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 者丨董鵬
編 輯丨巫燕玲
圖 源丨視覺中國
電池級碳酸鋰散單成交價再創新高。
11月2日,百川盈孚數據顯示,國內電池級碳酸鋰(99.5%)市場主流報價區間在55.5-56.2萬元之間,均價漲至55.8萬元/噸,但是其現貨市場貿易散單價格則集中在58.2-59萬元/噸。
而據部分市場一線參與者反饋情況來看,已有部分零散成交達到了60萬元/噸的高價。
「昨天出的15噸電碳,價格就到了59.5萬元,接貨的還是貿易商,他對外銷售肯定還要加價。」華東某鋰鹽行業人士2日介紹稱,按近期市場上漲速度來看,就這兩天散單價格就會達到60萬元。
同時,他還表示,近期也有某電池企業向其詢價,並表示59萬元的價格可以接受。
另有貿易環節人士同日反饋稱,部分散單成交價格已觸及60萬元/噸,下游有人願意以此價格接貨。
究其原因,還在於供需關係短期內的再次變化。
前述鋰鹽行業人士便反饋稱,「明年新能源補貼停止,使得材料廠、車企年末忙着交付,導致需求階段性猛增。」
對比其他鋰鹽產品可以看出,應用於消費類的鋰鹽需求一般,如錳酸鋰基本是按照下游訂單進行生產,而受益於三元、鐵鋰材料需求增長,其下游需求明顯更好,對高價鋰鹽的容忍度也更強。
對此百川盈孚亦指出,後續青海地區受供暖季限氣影響產量或將有所下滑。另外,疫情影響交通物流,使供貨運輸再次受阻。廠家訂單長協為主,暫無散單外銷。結合現狀來看,市面仍難有貨源流通。
進一步追蹤產量數據可知,9月國內碳酸鋰產量創3.54萬噸新高後,10月產量並無十分明顯提升,同時青海產量環比9月出現小幅下滑。
「確實減了一點,最近市面上鹽湖的貨源沒有以前那麼多了,只是鹽湖總量不大,供給主力還是以礦石為主,比如今年江西產地原料來源就十分多元化,今年產量增長也十分明顯。」上述鋰鹽行業人士指出,歸根到底還是需求太強了。
需要指出的是,隨着以上散單價格的走高,整個鋰鹽市場銷售均價也會相應上調,而目前還只是11月初。
按照業內預期,至少在今年四季度鋰鹽價格仍將保持強勢。
「價格漲到多少,最終要看終端需求。」上述人士表示,不過有一點需要注意,就是新能源汽車銷售價格如果趕上豪華品牌,如比亞迪漢和3系的價格差不多時,可能會吃掉一部分新能源汽車的需求。
雖然是他個人看法,但是與大宗商品見頂的特徵相似。
一般來說,商品價格見頂標誌有二。其一,原材料價格上漲,中下游將成本向終端市場傳導,待終端產品漲到一定臨界點後,需求會相應減弱,導致整個成本傳導鏈條的斷裂。其二,供給端放量明顯,供需緊張關係好轉預期明顯。
結合當前鋰鹽市場情況來看,雖然暫未出現以上跡象,但供需關係對價格的帶動作用對比2021年下半年、2022年上半年來看,無疑已經明顯弱化。
這也是相關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優秀,但6月末以來股價始終未有較好明顯的原因之一,畢竟資本市場更看中預期,而非現實。
E N D
本期編輯 黎雨桐 實習生 羅新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