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校高考復讀班按成績收費 一般4萬-10萬元/年

2024年07月11日07:23:04 教育 1102
民校高考復讀班按成績收費 一般4萬-10萬元/年 - 天天要聞

今年高考,執信中學考點外,小弟弟小妹妹們與家長一同在門口等待考生。 南都記者 馬強 攝

民校高考復讀班按成績收費 一般4萬-10萬元/年 - 天天要聞

2024年高考放榜,升學問題又一次成為社會焦點。以前常說一考定終身,在近年來似乎有了新的解讀。

2014年9月,國務院印發《國務院關於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取消文理分科、自主決定科目組合的新高考改革正式啟動,至今已有10個年頭。新高考帶給學子越來越多思考。

當本科越來越普及時,追求名校似乎成為部分學子的共識;相比較於以往,專業方向也成為更為重要的考量。

在此背景下,一次高考不理想的學子,越來越多會選擇復讀。他們有着怎樣的心路歷程?有着高需求的復讀市場,將迎來怎樣的變化?

故事

考生

「不想浪費四年大學時光,還是想找一個好平台」

2024年6月9日下午,高考最後一場考試結束前,廣州市第三中學考點外,站滿了前來接考的親朋好友。

「我是來迎接我的同學,他今年高考。」在接考的人中,一位男生向南都記者表示,自己去年復讀一年後參加高考,考上了一所本科,而他的同學雖然也上了本科線,但仍然不滿意,決定再考一年。「我佩服他的勇氣,所以我特意趕過來為他慶祝人生中的第三次高考順利結束。」

在「05後」的學生中,選擇復讀,無疑是為自己選擇了一條「痛並快樂着」的道路。艱辛可想可知,但至少心中還是抱着希望。

在廣州市第三中學考點,來自從化中學的小陳同學今年是第二次參加高考。他告訴記者,自己去年的高考分數是461分,僅比本科線高出20來分。「如果我要讀本科的話,估計就是民辦本科。我想了很久,讀民辦本科太貴了,也不確定學習氛圍是否合適。」小陳稱,「不想浪費四年大學時光,還是想找一個好的平台。」

剛開始提出復讀要求,小陳的父母不太理解,也不同意。「在學校都沒能好好讀書,去復讀機構就能學好了?」小陳笑着說,父母擔心他這一年堅持不下來,心理壓力太大,到時連個民辦本科也考不上。

「我開始還是挺樂觀的。想着自己以前沒怎麼學都能上本科線,那用一年的時間努力學,考個高分不是夢。」分析過去一年的心路歷程,小陳笑着說,還是過於理想了。由於基礎不好,復讀這一年裡,開始挺受挫的。前幾次的考試分都不高,慢慢地自己的心態就平和了很多,目標也降低了。「在這一年復讀里,我明白了,成績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不是說過去沒認真學,現在認真了,就一定會是一個很快的增長。」

復讀一年,對於小陳而言,他認為自己最大的收穫是成長。「我比較願意花心思去規劃自己的學習生活了。反正在學校就好好上課,周六晚上會放鬆,周日有半天時間去運動。」小陳認為,復讀對自己來說,是一個重要的轉折點,希望能夠換一個好一點的平台,畢竟四年可以學到的東西還是挺多的。「可能我也是對錢比較敏感,如果花錢學不到東西就感覺不值。」

為圓夢臨床醫學,大學畢業後兩次復讀

離開高中學習已經五年時間了,選擇復讀參加高考,這需要多大的勇氣?

小清(化名)是復讀考生中的一員。2012年首次高考後考取了天津中醫藥大學。大學四年後畢業,找到工作後發現,自己其實還是放不下當初的夢想:就讀臨床醫學。從2017年4月到8月間,她反覆諮詢、考量,終於決定復讀。

復讀開始,困難重重。由於對高中的知識體系生疏了,小清第一次摸底考只考了300多分。但她內心堅定,想着只要每次進步一點,就還是有很大希望。她跟班主任聊天,解除自己心中的疑惑。基於小清的情況,班主任破例給她定了一個規矩:凡是老師複習過的模塊,她必須完成;老師沒複習過的,她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來自主決定。「我記得很清楚,當時300分滿分的理科綜合,她只考了100分左右。」班主任鄧老師表示,自己對每個學生的學情都了如指掌。為了不加重學生的心理負擔,他給出的方案是,剛開始先跟着老師一步步來,「不用定過高的提分目標」。

