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愛挑兒媳毛病:沒我的話,她哪能過上好日子,還不是靠我補貼

2023年10月18日23:04:05 情感 1436

婆媳矛盾,從古至今都是難題,困擾着很多家庭。

能不能緩解矛盾,不是一個人說了算,得看雙方是否配合,願不願意做出退讓。

如果只是單方面退讓,一個人不斷去遷就維持表面的平靜,婆媳矛盾永遠解決不了。

求助人老常說,他與妻子是幾十年老夫老妻了,向來相敬如賓,沒有什麼大的矛盾。

問題是,妻子與家裡老母親一直處不好關係,劍拔弩張,經常大眼瞪小眼,誰都不服誰。

婆婆愛挑兒媳毛病:沒我的話,她哪能過上好日子,還不是靠我補貼 - 天天要聞

就算難得沒有爭執,她們關係最多是不冷不熱,像是陌生人。

以前,妻子比較忍讓,不跟老母親一般見識。

現在,妻子改了作風,怎麼高興怎麼來,母親說得過分了,她立馬回懟過去。

針尖對麥芒,她們之間的矛盾越演越烈,一發不可收拾了。

他找過親戚過來調解,找過村幹部過來調解,希望能夠緩解她們的矛盾。

誰知,一點用都沒有,兩人壓根聽不進去,還是相看兩相厭,該吵還是吵,甚至動起了手。

兩個人對他而言,都是最重要的人,他一個也不想傷害。

他不知道咋處理這事了。

妻子一衝動,動了離婚的念頭,說是過不下去了,要崩潰了。

無奈之下,他只能求助節目組,看到節目組調解成功的案例很多,他相信,他們一定可以幫到他。

說到這,老常眼睛有些濕潤,他哭了。

調解員見狀趕緊安撫他的情緒。

過了一會,老常又說,前天,她們不知道因為什麼事,又吵起來了。

他趕到現場那會,她們已經吵得不可開交,他連一句話都插不進,只好打電話求助民警。

婆婆愛挑兒媳毛病:沒我的話,她哪能過上好日子,還不是靠我補貼 - 天天要聞

在他們的幫助下,兩人才平靜了下來。

在不知情的人看來,他們家日子過得幸福美滿,經濟條件不錯,衣食無憂,住着乾淨又寬敞的洋房,人家老是用羨慕的語氣跟他說,他真有福氣,四代同堂,又是小康家庭。

他只能笑笑回應,不多做解釋,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他家的難處,外人又怎麼能清楚呢!

拋開外在條件,他覺得家裡的情況非常糟糕,再不協調好妻子與老母親的關係,家就不能算是一個完整的家。

說完,老常領着調解團隊回了家。

很快,他們見到了老常的母親徐老太太。

老人看着精神不錯,行動自如,看來她的身子還是硬朗的。

一問她與兒媳之間的矛盾,老人似乎有些不高興,她說問題在兒媳身上,是兒媳嚷嚷着要吵,沒完沒了的。

她已經足夠忍讓了,兒媳還是不依不饒。

家和萬事興,她是最希望家裡和睦的人,哪會跟小輩一般見識,還不是兒媳不懂事,老過來吵她。

還老是嫌棄她說話大聲。

婆婆愛挑兒媳毛病:沒我的話,她哪能過上好日子,還不是靠我補貼 - 天天要聞

這時,邊上老常的兒媳說話了,她知道婆婆與奶奶不對付,但僅僅是聽其他人說,沒有親眼見過她們吵架的畫面。

沒有證據,她不好勸,一問的話,她們又是各說各的,說法完全不一致。

也是奇怪了,她們鬧矛盾挺會挑時間,專門選擇她和丈夫不在家的時候才吵,就像是說好了背着他們年輕人罵架一樣。

在他們年輕人面前,婆婆與奶奶表現得很正常,不吵不鬧,看不出她們才吵過架,或者是準備吵架,很平靜的畫面。

不知道的人還以為,他們家真的一片祥和呢!

