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名嘴何浩鵬:因舌癌割掉一半舌頭,42歲老來得女,妻子很漂亮

2025年04月11日19:43:04 娛樂 1631

大概上天也嫉妒他的口才,

把他引以為傲的舌頭收走了一半,但是他沒有放棄,

在家人的鼓勵下重新站上了主持的舞台。

他就是廣東名嘴何浩鵬,他42歲老來得女,

妻子長得漂亮,如今家庭幸福。

廣東名嘴何浩鵬:因舌癌割掉一半舌頭,42歲老來得女,妻子很漂亮 - 天天要聞

01

生病之後重新站在舞台上的何浩鵬,話筒握得穩穩的。

燈光打下來,他的臉有點圓,笑起來眼角擠出幾道紋。

聲音從話筒傳出去,帶着點沙啞,不像從前那麼利索。

可觀眾席上,掌聲還是響起來了,

雖不如當年震耳,卻真誠得讓人心裏一暖。

廣東名嘴何浩鵬:因舌癌割掉一半舌頭,42歲老來得女,妻子很漂亮 - 天天要聞

導播揮手,鏡頭切到他身上,

屏幕里的他微微點頭,像在跟每個觀眾打招呼。

2019年,這個舞台差點就成了回憶。

舌癌,半邊舌頭被切掉,醫生的話像鎚子砸在他心上。

那會兒,他連「謝謝」都說不清,

更別提站在這講新聞了。

廣東名嘴何浩鵬:因舌癌割掉一半舌頭,42歲老來得女,妻子很漂亮 - 天天要聞

可他回來了,帶着一身倔強,

站在這漸冷的演播室里,繼續講着廣州的故事。

珠江台的熱鬧日子遠了,

今日關注》也不再是家家戶戶的晚飯背景,

可何浩鵬還在,用他的聲音,守着這座城的記憶。

2019年的夏天,醫院的走廊靜得讓人發慌。

消毒水的味道鑽進鼻子,白色牆壁冷冰冰的。

廣東名嘴何浩鵬:因舌癌割掉一半舌頭,42歲老來得女,妻子很漂亮 - 天天要聞

何浩鵬坐在長椅上,低頭盯着手裡的診斷書。

舌癌,兩個字像釘子,扎得他腦子一片空白。

醫生推了推眼鏡,

說得平靜:得手術,儘快,切掉一部分舌頭。

他點點頭,嘴上應着,心裏卻像被掏空了。

廣東名嘴何浩鵬:因舌癌割掉一半舌頭,42歲老來得女,妻子很漂亮 - 天天要聞

對一個靠嘴吃飯的人來說,舌頭就是命。

演播室、麥克風、觀眾的笑聲,

那些畫面在他眼前晃,像是突然要被掐斷的夢。

手術那天,麻醉針紮下去,他眼前一黑。

廣東名嘴何浩鵬:因舌癌割掉一半舌頭,42歲老來得女,妻子很漂亮 - 天天要聞

醒來時,喉嚨火辣辣地疼,

舌頭裹着紗布,連吞口水都費勁。

護士遞來小鏡子,他看了一眼,

臉腫得像發酵的饅頭,嘴角歪着,說不出話。

廣東名嘴何浩鵬:因舌癌割掉一半舌頭,42歲老來得女,妻子很漂亮 - 天天要聞

他試着張嘴,發出的聲音含糊得像在嚼棉花。

病房裡靜悄悄的,只有監護儀的滴答聲。

他盯着天花板,

腦子裡翻來覆去都是一個念頭:這輩子還能不能再站到台上?

