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滾去你女兒家住,我家不歡迎你」「你果然不是好兒媳」

2021年09月14日19:57:05 情感 1003

我有酒和茶,你有故事,就來找我。

點上面『關注』,你就是我的人了。

「滾去你女兒家住,我家不歡迎你」「你果然不是好兒媳」 - 天天要聞

01

《增廣賢文》:「為人何必爭高下,一旦無命萬事休。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做人何苦非要爭個高低上下,一旦丟掉性命就什麼都沒有了。道理很簡單,人活着雖然應該有所追求,但如果是出於攀比而爭奪,如果好勝心切,勝過所有人才會笑,一旦不如別人就傷心難過,這會導致一個人心理負擔太重,活不長。

人生就算活滿也沒有多少年,為什麼不懂珍惜大好時光做有意義的事呢?你贏了別人又怎樣,你別別人過得好又怎樣,你註定無法贏過所有人,如果你窮極一生都在追逐這樣的結果,早晚會把自己累死在路上。

年輕時追名逐利可以理解,但到了一定年紀之後,還不懂知足,就有點太不明智了。尤其是有些人有了長輩的身份以後,當你的生活在某些方面不得不依賴於晚輩的時候,你通過有損於晚輩生活的方式爭高下,只會毀了自己的生活

比如下面這個女人談到的她鄰居家的生活,就是婆婆自討苦吃的問題,我們來看一下怎麼回事:

「滾去你女兒家住,我家不歡迎你」「你果然不是好兒媳」 - 天天要聞

『我鄰居家的生活真的印證了「家家有本難念的經」這句話,如果沒有她的婆婆摻和她的生活,一切都會很平靜,只可惜這種事沒有如果,她婆婆算是一個客觀存在,不把婆婆的問題處理好,他們家就別想好過。

問題看起來很簡單,她婆婆太貪心,覺得兒子和女兒都結婚了,自己理應被兒女養着,理應比其他人過得好。而事實上,她婆婆這種願望本身就不現實,因為兒女條件都有限,能一起給她養老已經很不錯了,她提更過分的要求,肯定無法如願

而她婆婆卻自作聰明,在女兒面前說媳婦的壞話,在媳婦面前又說女兒的壞話,出發點是想讓雙方都比這對她好,但從結果來看,這種方法非但行不通,而且還將她自己置於了誰都不想管的境地。

雖然我鄰居和她小姑彼此之間沒有通氣,但她婆婆雙向吐槽的問題還跟其他人說過,如此傳來傳去,先傳到了我鄰居耳朵里,她盛怒之下讓婆婆滾去小姑家裡去住,結果則又傳到了她小姑耳朵里,她小姑又讓她婆婆滾回兒媳家去住,折騰到最後,她婆婆只能自己住。

如果她婆婆沒那麼貪心,知足一些,完全可以在兒子和女兒家裡輪着住。跟別人比什麼?你比別的婆婆過得好又怎樣?沒有別人過得好又怎樣?只要自己的生活不是太差,不就好了嗎

像她婆婆這樣的人,只能說她是自作聰明,自討苦吃,貪心不足,看不開,想不通,自己把自己的晚年生活給毀了。』

「滾去你女兒家住,我家不歡迎你」「你果然不是好兒媳」 - 天天要聞

02

人心不足蛇吞象,一個人一旦被內心的貪念所支配,就會呈現出類似「唯利是圖」的狀態。而且,一個人一旦貪心不足,往往就會求勝心切,想抄近路,想走捷徑,從而就會想着算計別人。但問題是,別人又不傻,怎麼可能任由你算計?到頭來,你失算了,或者因為貪心受到懲罰了,別說得到更好的生活了,有可能連你已經擁有的生活都會失去。

尤其是人到晚年的時候,更應該重視這種問題,最不該做的事就是算計子女,否則你得不到他們的善待,到老了只能靠自己,日子不會好過。退一步講,就算你算計得逞了又怎樣?一命嗚呼的時候能帶走嗎?倒不如看開一點,知足一點,少一分貪念,才能多一分自由。

除了常規意義上的貪念之外,還有一種容易被人忽略的貪念,也應該被重視起來,那就是:不要太在意別人的看法,尤其是不好的評價以及指責,否則會形成心理負擔。「太在意」也是一種貪念,但凡你被這種貪念支配,滿腦子一直在想別人怎樣評價你,一直在計較別人為什麼否定你,你會心煩意亂,吃不好,睡不好,這樣的生活狀態當然會很糟糕

「滾去你女兒家住,我家不歡迎你」「你果然不是好兒媳」 - 天天要聞

03

楊絳在《我們仨》中有一段對婚姻生活的描述,就涵蓋着「知足常樂」的真諦:「鍾書這段時期一個人過日子,每天到產院探望,常苦着臉說:『我做壞事了。』他打翻了墨水瓶,把房東家的桌布染了。我說,『不要緊,我會洗。』『墨水呀!』『墨水也能洗。』他就放心回去,因為他很相信我說的『不要緊』。我住產院時他做的種種『壞事』,我回寓後,真的全都修好。」

