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悄然流行「租三金」結婚,背後會有法律風險嗎?

「金價又漲了,原有結婚買三金的預算大打折扣了。」準備年底結婚的小張,翻着手機里的金價走勢圖直搖頭……

近段時間,隨着金價居高不下,國內各大品牌金飾品單價普遍超1000元/克。一套50克的「三金」(金項鏈、金戒指、金耳環),購置成本也飆升到了5萬元,這對準備結婚的「准新人」來說,想要湊齊心儀的「三金」首飾,也便成了一筆不小的開銷。於是,不少準備結婚的年輕人打開了新思路,將目光投向了租賃市場。

(圖源:網絡)

「租三金」成為「准新人」新興選擇

據中國商報消息,近日,「年輕人租三金結婚」的話題引發關注。一家主營金飾租賃業務的商家表示,隨着金價的走高,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願意接受這種「租三金」的方式。租賃黃金首飾的價格一般在30元/克,押金則按黃金大盤價格收取。在「五一」等婚慶高峰期,熱門款式常常被預訂一空。

(圖:社交平台某家珠寶店提供的黃金租賃服務)

法治網記者注意到,如今黃金租賃服務在各大社交平台上也悄然走紅,「租三金」「婚嫁黃金租賃」相關話題的帖子不在少數。記者隨機添加了一家珠寶店的客服人員,據其介紹,該珠寶店是位於東莞市的一家實體店,租賃黃金的價格在28-38元/克,押金是按產品全款計算,根據當日店內克價而非黃金大盤價格收取。

「比如,80克的黃金套餐,一天的租金大約為2400元,按照當日店內克價800元,加上少量工費,押金大概為64480元。歸還產品當天,會立刻扣除租金部分後,返還給消費者。」該客服人員介紹道。 

(圖:某家珠寶店提供的黃金租賃價格)

有人點贊儀式感「不打折」

有人擔心租「金」有風險

對於商家按黃金大盤價收取押金的普遍做法,在接受法治網記者採訪時,《法治日報》律師專家庫成員、北京瀛和律師事務所律師胡青春表示,押金與黃金價值相當且合同條款明確,通常是合理合法的。但若商家收取押金比例過高或設置不合理障礙故意剋扣押金,就可能構成欺詐。

面對「租三金」這一新興現象,一些年輕人認為,婚禮時租賃奢華款的「三金」,既可以有效降低經濟負擔,還能讓傳統儀式感「不打折」。正在籌備婚禮的小張告訴法治網記者:「婚禮上戴幾個小時的首飾,花幾萬塊買回來鎖在抽屜里,還不如用來投資理財。」

然而,也有不少准新人表示,結婚一輩子就一次,相比於租賃會更偏向於實體店購買。「如果金價高或者經濟壓力大的話,以後再買或者說買克重小一點的首飾都行,我個人是不會選擇去租賃用於『充面子』的。」另一位「准新人」小吳在接受法治網記者採訪時表示。

同時,也有部分網友考慮到租「三金」或存在一定風險,如有網友表示「遇到質量問題扯不清」「租用歸還時候肯定會有麻煩」「就怕被(商家)偷龍轉鳳,租的時候就給假的,還的時候說你調包了」

(圖:某篇租「三金」帖子下方的網友評論)

多平台均有金飾租賃商家

若消費者權益受損平台要擔責嗎?

法治網記者注意到,目前小紅書、抖音、閑魚、淘寶等平台上均有不少「三金」租賃交易。那麼,這類平台上的金飾租賃商家,是否可能存在無資質經營的法律風險?如果消費者收到的三金與描述不符或權益受損,平台需要承擔責任嗎?

胡青春律師表示,按照目前的法律規定,只要商家營業執照的經營範圍中包含「金銀飾品租賃」,就可以從事黃金首飾租借業務,沒有特殊的資質要求。但平台上的金飾租賃商家,如果僅以普通飾品租賃或銷售名義登記註冊,未明確包含黃金首飾租賃,則屬於超範圍經營。同時,如果消費者在交易過程中權益受損,這些網絡交易平台若存在審核漏洞、未履行風險提示義務等過錯,也可能需承擔相應責任。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對於閑魚這類二手交易平台,部分交易可能被認定為個人閑置物品交易,賣家不一定被視為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中的『經營者』,其責任相較於淘寶等傳統的電商平台也有一定區別。」胡青春提醒。

(圖:淘寶、閑魚平台上的黃金租賃交易)

如租賃期間造成損壞或丟失

賠償責任如何界定?

儘管「租三金」為年輕人提供了一種經濟實惠的選擇,但也有消費者擔憂:如果在租賃期間對黃金首飾造成損壞或丟失,賠償責任該如何界定呢?

對此,法治網記者了解到,目前大多數商家均表示,正常使用黃金首飾出現的輕微氧化、磨損等正常合理損耗,消費者不需要賠償;還有商家稱,只要不是融化、剪刀剪斷等人為惡意破壞行為,就算有損壞,也不需要賠償。但如果在非快遞運輸期間即消費者自行保管期間丟失,則需要全款賠償。

在黃金首飾租賃過程中,租賃合同是保障雙方權益的關鍵。胡青春律師指出,「對於黃金首飾租賃業務中的一些細節,如租金的定價標準、押金的管理方式等,目前還缺乏明確具體的規定。簽合同可以明晰雙方權利義務,發生糾紛時,有利於消費者維權。

 (圖源:網絡)

「以租代買」的這股風潮,背後可能存在哪些風險?消費者又該如何「避坑」?

在接受法治網記者採訪時,《法治日報》律師專家庫成員、廣東廣和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尹玉律師分析指出,在黃金、奢侈品珠寶等婚禮首飾租賃過程中,消費者可能面臨首飾質量與規格不符、押金被不合理剋扣、合同條款不合理、商家資質和信譽問題等風險。

為防範權益受損,尹玉律師提醒:「大家租賃時一定要仔細檢查首飾,可要求商家提供照片和鑒定報告;仔細核對合同條款,明確押金退還條件及合理損耗範圍,對不合理處要求修改;查看資質並參考網絡評價,選擇正規、信譽良好的商家。」

監製:李傑

主編:王斌、何麗莎、許正陽

本期編輯:蔡沛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