廣東名嘴何浩鵬:因舌癌割掉一半舌頭,42歲老來得女,妻子很漂亮 - 天天要聞

02

出院後,家裡成了他的小世界。

舌頭傷口還沒好,吃飯得嚼半天,喝水都得小心。

發音更別提了,簡單的「廣州」兩個字,

他得練半天,嘴型還是怪怪的。

廣東名嘴何浩鵬:因舌癌割掉一半舌頭,42歲老來得女,妻子很漂亮 - 天天要聞

他坐在客廳的沙發上,

電視開着,珠江台的節目在播。

他看着屏幕上熟悉的演播室,眼眶有點熱。

那些年,他在台上拋梗逗笑,

觀眾鼓掌的場景,像老電影,一幀幀閃過去。

在生病期間,何浩鵬的妻子李曉錦照顧着他,

她坐在旁邊,翻着手機,給他看粉絲的留言。

廣東名嘴何浩鵬:因舌癌割掉一半舌頭,42歲老來得女,妻子很漂亮 - 天天要聞

那些話樸實得很:鵬哥,趕緊好起來,我們等着你回來。

他笑笑,嘴角扯得有點疼,卻沒說話。

女兒嘉雯放學回來,湊到他跟前。

15歲的女孩,眼睛亮亮的,

遺傳了媽媽的好看。

她拿着作業本,裝模作樣地念單詞,逗他跟着學。

廣東名嘴何浩鵬:因舌癌割掉一半舌頭,42歲老來得女,妻子很漂亮 - 天天要聞

何浩鵬張嘴,聲音卡在喉嚨里,含糊得像在哼歌。

嘉雯咯咯笑,拍拍他的肩,說他是全家最努力的學生。

他凝視着女兒,胸口仿若被一盞燈點亮,暖意融融。

廣東名嘴何浩鵬:因舌癌割掉一半舌頭,42歲老來得女,妻子很漂亮 - 天天要聞

每天早上,曉錦會陪他在陽台上練發音。

從「啊」到「廣州」,再到整句話,

練得嘴酸了,她就遞杯水。

他累了,她就講點家常,聊聊菜市場的魚有多新鮮。

廣東名嘴何浩鵬:因舌癌割掉一半舌頭,42歲老來得女,妻子很漂亮 - 天天要聞

嘉雯放學後,也會拉着他玩繞口令,

輸了就得吃塊她不愛吃的青菜。

日子慢悠悠地過,傷口一點點癒合,

發音也漸漸清晰起來。

何浩鵬漸漸發覺,舞台不再那般遙不可及了。

廣東名嘴何浩鵬:因舌癌割掉一半舌頭,42歲老來得女,妻子很漂亮 - 天天要聞

03

三十多年前,佛山電台的錄音室小得像個儲物間。

何浩鵬第一次推開那扇門,手心全是汗。

1980年代的廣州,街頭還是單車和涼茶鋪的天下。

他原就讀於暨南大學,然而失戀之後,

便迷迷糊糊跑去佛山,機緣巧合下竟考入了電台。

廣東名嘴何浩鵬:因舌癌割掉一半舌頭,42歲老來得女,妻子很漂亮 - 天天要聞

2000多人報名,他硬是憑着一張嘴擠了進去。

那年,他正值二十四歲的韶華。

臉龐圓潤,笑起來仿若一個純真無邪的大男孩。

第一檔節目叫《黃昏的聲音》。

廣東名嘴何浩鵬:因舌癌割掉一半舌頭,42歲老來得女,妻子很漂亮 - 天天要聞

50分鐘的節目,他只有5分鐘,

報個時,放首歌,完了。

麥克風前,他盯着秒錶,手抖得差點把筆掉地上。

「聽眾朋友們,現在是北京時間……」

聲音傳出去,他鬆了口氣,像完成了一場大考。

後來他常想,那5分鐘,像是給夢想點了個火。

幾年後,他在廣州電台有了《譚何容易》。

廣東名嘴何浩鵬:因舌癌割掉一半舌頭,42歲老來得女,妻子很漂亮 - 天天要聞

節目一播,收音機里全是他的笑聲。

傍晚的廣州,的士排成長龍,

司機們調到電台,

聽他和搭檔青青聊生活、講段子。

廣東名嘴何浩鵬:因舌癌割掉一半舌頭,42歲老來得女,妻子很漂亮 - 天天要聞

節目火得不行,粉絲跑到電台樓下,只為看他一眼。

那會兒的何浩鵬,覺得自己站在了世界的中央。

2007年,廣東電視台的演播室亮得晃眼。

何浩鵬第一次站在《五年級插班生》的舞台上,

燈光打下來,熱得額頭冒汗。

廣東名嘴何浩鵬:因舌癌割掉一半舌頭,42歲老來得女,妻子很漂亮 - 天天要聞

節目簡單,答對11道小學題就能拿獎,

可他往台上一站,氣氛就不一樣了。

拋個梗,觀眾樂了;接個包袱,掌聲就響了。

屏幕里,他笑得像個鄰家大哥,

觀眾喊他「鵬Sir」,那稱呼一叫就是十幾年。

那時的珠江台紅火得不行。