這是一幅很祥和的生活畫卷,源於夫妻二人在知足基礎上互相尊重,互相善待,互相理解,互相信任。但凡他們二人中有一個人不知足,都不會那麼祥和。

這本該是每一個家庭都應該有的生活,但卻不那麼常見了,因為現在很多人太浮躁了,整日忙於物欲的追求,忙於被貪念支配,漸漸對一切都不滿足,甚至連跟家人坐下來吃飯聊天的時間都沒有。

人們總說忙碌是為了生活,對物慾的追求也是為了生活,但你真的因此過上了想要的生活嗎?你或許會說沒過上是因為時機未到,等自己再忙個十年八年就好了,可是你怎麼就能確定十年八年之後會讓自己滿意呢?如果你更貪心了呢?為什麼不能抽出固定的時間用於知足和享受呢?每個人都可以捫心自問,我們總說生活,但我們真的還記得什麼是生活嗎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普通人變強的第一步:丟掉羞恥心 - 天天要聞

普通人變強的第一步:丟掉羞恥心

心理學中有個詞叫「焦點效益」。 是說人很容易太看重自己,從而高估別人對自己的關注。 因為過於在意別人對自己的評價,怕尷尬、怕丟臉,以至於不敢嘗試新事物,從而錯過很多成長的機會。 ....
玄學!他27歲宣布跟她戀愛了,她28歲時,卻傳來了倆人分手 - 天天要聞

玄學!他27歲宣布跟她戀愛了,她28歲時,卻傳來了倆人分手

玄學!他27歲時宣布跟她戀愛了,她28歲時,卻傳來了倆人分手剛好差7歲,剛好出處了8年,到底是他等不到她,還是她耗不起他呢?當年他27歲,他的事業還是巔峰期,她才20歲,她的事業還在上升期!他不管不顧的宣告了倆人的關係,他作為頂流,事業一度
在這複雜的社會生活環境中,像這樣的情人關係會真的有嗎? - 天天要聞

在這複雜的社會生活環境中,像這樣的情人關係會真的有嗎?

有一種特殊關係能夠長久維持。好多人都覺得這種關係不道德,會破壞別人的生活。其實在生活中每當出現這種關係的人,其實他們是真正有着真感情的人,其中互相之間沒有任何利益關係與算計對方的想法。這樣的感情是很難遇到的,也是很珍貴的。
女人這一生,什麼樣的活法最高級? - 天天要聞

女人這一生,什麼樣的活法最高級?

香奈兒曾說:我的生活不曾取悅我,所以我創造了自己的生活。在這個喜歡定義女性「應該這樣、應該那樣」的時代,有太多的標籤綁架。有人把婚姻當終點站,有人將年齡作倒計時,更多人困在「既要又要」的完美陷阱里。
夫婦借送養之名收4萬元賣掉親兒,犯拐賣兒童罪獲刑,丈夫系主犯被判5年5個月 - 天天要聞

夫婦借送養之名收4萬元賣掉親兒,犯拐賣兒童罪獲刑,丈夫系主犯被判5年5個月

山西一對夫婦在已有一兒一女的情況下再次懷孕,並於2017年11月16日產下一名男嬰。丈夫提議將兒子送人。有人得知消息後,通過中間人抱走男嬰,並給了4萬元的「領養費」。孩子5歲多時,有人向警方匿名舉報了此事,警方隨即立案偵查。7月1日,紅星新聞記者通過中國裁判文書網獲悉,涉事夫婦被判犯拐賣兒童罪,丈夫作為主犯被判...
人一生,有4樣東西早已命中注定,一切順其自然就好。 - 天天要聞

人一生,有4樣東西早已命中注定,一切順其自然就好。

人生在世,很多事情看似偶然,實則早已註定。這4樣東西,從你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已經安排好了,與其強求,不如順其自然。第一樣是出身。我們無法選擇自己的父母和家庭背景,這是上天給的禮物。有人含着金湯匙出生,有人從小就要為生計奔波。但不管怎樣,這都是
女生說準備睡了高情商回復?5 種場景應答超貼心 - 天天要聞

女生說準備睡了高情商回復?5 種場景應答超貼心

和女生聊天正開心,她突然說 「準備睡了」,是不是瞬間慌了神,不知道怎麼回?別擔心!不同關係、不同場景下,高情商回復能讓她帶着好心情入睡,還惦記着下次聊天。這 5 種實用應答方式,從曖昧期到普通朋友,教你輕鬆拿捏!一、曖昧期:溫柔寵溺 + 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