系統開展空中巡查。這套智慧監管系統能夠實時回傳高清影像數據,結合大數據分析與智能算法,精準識別揚塵管控不到位等問題區域。發現問題後,飛手及時將問題類型、發現時間、坐標位置、問題圖像等關鍵信息反饋到區生態環境局。「我們會進
過去4年,內需對經濟增長貢獻86.4%丨直擊發佈會 - 天天要聞

過去4年,內需對經濟增長貢獻86.4%丨直擊發佈會

頂端新聞記者 聶輝 北京報道7月9日上午,國新辦舉行新聞發佈會,介紹「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成就。國家發展改革委秘書長袁達介紹,過去4年,內需對經濟增長的平均貢獻率為86.4%。「沒有強大的國內市場,就沒有穩定向好的中國經濟。」國家發展改革委秘書長袁達(徐想 攝)中國擁有超大規模且極具增長潛力的國內市場,內需...
「十四五」規劃多項指標進展超預期!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鄭柵潔:經濟增量預計超35萬億元,能源自給率保持在80%以上 - 天天要聞

「十四五」規劃多項指標進展超預期!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鄭柵潔:經濟增量預計超35萬億元,能源自給率保持在80%以上

每經記者:周逸斐 每經編輯:廖丹7月9日,國新辦舉行「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佈會。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鄭柵潔出席發佈會,介紹「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成就。再有不到180天,「十四五」將收官。在這五年歷程中,百年變局加速演進,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之艱巨也是前所未有的。鄭柵潔表示,回過頭來看,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