這種情況,她和丈夫也很頭疼,雖說一輩人不管上一輩的事,但他們長期吵鬧對身體也不好,他們覺得還是有必要管一管的。

不管的話,一直拖着問題不解決,他們擔心有一天會引發更大的問題,就更難處理了。

徐老太堅持,她沒找事,是兒媳找她的麻煩。

前天,就是兒媳喝酒了,然後耍酒瘋罵她,她們才吵起來,開頭的人是兒媳。

老常的妻子曉玲立馬否認婆婆的話,明明是婆婆先開口辱罵她,才有接下來的事,婆婆就算對她有偏見,也不該每次都污衊她。

一而再再而三潑她髒水,真的是受夠了。

那天,她出去參加聚會,大家好不容易見上一面,心裏高興就喝了一些酒。

不過,她還是有分寸的,並沒有貪杯,只是小酌,哪裡談得上是喝醉了酒。

沒喝醉,又怎麼可能耍酒瘋。

婆婆愛挑兒媳毛病:沒我的話,她哪能過上好日子,還不是靠我補貼 - 天天要聞

婆婆說謊穿幫了吧。

一回家,婆婆聞到她身上有些酒味,頓時板著臉開始罵罵咧咧,罵她不正經,不安分,一點婦道人家的樣子都沒有,成何體統。

接下來一車謾罵,她不想說了,什麼難聽,婆婆就說什麼。

她怒了,又沒有得罪婆婆,不花婆婆的錢,也不是幹什麼見不得人的事,大家清清白白,就一起吃頓飯,憑什麼挨婆婆的罵?

她一個成年人,有自己的自由,輪不到婆婆指手畫腳,這不就是故意挑她的毛病,找個理由罵她,發泄內心對她的不滿。

她現在不吃婆婆那一套,以前她或許為了整個家,盡量忍着婆婆的胡攪蠻纏,眼下她是一點都不想忍。

最討厭婆婆拿出封建家長那一套,黑着臉不停說教,不停謾罵,搞得她像是犯了錯的舊時代小學生,隨時可能挨板子。

這種感覺,真的非常不爽。

大清亡了多少年了,婆婆也該醒醒了,還想著兒媳對婆婆唯命是從呢!

哼,想得美。

婆婆愛挑她毛病不是一天兩天了,都挑了幾十年了,早見怪不怪了。

以前她太蠢,有時居然還反思自己是不是哪裡做錯了,可見婆婆的PUA是可怕的。

一不小心,就上了她的當了。

婆婆愛挑兒媳毛病:沒我的話,她哪能過上好日子,還不是靠我補貼 - 天天要聞

如今,她學會反擊,婆婆就罵她大逆不道,還敢跟她頂嘴了。

她雖與丈夫沒有夫妻矛盾,可婆媳矛盾也真的很折磨人,頂不住了,她只能選擇跟丈夫離婚。

徐老太理直氣壯,她不過就說兒媳一兩句,兒媳就不樂意了,說不是罵,這是為了兒媳好。

喝酒可不是安守本分的女人該乾的事,何況喝酒容易出一些不好的事,到時後悔都來不及。

她一個長輩,有資格管教兒媳,兒媳也該聽她的話,這些都是應該的。

哪裡還有兒媳頂嘴的份。

以下犯上,就是不尊重老人。

哪怕她罵了兒媳,也是兒媳自作自受。

她覺得,她也沒說啥啊,兒媳說了一堆對她不滿的話,也太過斤斤計較了,一件小事而已。

老常很無奈,她們兩個都很能說,各有各的道理,難辦啊。

老常的兒子說,他從鄰居口中得知,一般是奶奶先開口罵母親,接着母親回罵過去,兩人你一句我一句,沒完沒了。

奶奶罵人比母親厲害一些,罵得也比較多,說到底,母親罵不過奶奶。

奶奶罵罵咧咧母親幾十年,吵架應該是不會輸給別人。

他希望奶奶能正視自己的問題。

婆婆愛挑兒媳毛病:沒我的話,她哪能過上好日子,還不是靠我補貼 - 天天要聞

曉玲說,婆婆對她的傷害太大了,她沒法原諒。

尤其是,婆婆不承認錯誤,還把錯全部推到她身上。

她聽人說,婆婆在外人面前說她的壞話,還說兒媳到底是兒媳,哪能跟親生子女混為一談。

婆婆的意思是,她始終是家裡的外人,只有丈夫和小姑子是她的家人,就連她的兒子,婆婆也要稍微防着的,只是沒有表現明顯。

針對這一問題,老常承認母親的思想還停留在舊時代,迂腐死板,認為兒媳是家裡的外人,不能當成一家人看待,得防著兒媳。

他做了很多思想工作,還是改變不了母親的思維。

像別家婆婆,她們把兒媳當成女兒看待,在他家是絕對不可能存在這種情況的。

他只希望母親別找妻子的麻煩就謝天謝地了,不指望母親待妻子掏心掏肺。

調解員問老太太,為難兒媳對家沒有好處,她為何非得有事沒事罵兒媳呢?

