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婆婆陳靜敏去世後,劉麗娜的煩心事越來越多。
沈卓然七十歲了,和連亦憐在一起時就像熱戀的情侶,兩個人一起做飯,一起聊天,沈卓然還給連亦憐買了一件456元的弔帶睡衣,比劉麗娜和沈青這種中年人還浪漫,有激情。
沈卓然和連亦憐分手後,又遇到了聶娟娟,兩個人雖然不見面,但每天寫信,通電話,無話不談,家裡的電話費從之前的50塊漲到了五百塊。
劉麗娜羨慕這樣的生活,她當了20年的家庭主婦,每天除了做飯就是照顧老人和孩子,早就忘了談戀愛的什麼滋味了。
所以她翻出了沈青年輕時寫給她的情詩和情歌,還有沈青答應她要幫她實現的願望,希望沈青能再次讓她體驗一回談戀愛的幸福感。
但是沈青每天忙得不着家,好不容易回到家,和她說話又不耐煩。
劉麗娜只知道沈青開始跑步健身,注意形象了,對手機的依賴程度也很深,不知道沈青已經心有所屬,和艾斯李陷入了曖昧期。
但是第六感告訴她,沈青的這種轉變不是好兆頭。
聶娟娟因為癌症病發住院了,沈卓然想把她接到家裡,讓劉麗娜伺候。劉麗娜不同意,他就要和聶娟娟一起搬到養老院住。
她是沈卓然的兒媳婦,這些年一直都是她在贍養他的晚年。沈卓然要是突然搬去養老院,不知情的人還以為她對沈卓然不好呢。
而且住養老院也是件麻煩事,沈卓然七十歲了,沈青不放心他一直住在那裡,打算早上送他過去,晚上接他回家,這樣沈卓然既能陪伴聶老師,家裡人也能照顧沈卓然。
但是沈青很忙,經常開會到很晚。到頭來,還是她當免費的司機,不僅要接送兒子,還要接送老人。
不得不說,沈卓然很精明,不管沈卓然是把聶娟娟接到家裡,還是和她一起住在養老院,最後受累的都是劉麗娜。
兒子沈多樂也進入青春期,有了喜歡的姑娘。因為喜歡的女孩子要出國念書了,他也天天嚷着要出國念書。
一想到沈卓然要去養老院、沈青每天不着家,好不容易回家早一點,又出門跑步去了,多樂又鬧着要出國,家裡每天只剩下她一個人孤孤單單的,心裏就難過。
聶娟娟都得了絕症了,還有沈卓然對她不離不棄,要照顧她晚年。她才人到中年,生活就如一潭死水,沒有任何波瀾。
閨蜜認為沈卓然之所以對聶娟娟死心塌地,就是因為聶娟娟很優秀。聶娟娟雖然上了年紀,但她是享受國務院津貼的女科學家,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才女,無論是文學還是對崑曲,都了解頗深。
劉麗娜會什麼?既沒有工作,又不懂生活,每天只知道圍着老公和孩子轉,她就應該跟聶娟娟學一學,好好提升自己。她要是變得優秀了,還怕不搶手?
她現在這樣抱怨着家長里短,就像個怨婦似的,別說沈青心煩了,她聽了都煩。
其實閨蜜這番話說到點子上了,沈青之所以對艾斯李動心,就因為艾斯李和他是平等的,她有自己的事業和生活,談起工作時,有着自信的魅力,偶爾還能在他遇到難題時幫忙出主意,沈青才會欣賞她。
劉麗娜當了家庭主婦後不打扮自己,沒有任何興趣愛好,說話的話題也永遠圍繞着家長里短,除了給沈青添堵,什麼忙都幫不上。
劉麗娜一開始並沒有將閨蜜的勸告聽進去,後來沈青和艾斯李出差,還把手機密碼換了,越來越注重身材管理和打扮,她才意識到不對勁了。
但是抱怨解決不了問題,劉麗娜是為沈家當牛做馬二十年,犧牲了她的事業和青春,但這些只能換來沈青的一絲絲愧疚,換不來他的心。
對沈青而言,劉麗娜脫離社會二十年了,離開他的經濟收入,她根本沒有能力活下去。所以劉麗娜首先要做的一點就是,走出家庭。
她不僅要證明自己能找到工作養活自己,也要證明她不是只能當家庭主婦。
劉麗娜的改變,也為她的婚姻迎來了轉機。她有了事業可忙,不用對家裡的事親力親為,沈多樂變得獨立,沈卓然開始事事不再麻煩她。
看到她變得自信起來,沈青也開始對她改觀。
艾斯李和沈青接觸,目的為了從他身上獲取更多的利益。她和沈青曖昧,沈青才能對她沒有防備,無意識地把公司的一些重要數據透露給她。
大結局,沈青為他的多情和糊塗付出慘痛代價。艾斯李拿到公司的把柄後,翻臉不認人。沈青這才如夢初醒,他給公司帶來了多大的麻煩,要是不及時解決,後果他未必承擔得起。
沈青懊悔不已,這才明白劉麗娜的好。
儘管劉麗娜痛恨沈青背叛了她,但念在夫妻多年的情分,還是會幫沈青想辦法,和他共同面對這場危機。
經過這件事,夫妻倆重歸於好,劉麗娜找回了自我,再也不用當家庭主婦了,沈家人也不敢再輕視她,把她的付出當成理所當然。
艾斯李的出現,雖然讓他們夫妻產生了隔閡,卻也成了劉麗娜婚姻的轉折點,讓她找到了自己的價值,實現了自我的蛻變,也讓沈青再一次愛上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