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從某康外跑的少男少女,一身疲倦,一身慌恐,仍然堅定不移地向家鄉出發,我內心震驚了!
我不知道他們是怎樣出來的,有人說他們是衝破門崗跑來的,有人說他們是翻越了高高帶刺的柵欄跳出來,總是他們出來肯定不容易!
對這種行為,我肯定是不贊成的,因為他們的外溢而導致鄭州口罩行情更嚴重了!
但他們為什麼自發踏入回鄉的路,沒有食物,沒有厚衣,沒有交通工具,有的甚至恐懼防疫人員,翻山越嶺,專挑小路?因為家鄉是溫暖的港灣,到了家鄉,有親人,有父母,自己再也不是無人管的孩子。
他們為什麼踏上回鄉的路?那是對生命的渴望,對現實的無助。生命的本能促使他們離開是非之地、惶恐之地。
疫情最大程度地放大了人間的悲歡離合,喜怒哀樂,在不少社區群里充滿了對小陽人的憤怒和中傷。
試想,生命是平等的,如果家裡有礦,誰願意冒着被感染的風險而外出工作,特別是那些背井離鄉,遠離父母呵護的孩子。
當戰爭來臨的時候,那些沖在前線的永遠是兩袖清風的人,首先是外逃的永遠是社會上名流和富豪。
幸運的是人間自有真情在,在外鄉人回家的路上,擺放上數不清的食品和水,為的是讓這些孩子不要餓倒,有的附近村村民有組織地在沿地投放食物,熱心的民警叔叔和社會自願者幫助指明方向。他們就像長途跋涉路途中一盞盞昏黃的燈,照亮着這些夜行人的路,溫暖着他們的心❤。
孩子,回家吧,無論外面多好,有多少高樓大廈,有多少靚麗的風景,那都不屬於你,家永遠是孩子心裏的港灣,哪怕再貧窮、再落後!
人間自有真情在。各地方政府行動了,他們派大巴專線迎接自己的孩子。
「孩子,歡迎回家」,一條普普通通的標語,暖化了多少人的心!當這些孩子看到這些,有多少人淚流滿面,痛哭流涕!大疫面前顯露大愛,河南人好樣的,中國人好樣的!
回家了,孩子,就安心❤地隔離和檢查,家鄉永遠有噴香的飯菜和熱呼呼的開水。不放棄,不不拋棄每一個家鄉的遊子。
資本的力量在大愛面前永遠是無法相提並論,在地震面前,在洪水面前,在疫情面前,大愛無疆,看看那些堅持在基層的大白們,身穿紅馬甲的志願者們,他們是最可愛的人!
一條長長的歸家路,演繹着人間的冷暖;孩子,安心地回家吧,家鄉有熱水、有麵條,有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