徐老太說,她為了兒子好,心疼兒子。

兒媳是個厲害的女人,個性強勢,為了讓兒媳高興,兒子得哄著兒媳,去遷就兒媳。

她覺得不能太慣著兒媳,她得替兒子管管,立立規矩,不能讓兒媳騎到兒子頭上。

婆婆愛挑兒媳毛病:沒我的話,她哪能過上好日子,還不是靠我補貼 - 天天要聞

要她不管的話,兒媳肯定壓著兒子翻不了身,到時兒子多委屈啊。

調解員不認同老太太的做法,一輩人有一輩人的過法,他們兩口子的事,就讓他們自己決定。

至於他們怎麼相處,也是他們說了算,鞋合不合腳,只有穿的人才知道。

她老是插手兒子和兒媳的事,非但沒有幫到兒子,反倒讓兒媳有了離婚的念頭,這就是幫了兒子倒忙了。

老人過好自己的生活就是了,其餘事情,讓晚輩們自己去操心。

有時候,糊塗也是一種幸福。

老人在必要的時候,得學會裝糊塗,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曉玲表示,要是婆婆以後不管他們的事,她也就不跟婆婆計較以前的事了。

可是,婆婆那麼強勢的一個人,她覺得婆婆改不了。

老常的妹妹蓉蓉也來到了調解現場,她表示母親與大嫂鬧成這樣,她也感到很揪心。

說句實話,大嫂其實沒做對不起老人的事,就是母親太愛管家裡的事,管得多,不願意放手,家裡問題自然就多了。

母親太固執了,誰勸都不聽,她一衝動就忍不住說不中聽的話。

大哥現在就是左右為難,兩邊都不想得罪,卻又兩邊都得罪了。

母親認為,大哥沒為她說話,是在戳她的心。

婆婆愛挑兒媳毛病:沒我的話,她哪能過上好日子,還不是靠我補貼 - 天天要聞

大嫂覺得,妻子受了委屈,丈夫應該站出來保護她,大哥沒有明確表態,那就是不重視夫妻感情。

明明想把家過好,偏偏就是過不好。

因為這些事,大哥人最近看起來相當疲憊。

母親為大哥家付出太多,所以她認為這個家該由她做決定,她來噹噹家人。

沒有意識到年紀大了,該放手了。

說完,蓉蓉連連嘆氣。

老太太又說,她為這個家傾盡了所有,拿出一輩子的積蓄,大幾十萬給兒子建房子。

當初,兒子結婚,也是她一手操辦,出錢出力。

婆婆愛挑兒媳毛病:沒我的話,她哪能過上好日子,還不是靠我補貼 - 天天要聞

沒她的話,兒媳哪能過上好日子,還不是靠她補貼才過上小康生活。

直到現在,家裡的水電費還是她交的呢!

