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駒
(1888-1936)
原名區家駒,字仲吾,生於順德縣倫教烏洲鄉
他是20世紀二三十年代紅極一時的粵劇「花旦王」
有「廣東梅蘭芳」之稱
在粵劇界和粵劇戲迷中,提起「萬能泰斗」薛覺先、「藝術大師」馬師曾,可謂有口皆碑。可是,對扶掖他們成名的一位粵劇前輩藝人,卻知者不多。
這位粵劇大師就是千里駒,他所創造的「駒腔」馳譽劇場曲壇數十年之久。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梅蘭芳在觀看了千里駒的演出之後曾說:「千里駒是我崇拜的一人」,對其給予高度評價。
紮實學戲練就「花旦王」
千里駒幼年喪父,家境清貧,只讀過幾年書,10多歲就入戲班學戲謀生,先後拜名藝人紮腳勝、架架慶為師。千里駒從他們身上學到多行當的唱功、表演藝術,打下了全面紮實的藝術基礎。
有一次架架慶領班到東莞石龍鎮演出時,千里駒有幸遇到一位「伯樂」,他就是當時戲行機構中最具實力的寶昌公司東主何萼樓。何觀看了千里駒在《夜送寒衣》扮演劉秀音的表演後,就非常賞識他,並付出重金把他調到寶昌公司屬下的戲班。此後,千里駒虛心向肖麗湘、小生聰等名藝人,以及樂師、開戲師爺(編劇)等前輩學習,舞台技藝飛躍提升,逐漸成為劇壇一顆耀眼的新星!
起初,他以擅長風情戲出名,又以善演苦情戲著稱,獲得「悲劇聖手」美譽。他和小生聰合演新劇《安仲根刺伊藤侯》,在「贈劍助夫殺敵」一場中,唱了一段[滾花]。精彩的演出獲得觀眾肯定,稱他為「花旦王」。他的[中板]唱得也異常出色,因此也被譽為「中板王」。他的口白更為了得,被同行和觀眾讚譽為「黃金般的念白」;在著名悲劇《金葉菊》中,扮演周淑英「讀家書」,經常博得山呼海嘯的喝彩聲。觀眾稱讚說:「光是聽干里駒的讀家書,就值戲票錢!」
▲千里駒故居在順德倫教烏洲的老街巷中,故居主體部分是一棟西班牙風格的小洋樓。
梅蘭芳給予他高度評價
千里駒的先天條件並不好,嗓音略為沙啞,有一隻手不是很靈便,但他能從實際出發,揚長避短,吸取他人長處,融會貫通,為己所用。同時,他的思想比較開明,能接受新事物,與時俱進,敢於突破舊傳統,大膽革新,獨闢蹊徑。
他在旦行中首先嘗試把官話唱子喉改為白話唱平腔;他在唱[中板]和[滾花]時,根據自己的嗓音不夠高亢明亮等條件,多選用中音區,因而吐字行腔駕馭自如;他首先把喉管、短簫引入「棚面」,豐富了伴奏樂隊的表現力;他又很重視運用曲白手段塑造人物藝術形象。他所創造的「駒腔」馳譽劇場曲壇數十年之久。
20世紀30年代,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梅蘭芳來廣州獻藝,在觀看了許多粵劇藝人的演出之後說:「千里駒是我崇拜的一人,因為他演戲七情上面,且劇中人化,處處不肯放鬆,絕無欺台之弊。唱曲能露字,口法極佳,又能咬線(指唱曲與伴奏吻合),是一個完全掌握演出藝術要領的藝人。」對千里駒給予高度評價。
▲千里駒故居里掛有上個世紀30年代上海戲迷送他的鏡屏。
樂意在藝術上幫助別人
千里駒不僅技藝高超,藝術貢獻和影響很大,而且為人正派,戲德高尚,樂業敬業,戲班中人人都稱讚他「好衣食」(工作認真負責),被戲行內外尊稱為「伶聖」。他演戲態度嚴肅認真,不管任何情況,從不「欺台」(偷工減料,馬虎了事)。據說有一次在石灣演出,他表演上了樓閣而忘記表演下樓,引起觀眾不滿。他馬上警覺,打手勢讓樂師再起鑼鼓,重新細緻表演上下樓,這種一絲不苟的精神一時傳為佳話。
他還樂意在藝術上幫助別人。著名藝術家薛黨先、馬師曾等人,都得到過他的栽培和扶掖。當薛覺先在環球樂班,只是充當名藝人朱次伯主演的《夜吊白芙蓉》的書僮一角時,千里駒慧眼識俊才,把他調到人壽年班來。後來破格提拔使用,讓他扮演西裝戲《三伯爵》中的請青年伯爵富有餘,並特地囑咐開戲師爺為他的角色增加戲份,以充分發揮其才能。薛覺先果然不負所望,一戲成名。馬師曾與千里駒合演《苦鳳鶯憐》,扮演次要角色余俠魂,按戲行規矩,次角不能佔過多戲份。但是由於千里駒的寬容和支持,馬師曾自創的「乞兒喉」才有機會在台上表現,並為觀眾所賞識而廣為傳唱。其他著名老倌如白駒榮、靚少風、嫦娥英、白玉堂等,也都得到過千里駒的教益和扶持。
數十年的舞台生涯,千里駒積勞成疾,一病不起。1936年3月20日,這位德藝雙馨的一代粵劇宗師,就在年僅48歲時,永遠離開了戲劇舞台和愛戴他的觀眾!出殯之日,千里駒靈轎所經之處,群情肅穆,一片悲聲,一派哀容,正是萬眾同悼一代名伶駕鶴西歸。
▲千里駒故居里掛有他和妻子的合影。
*本微信內容來源:佛山宣傳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順便網觀點,如分享內容有誤、或非授權發佈,請聯繫刪除處理。
信息便慧生活 資訊成就商機
順便網
佛山百事通 佛山便民信息網
佛山便民信息綜合門戶
佛山VR全景城市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