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一個人的命運總共有三次機會,一次是出生,一次是高考,最後一次,便是婚姻。
的確,在這個物慾橫流的時代,許多女生寧可坐在寶馬車裡哭,也不願坐在單車上笑,當真正的貧窮擺在眼前時,相信肯定有不少人會選擇物質。
以下來自一位筆者的獨白:
26歲那年,我在咖啡廳打工時認識了林先生。他穿着熨燙平整的襯衫,袖口別著精緻的袖扣,點單時溫和地問我:「小姑娘,你推薦什麼?」他的眼神像冬日的暖陽,聲音低沉卻讓人安心。
那時我剛結束一段窮得連房租都交不起的戀愛,前任只會說「等我創業成功」。而林先生第一次約會就帶我去山頂餐廳看夜景,送我回家時遞來一盒胃藥——他注意到我工作時捂着肚子皺眉。姐妹們聽說他大我15歲,在酒桌上拍桌子:「你圖他錢吧?丟不丟人!」我媽更是摔了筷子:「找個快40的老男人,說出去讓人笑話!」
可我清楚的知道自己要什麼。從小看着父母為錢爭吵,我早明白「有情飲水飽」是童話。林先生有房有車,經營一家外貿公司,更重要的是,他每晚雷打不動和我視頻,連我生理期都記得比我還准。我咬着牙對閨蜜說:「你們罵我物質,可我要的是連人帶錢都能攥緊的未來。」
我和林先生的婚禮在五星酒店辦,水晶吊燈晃得人睜不開眼。我穿着拖尾婚紗走過紅毯時,聽見伴娘團竊竊私語:「聽說新郎給買了套江景房」「她媽收的彩禮夠在縣城買兩套房」……敬酒時,表姐故意把紅酒灑在我裙擺上:「哎呀,嫁了有錢人就是不一樣,這婚紗夠我半年工資吧?」
蜜月回來第一天,我撕了所有嘲諷的微信截圖,註冊了理財課。林先生給我卡讓我隨便花,我卻偷偷記下每筆開銷。他摟着我說:「我養得起你」,我卻搖頭:「我要的不是寵物籠子,是和你並肩的底氣。」
婚後第三年,林先生胃出血住院。婆婆衝進病房指着我罵:「就知道你克夫!要不是娶了你,他能累出病?」公司股東趁機鬧事,財務漏洞像雪球越滾越大。曾經巴結我們的親戚全躲遠了,連閨蜜都發朋友圈:「拜金女要現原形嘍」。
我白天守着點滴瓶算賬,晚上哄睡兩個孩子後熬夜核對合同。賣掉婚房那天,林先生紅着眼說對不起,我擦掉他眼角的淚:「當年你看中的不就是我這股瘋勁?」
三個月後,我拿出這些年林先生給我的所有零花錢,足足有上百萬,這給了他二次創業的底氣。出院時林先生緊緊攥着我的手:「這場病讓我看清,錢能救命,但你是我的命。」
而林先生也沒有讓我失望,第一次的生意失敗,讓他在第二次創業時更加小心謹慎,用人方面更是如此,因為有着第一次的經驗,再加上超出常人的魄力,很快生意便再次有了起色。
上個月同學聚會,我開着新買的保時捷赴約。當年說我「傍大款」的班花還在電子廠三班倒,老公賭博欠了網貸;總笑我「老男人專用戶」的室友和丈夫擠在出租屋搶廁所。
我掏出手機給她們看相冊:馬爾代夫的碧海銀沙、女兒在國際學校的舞台劇視頻、林先生系著圍裙給兒子輔導作業的照片。最扎心的是閨蜜阿雯,她剛發現老公出軌,卻連離婚律師費都湊不齊。她灌着酒哭:「早知道當年不罵你物質了,至少你挑男人眼光毒。」
如今我38歲,家裡有住家保姆,但依然堅持每天給林先生煮養生湯。當年罵我的人不懂:我要的根本不是躺平享福,而是一個明確的未來,是一個讓自己和孩子更加放心和可以依靠的男人。
那些說我「物質」的人永遠不會懂:我攥住的不是鈔票,而是人生的選擇權。
林先生大我15歲又如何?他教我讀財報的眼神,比20歲男孩說「我養你」時真誠百倍。如今我們兒女雙全,他晨跑回來還會偷親我沒化妝的臉。看着鏡子里依舊精緻的自己,我對着當年婚禮合照輕笑:「拜金?不,我這叫精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