為何她要交,還不是心疼孩子們不容易,能補貼盡量多補貼。

可以說,她養兒子到兒子五十三歲。

當然,這個養不是說她負責兒子的所有開銷,而是幫兒子分擔家庭責任。

幾十年來,兒子的錢沒有給過她一分,全花在他的小家上。

對此,她沒有怨言,只要兒子過得好,一切都是值得的。

兒媳不知好歹,不懂感恩,老愛向她索要錢財,明着要,暗着要,太得寸進尺了。

像是要徹底掏空她的錢,一分不剩,兒媳才甘心。

不記得是哪一年,兒媳張嘴就跟她要二十萬,說要拿去幫還他們小家的債務,她那會已經沒有錢了,也就沒給。

兒媳不相信,認為她把錢留着自己用,不捨得給。

她惱了,要捨不得的話,她不會出錢給兒子建房,又是各種補貼他們小家。

身上真要有二十萬,她早就拿出來給兒子幫他解決困難了,哪用得著兒媳開口。

就憑兒媳的各種小心思,她沒法喜歡兒媳。

曉玲不承認這件事,她敢對天發誓,沒有跟婆婆索要二十萬。

她們向來感情不和,她怎麼可能主動去觸霉頭,又罵不過婆婆。

不論從哪個角度來看,婆婆說的這件事都站不住腳。

老常說,他也不知道這件事,家裡也沒有什麼巨額外債啊,日子一直過得挺滋潤,沒欠債。

老太太沉默了。

曉玲繼續說,婆婆就是想各種法子折騰她。

地板不幹凈,是她的問題,東西壞了,那一定是她弄壞的。

就各種這樣的小事,儘管不是大事,可次數多了,真的很讓人煩躁。

婆婆從不吃她做的飯菜,說不好吃。

而公公卻吃了。

這麼多年,她都是熱臉貼冷屁股。

婆婆為家裡的付出,她認可,也很感激。

可是,婆婆不能以此為由刁難她,要她對婆婆唯命是從,她是兒媳,不是家裡的奴僕。

最後,老太太依舊冥頑不靈,認為自己的做法沒錯,想法也沒有問題。

而曉玲看著兒子兒媳,還有丈夫眼裡的期盼,到底放棄了離婚的念頭。

婆婆愛挑兒媳毛病:沒我的話,她哪能過上好日子,還不是靠我補貼 - 天天要聞

至於婆媳矛盾,只能通過相互遠離來避免矛盾了。

家和萬事興,所有人都希望家庭和睦,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就難了。

家裡的老人要是掌控欲太強,事事都要她做主決定,又想控制家裡的所有人,這樣的家庭,婆媳矛盾是一定存在的。

想要化解婆媳矛盾,需要雙方共同努力,相互認可,相互遷就,相互包容才能徹底解決。

然而,掌控欲強的老人,沒有反思自己的自覺,也就做不到相互理解,相互包容。

最後,也只能遠離才能獲得一時的平靜。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女人這一生,什麼樣的活法最高級? - 天天要聞

女人這一生,什麼樣的活法最高級?

香奈兒曾說:我的生活不曾取悅我,所以我創造了自己的生活。在這個喜歡定義女性「應該這樣、應該那樣」的時代,有太多的標籤綁架。有人把婚姻當終點站,有人將年齡作倒計時,更多人困在「既要又要」的完美陷阱里。
夫婦借送養之名收4萬元賣掉親兒,犯拐賣兒童罪獲刑,丈夫系主犯被判5年5個月 - 天天要聞

夫婦借送養之名收4萬元賣掉親兒,犯拐賣兒童罪獲刑,丈夫系主犯被判5年5個月

山西一對夫婦在已有一兒一女的情況下再次懷孕,並於2017年11月16日產下一名男嬰。丈夫提議將兒子送人。有人得知消息後,通過中間人抱走男嬰,並給了4萬元的「領養費」。孩子5歲多時,有人向警方匿名舉報了此事,警方隨即立案偵查。7月1日,紅星新聞記者通過中國裁判文書網獲悉,涉事夫婦被判犯拐賣兒童罪,丈夫作為主犯被判...
人一生,有4樣東西早已命中注定,一切順其自然就好。 - 天天要聞

人一生,有4樣東西早已命中注定,一切順其自然就好。

人生在世,很多事情看似偶然,實則早已註定。這4樣東西,從你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已經安排好了,與其強求,不如順其自然。第一樣是出身。我們無法選擇自己的父母和家庭背景,這是上天給的禮物。有人含着金湯匙出生,有人從小就要為生計奔波。但不管怎樣,這都是
女生說準備睡了高情商回復?5 種場景應答超貼心 - 天天要聞

女生說準備睡了高情商回復?5 種場景應答超貼心

和女生聊天正開心,她突然說 「準備睡了」,是不是瞬間慌了神,不知道怎麼回?別擔心!不同關係、不同場景下,高情商回復能讓她帶着好心情入睡,還惦記着下次聊天。這 5 種實用應答方式,從曖昧期到普通朋友,教你輕鬆拿捏!一、曖昧期:溫柔寵溺 + 制
女生說不舒服暖男回復?這些話讓她心窩暖暖的 - 天天要聞

女生說不舒服暖男回復?這些話讓她心窩暖暖的

女生說不舒服暖男回復?女生弱弱一句 「不舒服」,普通回復可能就輕飄飄帶過,但暖男的回應可是藏着 「寵人秘籍」!想讓她瞬間被溫暖包圍?這些高甜又貼心的回復思路,趕緊學起來!一、溫柔詢問型:先了解情況,再行動(一)細緻關心細節「怎麼啦寶貝?是頭
女生能約出來但是沒進展?找准原因才能破局 - 天天要聞

女生能約出來但是沒進展?找准原因才能破局

女生能約出來但是沒進展?每次約女生都順利答應,可相處來相處去,關係卻像卡住了一樣,毫無進展?別干著急!這種情況背後藏着不少原因,找對 「病根」 才能對症下藥。今天就帶你分析分析,到底問題出在哪!
整個小區里最沒用的東西就是它了吧! - 天天要聞

整個小區里最沒用的東西就是它了吧!

在你住的小區里,有一個東西你經常見到,但卻從未把它當回事兒,你也從來沒用過它,甚至連打開它的工具早就丟了,可以說是整個小區里最雞肋的東西,但卻又必須存在。它就是信報箱。可別小看它了,它可能是當下中國增長速度最快的了,根據專業機構測算,信報箱市場規模預計將以年均複合增長率12.3%的速度擴張,到2025年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