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份的第二周,內蒙古發佈了2021年養老金調整方案,成為即5月份的上海,6月份的陝西、寧夏、遼寧、江蘇、河北、河南、新疆之後第九個發佈養老金調整方案的地區。
對比去年內蒙古的調整方案,今年內蒙古的調整方案收穫了退休人員的一致好評:整體調整幅度高於4.5%,養老金差距進一步縮小!
第一;先來看一下今年內蒙古調整細則與去年的差異:
一:定額調整部分:每人每月增發56元(比去年上漲2元);
二:傾斜調整部分:
1,與基本養老金掛鈎的調整:在2020年12月個人基本養老金的基礎上上浮1.4%(比去年下降0.4%)
2,與繳費年限掛鈎的調整:繳費年限每滿1年則養老金增發1元/月,不足15元的按照15元計算(與去年保持持平)
三:傾斜調整部分:
1,高齡調整:70周歲以上的增發30元/月,超過70歲的,每超一歲則額外增發3元(與去年保持持平)
2,企業退休軍轉幹部:按照上述調整後仍然達不到本地區企退人員養老金平均水平的,補發至平均水平(與去年保持一致)
綜上來看,今年內蒙古調整方案基本延續了去年的思路,只不過「有升有降」,升的是定額調整部分,降的是與基本養老金掛鈎調整的比例,而與繳費年限掛鈎的調整幅度和高齡傾斜調整的幅度則與去年保持一致。
第二;假設去年整體調整比例是5%,今年內蒙古的整體調整幅度應該高於4.5%;
如果說去年的調整方案整體調整比例是5%,那麼今年的調整幅度的壓縮比例不足0.5%,也就是整體調整比例稍微高於人社部規定的4.5%。
一方面,與基本養老金掛鈎的調整比例只比去年降低了0.4個百分點,還有0.1個百分點的空間可以壓縮;
另一方面,內蒙古方案並未在定額調整或傾斜調整部分壓縮這0.1個百分點的空間,高齡調整保持了與去年一樣的調整幅度,而且定額調整「不降反升」。
所以綜上兩個方面,今年內蒙古方案整體調整比例並沒有壓縮0.5個百分點,這對於廣大退休人員來說都是一件好事。
第三;按照今年的調整方案,相同情況下實際增長金額和幅度比去年相差多少?
假設趙阿姨去年已經滿75歲,45年工齡,調整前的基本養老金是5000元,那麼:
按照去年的方案,趙阿姨實際增長的金額是54元定額+90元掛鈎基本養老金+45元掛鈎繳費年限+(30元+15元)掛鈎高齡傾斜調整,合計實際增發234元,實際調整比例4.68%,低於去年5%的整體調整比例;
按照今年的方案,趙阿姨實際增長的金額是56元定額+70元掛鈎基本養老金+45元掛鈎繳費年限+(30元+18元,今年漲了一歲)掛鈎高齡傾斜調整,合計實際增發219元,實際調整比例4.38%,低於今年4.5%的整體調整比例;
今年趙阿姨比去年少調整15元,原因在於掛鈎基本養老金調整的比例降低了。
總體而言,今年內蒙古的調整方案有利於縮小養老金差距,因為定額部分定額部分無論是升還是降都是拉不開差距的,體現的是公平性。但與基本養老金掛鈎調整的比例降低了0.4%,這就意味着去年養老金每高1000元差距18元降到了今年每高1000元差距回落到14元了。內蒙古的調整方案切實履行了縮小養老金差距的要求,值得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