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摒棄的,應該是「低水平內卷」。
對汽車行業了解的朋友,一定聽說過「銷量周榜」。
我們往回倒兩年(約2023年),那是一個「野生消息」肆意泛濫的時代。怎麼理解「野生」呢?無根據、無來源,張口就是「以我為準」,但偏偏這種「超自信」的表述,可以激發更大的流量。
在漫漫的「消息海」中,有一類消息關注度頗高,那就是各家新勢力每周的銷量。劃重點,是每周數據,而非由乘聯會或中汽協公布的每月銷量。你真要追問,這些數據哪裡來的,又諱莫如深。
真真假假間,權當一個噱頭來看待了。
後來,理想汽車「出面」了。回憶一下,應該是2023年4月12日,在理想汽車的官方賬號上,第一次出現了由權威廠家公布的銷量周榜。
這一聲悶雷,比自媒體的「野生」榜單可信度高很多,於是,快速傳開,看客們爭相解讀其中之意。
最可怕的是,定期發佈銷量周榜這件事,就這麼堅持了近2年。在榜單上漸漸敲定的字體、版式,甚至都成了獨特印記,乃至於偶爾還會出現「高仿版」,在民間以假亂真。
不過近日,中汽協向車企們發出了一份規範企業數據發佈的倡議書,特別提到了「銷量周榜」,認為其不能代表市場規律,而且來源不明,容易引發輿論誤讀,擾亂行業秩序,加劇「內卷式」惡性競爭。
★銷量周榜,影響這般大?
銷量周榜,是一個勝利者的遊戲。
我們不去探究理想汽車發佈第一份銷量周榜的出發點了,但後續可以堅持發佈,絕對說明了一件事,銷量周榜太好使了,對銷量勢能的維繫和助力,百利而無一害。
這件事,特別像學校的考試,每次考完還要張貼排名。成績好的,其實無所謂,甚至滿懷期待,這是情緒價值的極大加成。但是,成績差的,應該是最討厭成績排名表的。
看客們,習慣於站在勝利者的視角,去評判一件事的因果好壞。畢竟,看客的本質就是高高掛起,厲害於己無關,同樣都是代入視角,為什麼不站勝利者一邊呢?
那麼,暫時的失敗者,就必須一直處於「失敗者」的輿論漩渦中嗎?看客們不會去想,只有同乘一條船的「失敗者聯盟們」必須去想。
然而,頻率這麼高的「周榜」,真的能反應實際情況嗎?答案是:不能。同樣以考試舉例,期中考、月考還不算過分,如果做到周考,對學生的壓力是否會很大?他可能是這周狀態不好,沒有發揮出來,正在努力調整,但很快又要來一波考試。
這樣做,所有人的精神都是高度緊繃的,留給後進者的調整空間並不大,有些動作還會變形。
對車企而言,一個周度的銷量浮動,是很正常的,可能受新品宣傳節奏、供應製造節奏,或者是節假日的短期影響。
這本來無關緊要,但一旦反應在「周榜」上,很多解讀就跑偏了,極有可能演化為較大的輿論危機,進而影響到後續的銷售勢能。
用戶是不明真相的,在傳播過程中,他們能被「漏」下的信息,可能就是「某某車企爆雷了」、「某某車企不行了」。
如此惡性循環,只能做一件事,拚命粉飾周度銷量,各種銷售動作最容易隨之變形,幾乎不留喘息期或調整期,對於正常銷售節奏的拉扯,非常致命。
用一句更通俗的話講,周榜一出,優秀者常優秀,失敗者常奔命。
發展到最後,它已經不是一個純粹的數據表了,更像是一把輿論利刃,還特別有效。
哪怕是理想汽車,也被銷量周榜「反噬」過。在問界銷量暴漲的那一段時間裏,理想汽車停發周榜了一段時間,原因無他,top 1的名號丟失了,那在輿論戰上就不利了。
就在今年,「反內卷」成為國家牽頭的一條大主線,周榜消失幾乎成為必然。這是近期行業內悄然發生的變化,大家可以再仔細觀察觀察。
★良性競爭,應該是怎樣的?
那就回到了第二個小話題,「良性競爭,應該是怎樣的?」
先說銷量榜單,還有必要發佈嗎?答案是:有必要,但周期需要拉長,周榜不可取,但月榜、半年榜,仍然值得關注關注。
和學校考試類似,不卷周考,但期中考、期末考,還是有必要的,它是一次節點式的考核,真有問題了,也可以暴露出來。
汽車行業的調整周期也比較長,月度銷量是一個不錯的參考指標,可以體現出一家車企的經營狀態,不論是分析行業走勢,還是給消費者選買建議,都有一定的參考意義。
再說競爭重心,適當的「價格戰」是完全可以的,拉升行業產值,也給消費者以福利,但被「價格戰」捆綁,就容易引發行業崩盤了。
利潤是一家公司長久發展的血液,虧本賺吆喝,要麼是被現實綁架,只能在賺錢和保障現金流之間,選擇後者,要麼就是惡性血拚,先以「價格戰」把對手擠出市場,待一家獨大後,再積累利潤。
如果全部以市場規律為準繩,「價格戰」打也就打了,勝敗由命,一片狼藉而已。但汽車行業還是太特殊了,背後的供應鏈非常龐大,解決的就業非常廣,那麼,涉及到的民生問題也就非常多。
一家整車製造廠,它的興衰罔替,確實極大地影響當地的收入和就業,而且,很難快速有替代的辦法出現。
所以,汽車市場不能絕對的一家獨大,百花齊放對所有人來說,都有利。汽車行業也不能一片狼藉,它太需要良性競爭,長期發展了。
這就是當市場規律走偏之後,「反內卷」的大主線要出現的原因所在了。
★寫在最後
周榜只是冰山一角,而且,從目前看,理想汽車雖然停發了,但「野榜」仍然存在。而且有些榜單隱去了作者,更不講來源,還照搬理想汽車的榜單版式,讓信息再度變得真真假假。
還是回到初心,為汽車行業釋放更大的空間。莫要陷入無序內卷,一片狼藉的代價太大,我們承擔不起。
本文作者為踢車幫 晞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