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是中國最具傳統的節日,合家團圓是主題。由於工作地域或交通的局限,有不少晚輩選擇把年邁的父母提前接來一起過年。首先必須為同意這樣做的兒媳婦點贊,因為客觀上說並非所有的兒媳婦都有這份孝心。
把父母接來過年,並不等於年就過得很舒心,因為小夫妻和老輩的生活習慣總有很多差異,老人有不少習慣甚至在晚輩眼裡就是陋習,當然最不適應的就是兒媳婦了。當然,老輩對子女的某些習慣也難適應,但是「做客」的身份往往讓老人選擇視而不見,或睜着眼閉着眼。比如晚輩天天熬夜不睡覺,看手機玩遊戲總停不下來,吃不掉的東西一倒了事等等。但是,兒媳婦對公婆的某些「陋習」似乎就忍無可忍了,比如:上廁所總是忘了沖,公公小便總是滴在馬桶外面,有時還跑到主衛大小便,婆婆一大早就風風火火地從兒子兩口子房間「穿堂而過」上陽台看風景,全然不顧被窩裡小兩口的感受,有的公婆起夜勤嫌麻煩,用夜壺過馬桶,又不小心把馬桶弄潑房間地板上,黃金滿地……,如此總總生活瑣事衝突,還有幾個兒媳婦能夠忍受?如果這些都能忍受,確實很難能賢惠了。其實,人人都有老的那一天,父母的今天就是年輕人的明天。如何避免這些生活中的不快?選擇迴避當然不是最好的選擇,彼此包容、將心比心才是最好的解決問題的態度。那些嫌棄公婆不講衛生的兒媳婦的可能有所不知,自己老公兒時冒出屁股的蛔蟲,父母曾笑着一把拽出來,為了弄清寶貝兒子為什麼拉稀,父母曾捧着粑粑研究來研究去,那時候他們為什麼不嫌臟?
什麼是孝?不只是年四季管飽穿暖,也不只是偶爾的節日陪伴,更多的是包容,更多的是感恩父母的曾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