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歲至50歲之間的人,孩子長大了,需要的學習花費多了,父母的年齡也大了,還要時時刻刻擔心會不會失業,失去經濟來源。人最累、壓力最大的就是35歲~50歲這個年齡段,除了責任擔子義務沉重外真的笑不出來,活着大多數時候就只有痛苦和煩惱憂愁。
這個時候父母沒大病也很多小病,現在看個病比較麻煩,挂號排期提前掛好了到醫院也還要等很久,檢查要另排日期,很多時候檢查那天沒號了看個結果還要另外掛個號,在沒什麼大問題的情況下看一次病跑三趟。我們這裡有個鄰居夫妻都是獨生子女,兩邊的老人一邊一個癌症,還好有較高退休工資和醫保,但是夫妻生了二胎還有工作,先別說經濟壓力了,就是這精力那壓力簡直嚇死人。
人到中年,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想法。家裡有老人,有孩子,有穩定的工作,有穩定收入,主要是家人健康的人可能就沒有危機感。相反家裡出現生病的人,又沒有穩定收入,還有孩子要養,負擔就重了。所以說要有個堅強樂觀的心態,還要像打不死的小強一樣努力,過好每一天。
網友A:昨天輔導兩個孩子做作業,氣得不行,老公賺錢少,這兩年投資創業失敗了,一切都沒了還剩一屁股債,卻還保持以前的一些不好的習慣,有點點錢就網上買買買。新換的工作今天報到,一群90後的公司,不知道自己能否適應,38歲的我要和他們怎麼拼比。父母身體越來越差……有時真的好想放棄一切辭職,可又一次又一次繼續堅持。
網友B:上有老下無小的70後和上有老下有小的90後相比還是有一定競爭優勢的。上無老下無小的70後與上有老下有小的90後相比,優勢更明顯。這就應了一句老話:光腳(70後)的不怕穿鞋(90後)的。畢竟,姜還是老的辣。
步入中年,真的會有很多感慨,我們可以接受歲月洗禮也可以接受時代變遷,但是我們卻不能活得太消極,為自己也為家人,壓力對於每個年齡段都有,我們的心態應該要比年輕人更好、更穩。我們要堅持鍛煉身體,我們更要跟上時代步伐,保留好的傳統的同時願意接受新鮮事物,發揮優勢,把自己認為不行的東西變得有趣與可能。每個時期,每個階段,每個環境都有每個人的優勢,都會出現強者。只要相信自己堅持不放棄,就不會存在「中年危機」!
對此,你有什麼看法呢?歡迎評論點贊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