廣東名嘴何浩鵬:因舌癌割掉一半舌頭,42歲老來得女,妻子很漂亮 - 天天要聞

《今日關注》每晚6點半準時開播,

演播室里電話響個不停,

觀眾打進來聊城里的大事小情。

四大天王輪番上陣,新聞講得又正又活,

街坊們吃着飯,電視機里傳來的笑聲成了下飯菜。

廣東名嘴何浩鵬:因舌癌割掉一半舌頭,42歲老來得女,妻子很漂亮 - 天天要聞

何浩鵬後來也加入了《今日關注》,

站在熟悉的燈光下,覺得自己像個老兵,

守着這座城的脈搏。

可好景不長。網絡時代來了,

觀眾跑去看短視頻,電視機漸漸成了擺設。

廣東名嘴何浩鵬:因舌癌割掉一半舌頭,42歲老來得女,妻子很漂亮 - 天天要聞

《今日關注》的演播室冷清了,

電話鈴不怎麼響,觀眾席的椅子空了一半。

何浩鵬看着新來的搭檔們忙前忙後,心裏有點酸。

他知道,時代變了,可他不想走。

舞台還在,他就得站好。

廣東名嘴何浩鵬:因舌癌割掉一半舌頭,42歲老來得女,妻子很漂亮 - 天天要聞

04

主持之外,何浩鵬從沒閑着。

他演過戲,在《外來媳婦本地郎》里當唐連偶,

頂着光頭跑來跑去,八卦得像個老街坊。

廣東名嘴何浩鵬:因舌癌割掉一半舌頭,42歲老來得女,妻子很漂亮 - 天天要聞

拍戲的日子,他常在片場吃盒飯,

曬得臉通紅,卻樂呵呵地跟導演聊角色。

後來,他又在《七十二家房客》里演卓南,

硬朗仗義,戲份不多,

卻讓人記住了那雙堅定的眼睛。

廣東名嘴何浩鵬:因舌癌割掉一半舌頭,42歲老來得女,妻子很漂亮 - 天天要聞

抗癌後,他還接了點小角色,

站在鏡頭前,像是用另一種方式講故事。

他還干過策劃,幫電台弄頒獎禮,

忙得滿頭汗,卻總能把場子搞得熱熱鬧鬧。

家裡人笑他閑不住,他也笑,

說人得有點事干,日子才過得踏實。

康復後,他把這些事拎起來,

繼續干,像是從沒被打斷過。

廣東名嘴何浩鵬:因舌癌割掉一半舌頭,42歲老來得女,妻子很漂亮 - 天天要聞

05

何浩鵬重新回到舞台,續寫着他的傳奇,

他對抗病魔的精神,

讓人們心疼他的同時,更加敬佩他。

廣東名嘴何浩鵬:因舌癌割掉一半舌頭,42歲老來得女,妻子很漂亮 - 天天要聞

信息來源:

1、何浩鵬抖音賬號

2、何浩鵬Haopeng He的全部作品.豆瓣電影

娛樂分類資訊推薦

不管你多節儉,這6類東西該扔就扔吧 - 天天要聞

不管你多節儉,這6類東西該扔就扔吧

過期藥品與保健品:家中的小藥箱往往是容易被忽視的地方,一些過期的藥品和保健品不僅失去了原有的效用,還可能產生有害物質,誤服將對健康造成嚴重威脅。大掃除時,務必檢查並清理這些過期物品,確保家庭用藥安全。
李曉旭:在《織造府》塑造從未有過的賈寶玉 - 天天要聞

李曉旭:在《織造府》塑造從未有過的賈寶玉

「上海觀眾以包容態度看待新編劇目,《織造府》演出現場的熱烈感覺撲面而來。」4月11日、12日,南京市越劇團團長,梅花獎、白玉蘭獎得主李曉旭攜新劇《織造府》登陸上海東方藝術中心,她分飾曹雪芹、賈寶玉兩角,帶領一群年輕演員展示不一樣的《紅樓夢》故事。《織造府》作為畢派小生,李曉旭對上海充滿感情,「我是畢春芳...
(文化中國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 天天要聞

(文化中國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中新社合肥4月13日電 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作者 傅天騁 黃梅戲遇上相聲曲藝,歷史人物「穿越」舞台,安徽方言化身「爆梗」——在安徽合肥一家相聲館裏,每天都上演着傳統曲藝與青春潮流的奇妙碰撞。劇場創始人薛培森透露,自推出「新派皖韻相聲」以來,「95後」至「00後」觀眾佔比突破80%,百餘座位周周爆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