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大學中的時光,歷歷在目

2021年09月24日20:46:14 情感 1659

初二的時候,張國榮從高樓跳下。冬天,梅艷芳也離去。大二下學期上自習,用手機上網,知道了從小聽到大的新聞聯播中再也不會有羅京的聲音。於是,懂得了,長大了,不知道將有多少人要離我們而去。

父母送我去大學報到,臨走的時候,我媽來和我告別,我問我爸呢,我媽說「你爸怕你哭,就沒來。」大二暑假我回家,我媽無意中說「其實你爸當時就在馬路對面。你轉身進學校,你爸就哭了。」 於是,我懂了,在成長面前,老爸也是脆弱的。

大學報到,我母親陪同,鋪床、買用品。我有個室友,自己自己在那邊鋪床,後來我才知道他是自己來報到的,我很佩服他,也很佩服父母這麼放得開孩子,自愧不如。又一次吃飯,我和這個室友說,我很佩服你自己來學校。他說:「你羨慕我獨立,我羨慕你身邊很溫暖。」於是,我懂得,當我看別人的時候,別人也在看我,為何我要忽略自己

大學前我和同桌上課掰過手,掐過腿。現在我的旁邊每節課是不同的面孔,打了招呼,下課卻忘記了這張臉。於是,我聽懂了《同桌的你》。

大一的時候有一次肚子痛,給媽媽打電話訴苦;大二的時候一個同學不小心碰破了頭,我後來問他你媽知道么,他說沒告訴,怕她擔心。於是,我懂了,我的痛哭會被距離放大,千里之外,媽媽比我更痛苦。

記憶大學中的時光,歷歷在目 - 天天要聞

大一下學期的時候給媽媽打電話,有段時間她沒說幾句就放了電話,她說她在忙。寒假回家的時候我爸告訴我,其實媽媽那段時間正在住院,半個月里,每次接我電話之前,她就叫病房裡的人不要說話,也不敢和我聊很長時間,怕露餡。於是,我懂得,有時候隱瞞,也是一種愛。

高中之前,自己只管學習,臟衣服一扔有人洗,餓了張嘴有飯吃。那時候我還嫌衣服少,飯不好吃。上了大學,看着床底下塞得一坨坨的臟衣服,捶了捶腰只能繼續一件一件的洗。盯着食堂的飯菜,嘆了嘆氣,只能硬着頭皮放下咽。於是,懂了,以為平平常常的東西,等自己完全承擔了,就覺得不那麼容易了

高中時候上課偷摸看個青年文摘、當代歌壇,愜意的不得了。一邊看着小說,一遍提防着老師,看的也不亦樂乎。上了大學,偶然一次經過報亭,買了本青年文摘,給了老闆三塊,老闆說三塊五。我問什麼時候漲了得,老闆說漲了有一年多了。我才發現,大學之後,再沒買過青年文摘。於是,我懂得,是不是有些老友和快樂我們慢慢忘記了?

記憶大學中的時光,歷歷在目 - 天天要聞

學校開學很早,基本過年之後過不了十五就要上學。今年正月十五,和爺爺視頻。我說:爺爺,你看你大孫子都長這麼多鬍子了。我不知爺爺聽見沒有,他就在那邊笑,我卻在這邊哭了。於是,我懂得,時間和距離向前延伸,最終會失去些什麼,所以要珍惜。

剛上大學的時候,我覺得自己是個異類:晚上在走廊上校內,路人甲乙經過,大聲說校內真無聊,然後我就趕緊把本合上了;我在自習室吃零食,路人甲乙討論,零食真垃圾,又沒營養還有毒,於是我把剩餘的零食收到塑料袋裡了我拿着六級單詞背地可勁的,這個世界太多路人了,所以我更習慣走衚衕,因為人少,但是衚衕越走越窄,往往還是死胡同,所以只能靠邊走馬路,把中間讓給浩浩蕩蕩的路人,但是在路邊經常掉進下水道里,或者僥倖逃過井蓋卻不留神撞在了樹上。

後來,看看自己,雖然沒有什麼大鳴大放,但我的大學生活同樣讓「路人」們羨慕。於是,我懂了,好好走自己的路,一個勁的看別人,弄不好就摔了。還是仔細認真的看着自己的路。

記憶大學中的時光,歷歷在目 - 天天要聞

以前為了賴一會床,相處各種理由推脫,頭暈、鼻塞,但請假條落款都是我本人的名字。上了大學之後不用理由,想睡就睡,點名讓別人頂替喊一聲,弄到最後,把自己的人都弄丟了。

上大學前生活在親戚的幫助下,看病可以走關係找好醫生,上學可以走後門進好班,去哪裡父母和朋友打個照顧就能得到照顧。大學後父母幫不到我,去哪裡不僅要排隊,還要被強行插隊。於是,就懂了,常常自以為是,不重視父母,其實自己什麼都不是。

以前學習,一學期一本書,然後還要好好保管,高考前還要重新看。書里的內容多年後翻看,還會有回憶。大學之後,一學期一本書,用過之後就扔下,想想自己學過的書是什麼樣封面,沒有什麼印象。準備考研重新看的時候,感覺怎麼都是新書。於是,就懂得了,有時候,重複讓人踏實,新鮮反而讓人無感。

