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了回應能力,我們就不再是自己觀念的囚徒

2022年09月27日10:58:02 情感 1365

有人這樣描述「回應能力」:「過去,如果發生了我不知道該如何去掌控局勢的事情,我就會僵住,就像面對真實的威脅時一樣。現在,我已經學會了識別面對威脅時我做出的身體反應,我也知道,如果我動一動自己的肢體,快走或說話,我就能克服僵化的反應,這樣,我也能很快恢復理智!

掌握了回應能力,我們就不再是自己觀念的囚徒 - 天天要聞

我記得,我們的孩子十幾歲時就發生過這樣的事,那時手機還沒有問世。孩子們跟朋友們出去玩或去約會了,回家比平常晚了一個小時,而這期間我們又不知道他們究竟出了什麼事,我們當父母的先會覺得恐慌,然後就惱怒,我們真不知道心裏究竟是什麼感覺,直到他們回來並給我們解釋了事情的來龍去脈之後,我們才會安心。

我們很快就下意識地給事情下了定義,通常連我們自己都難以察覺,但如果我們有意識地進行思考,這個下定義的過程就會減緩速度,這樣,我們就能夠掌控局面,學會以新的方式去理解發生的事情,我們就會產生不同的感受,採取不同的行為。


掌握了回應能力,我們就不再是自己觀念的囚徒 - 天天要聞

激烈的反應發生得很迅速,而且是我們未經思考而做出的,但應對方式則是一種選擇。你應該要弄明白,情感關係對你有什麼意義,沒有弄明白的人只會做出激烈的反應,不能隨心所欲地做出理智的應對。從某種程度上而言,我們的確是自己信仰和觀念的人質,然而,我們能夠自己學會不按照陳舊的觀念自動做出激烈的反應,只有更加註重有意識地去進行判斷和解讀事件,我們才能夠獲得「回應能力」。


掌握了回應能力,我們就不再是自己觀念的囚徒 - 天天要聞

1.在肯定和信任自己的情感現實的同時,要承認每一個人都有權利以自己的方式去觀察和體驗周圍的世界。

2.跟他人相互坦誠自己的感受和看法,而不要去挑別人的錯處。

3.傾聽既要用腦也要用心,即便你仍然不同意他人的看法和觀念。

4.學會辨識那些讓矛盾衝突升級的行為,設定彼此都能接受的規則來限制這樣的行為。

5.用解決問題的態度說話,說:「我們有個問題」,而不要說「你就是個問題」。

6. 尋找伴侶觀念的積極面,即使伴侶反對你認為重要的事情。

7.找尋你們都贊成的新方式去看待現實。


掌握了回應能力,我們就不再是自己觀念的囚徒 - 天天要聞

8.審視自己的自我對話,確保它對你有意義,在需要的時候也可以進行修改。

9.了解人格的不同方面,讓它們相互對話。


掌握了回應能力,我們就不再是自己觀念的囚徒 - 天天要聞

回應別人的期待,做一個高情商的女人,能擁有高智慧的人生!你學會了嗎?加油寶子們!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晚年最好的活法,不是聚會、跳舞、打麻將,而是這3種方式 - 天天要聞

晚年最好的活法,不是聚會、跳舞、打麻將,而是這3種方式

你覺得一個人到了晚年,最好的活法是什麼?有些人喜歡熱鬧,覺得跟子女生活在一起,一家人其樂融融,盡情享受天倫之樂,便是晚年最大的幸福。有的人喜歡安靜,無論老伴兒還在不在,都想脫離於子女獨自生活,哪怕是獨居,也會自得自樂。
五六十歲的男人,喜歡的女人,大多是以下3種,很現實 - 天天要聞

五六十歲的男人,喜歡的女人,大多是以下3種,很現實

你覺得五六十歲的男人,會喜歡什麼樣的女人?很多人總覺得,男人無論到了什麼年紀,都只喜歡年輕漂亮的,其實不是。人活到一定年紀,就會對兩性關係有一定的認識,就會更明白自己的需求,相比於喜歡年輕漂亮的,他們更喜歡能帶給自己的情緒價值的。
「人過五十五,五地不久留」:55歲以後,盡量少去這5個地方 - 天天要聞

「人過五十五,五地不久留」:55歲以後,盡量少去這5個地方

五十五歲是人生的一道分水嶺。在此之後,我們更要懂得謹言慎行的重要性,因為很有可能,說錯一句話或做錯一件事,都會影響晚年的生活質量,甚至會改變往後的人生走向。請記住,人過五十五,五地不久留。五十五歲之後,無論如何都別去以下五個地方,這才是你最
60歲之後,這3件事千萬別做,會影響晚年的生活質量 - 天天要聞

60歲之後,這3件事千萬別做,會影響晚年的生活質量

60歲以後啊,有3件事可千萬別干,不然晚年的日子可就不好過嘍。咱就說鄰居張阿姨吧,退休了就天天圍著兒子轉,結果呢,兒媳還嫌她管得太多。老李也是啊,為了幫女兒還房貸,都70歲了還得出去打工。還有王大爺,迷上了保健品,最後吃出腎衰竭來了。
一個家庭,兒女再孝順,也不要替七八十歲的老人做這4件事 - 天天要聞

一個家庭,兒女再孝順,也不要替七八十歲的老人做這4件事

一個家庭裡頭,兒女就算再孝順,有些事兒啊,對那些七八十歲的老人,可千萬別替他們做。「媽,您這歲數了,就別自己做飯啦,我天天送過來多省事。」「爸,您那些老哥們兒老姐們兒,多少年都沒聯繫了,現在騙子可多了,少往外跑啊!」這種聽着滿是「愛意」的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