記憶大學中的時光,歷歷在目 - 天天要聞

硬着頭皮進大學學經濟,雖然在別人看來我這個學校的經濟有多麼多麼牛,其實冷暖自知。剛上大學的時候我想考研,成績不行想轉專業,轉專業未果準備考公務員,公務員考試越來越激烈越來越黑於是準備CPA。開始我想環遊世界,後來想賺大錢,後來想有穩定的工作,再後來希望順利找到好工作。我的夢想在越來越萎縮,卻被認為越來越實際,務實。於是,我懂了,在現實和夢想之間,我們都是從夢想趨向於現實的以至於越來越偏離,等現實滿足了,再看夢想,已經遠的看不到了。

記憶大學中的時光,歷歷在目 - 天天要聞

大學之前,談戀愛要偷偷摸摸的,遮遮掩掩,不能見光。大學之後,單身的要偷偷摸摸,遮遮掩掩,不能見光。於是,我懂了,有時候,合理不合理只是一線之隔。

高中的時候給老師起外號,私下裡同學都這麼叫。大學了,想給老師起外號,卻發現根本不知道老師大號。於是,懂了,有些幼稚的遊戲,已經玩不下去了。剛上初中那年,twins出道,青春可愛,不少同學是他們的粉絲。高三那年,阿嬌艷照門,偷偷摸摸各種搜集艷照互相傳閱,純潔不再,難以相信。大二這年,阿sa宣布離婚,鏡頭前流淚,不舍婚姻。於是,懂了,在成長的,不只我一個人。

高中的時候能跑能跳都得憋着,能說會唱都得忍着,高考只考語數外史地政理化生。大家都是同一籠包子,看上去一樣。大學裏,玩的就是素質,有特長就能獨當一面,雖然近來的時候都是包子,但就看哪個包子褶兒多,哪個包子長得像漢堡,拼個性。於是,懂了,就算自己哪哪都短,關鍵時刻還是得有一特長。

記憶大學中的時光,歷歷在目 - 天天要聞

高中時候看只看本地天氣預報。大學了看兩個天氣預報除了所在的城市,總也不忘看看家裡的天氣。於是,懂得了,走得再遠,還是挂念那個不怎麼繁華的家鄉。大學就是學會面對爸媽一點點老了,我們長大了,以為是somebody的自己變成了nobody也可以接受了。

大一,時間好多,多到不知道怎麼安排;大二,煩惱好多,多到不知道怎麼處理;大三,事情好多,多到不知道怎麼應付;大四,糾結好多,多到不知道怎麼放下轉眼間,大學畢業,參加工作回首,發現回憶很多再回首,發現失落更多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我對朋友吝嗇消費觀的鄙視,藏着自己內心深處的秘密 - 天天要聞

我對朋友吝嗇消費觀的鄙視,藏着自己內心深處的秘密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感受:看到身邊朋友在消費時斤斤計較,買瓶水都要貨比三家,心裏就忍不住泛起一絲不屑,覺得他們太「小家子氣」,而自己似乎在消費上要更豁達、更有格局?但你有沒有想過,這種對他人吝嗇消費觀的鄙視,背後可能藏着自己內心深處的真實想法呢
前男友去世,姑娘替其照顧家人、還債60萬元:我不能讓他背負着失信的罵名離開 - 天天要聞

前男友去世,姑娘替其照顧家人、還債60萬元:我不能讓他背負着失信的罵名離開

4月11日湖南衡陽縣金蘭鎮金家村曾家組來了一位時髦的90後美女沿途不斷有鄉親與她打招呼只見她熟門熟路地走進曾祥再老人的家送上牛奶等禮品,並掏出300元錢然後陪老人聊天拉家常,其樂融融……▲王婷與曾志的伯父。這位90後美女名叫王婷,是曾祥再老人已故侄兒曾志的前女友,因他兒子患有精神疾病,生活無法自理,王婷每年都...
人老了,走不動了,有三件事最好守口如瓶,這才是真聰明 - 天天要聞

人老了,走不動了,有三件事最好守口如瓶,這才是真聰明

在人的一生旅途中,當我們步入一定的年紀,就會被過往的記憶所包圍,如同海浪不斷拍打着心靈的岸礁。這便是我們逐漸變得柔軟和寬和的奧秘所在。正如阿根廷作家博爾赫斯所言:「歲月的流轉中,每個人都不可避免地肩負起越來越沉重的記憶重擔。」這種記憶,尤其
55歲大媽喪偶後頻繁相親,並開出4個條件,大叔直呼:無法滿足 - 天天要聞

55歲大媽喪偶後頻繁相親,並開出4個條件,大叔直呼:無法滿足

閱讀此文之前,請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又能每天給您帶來不一樣的故事,感謝您的支持,這廂有禮了~01我姑媽也是喪偶後開始相親,要求男方有房有車無貸款,還得會跳廣場舞,結果遇到一個大爺說房子車子都有,就是跳廣場舞會踩腳,最後
想用愛感化「治癒」NPD?別多想了!這是上帝才能完成的任務 - 天天要聞

想用愛感化「治癒」NPD?別多想了!這是上帝才能完成的任務

面對NPD的各種精神打壓和情感虐待,有些朋友「心胸寬廣、內心強大」,認為自己可以「包容」。另外,還有聖母拯救者心態,總認為她的本質是好的,相信「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愛能治癒一切」等,希望自己能用愛感化、療愈NPD。不過,「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NPD是一種人格障礙,她們的大腦部分結構異於常人(請參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