一年過去了,小清參加2018年高考,成績是552分,全省排名29000名,被廣州醫科大學臨床專業錄取。儘管成績有了很大的提升,但小清仍然心有不甘,復讀後,她的目標瞄準了中山大學醫學院臨床醫學專業。一年的復讀,讓她看到了希望,她決定再次復讀。

又一年過去了,小清參加2019年高考,最終被中山大學臨床醫學專業錄取。

「復讀時,苦惱總是猝不及防侵襲並肆意生長」

然而並不是所有復讀的人最後都有一個滿意的結果,對比起來,小希(化名)稱過程比結果更深刻。她會經常在夢中重現復讀的情景。「我有時睡眠不好,也經常會夢到自己在高考考場上奮筆疾書的情景。」小希告訴記者,在夢境中總有很多意外發生,比如考試遲到了,考場上寫着寫着突然筆斷墨了,考試結束時自己還有一大片題目沒有作答等等。

「復讀一年,其實縈繞了我好幾年。」小希說,自己第一年高考,考得有點差,勉強上線本科,當時並沒有填報任何志願,「覺得有點心灰意冷,基本沒什麼可以選擇的學校和專業。」

家庭條件不太好的小希,父母也在升學與復讀間糾結了一個多月。「當時,我能看到母親做着飯都失魂落魄,家裡來了親戚,母親都像祥林嫂一樣,嘮叨着該不該讓我復讀一年,如果不復讀將來的出路在哪裡。」小希深刻地感受到,父母努力的托舉,最後選擇咬牙掏出6萬元交給復讀學校,就是為了讓自己不留遺憾地奮鬥一年。

「我一天都沒有休息過,在復讀學校里,連個跑道都沒有,有時覺得不順意的時候,想跑步發泄一下都沒機會。」小希覺得那一年裡,自己如同機械人一樣,最好不要有任何感受和情緒,「否則苦惱會在我猝不及防的時候侵襲並肆意生長。只有跟着老師的節奏,一張卷子一張卷子地刷,一遍又一遍地提分,不要抬頭,不要托腮,不要思考考試外的任何事情。」

復讀一年,小希的分數比上一年提高了50多分,穩上本科,但專業的競爭力不強,還是對未來的出路心感茫然。她告訴記者,當年跟她一起複讀的同學,經過一年的「錘鍊」,不管提分多少,都有點迫不及待「上岸」的感覺。

家長

孩子復讀對家長也是一種刻骨銘心的記憶

溫女士是復讀生家長中的一員。她比一般復讀生家長承受的壓力更大,因為在大女兒復讀後,小兒子也走上了復讀之路。「幸運的是,經過一年的復讀,我的兩個孩子都找到了自己人生正確的選擇,找到了適合自己的路。」

「我的大女兒一直學習成績都挺好的,就是高考失手,所以復讀是順其自然的事情,一年後她也實現了自己的目標。但是小兒子是否復讀,確實經過了一番考量。」溫女士說,兒子的成績當年只能上專科線,他在讀書方面的精力投入遠遠不及姐姐。「在目前的社會環境下,只讀大專出來就業會很難,而且一直以來,全家人的共識是讓孩子讀口腔醫學,因為父親就是從事這一職業,將來孩子出來社會就業,就有一個較好的引路人。」

在母親的建議下,兒子小文決定復讀。他問母親:「你知道我為什麼會復讀嗎?」

溫女士淡定地表示,「我知道!因為你孝。」

此話一出,兒子小文眼眶都紅了。的確,為了不辜負父母的期望,小文願意再戰一次高考。孩子的心思還是很細膩。在決定交學費的前一天,他輕聲地問媽媽:「爸爸年紀大了,掙錢也不容易,我復讀一年需要好幾萬,如果爸爸覺得壓力大,我可以不復讀,去讀大專也行。」

溫女士給予了孩子堅定的回應:「你只管複習備考,錢的事不用考慮,我們來解決。」

一年後,兒子小文考上了本科。

在兩個孩子復讀成功的背後,除了孩子本身的努力外,家長的「識時務」也很重要。對於孩子的關注,溫女士一直是保持着「適當的距離」。她不會經常過問孩子的成績,不會跟孩子強調要考到哪種層次的學校,但是儘管已經過去好幾年,學校給她發的每一條信息,她至今仍保留在手機里,包括孩子在學校的各種表現,各個階段的成績,學校的各種通知等等。這一段經歷,對孩子來說是難忘的,對家長而言,何嘗不是一種刻骨銘心的記憶?

溫女士對孩子復讀有了自己的看法。「首先,我認為孩子選擇復讀,是對自己未來的一種負責任的態度。」溫女士認為,孩子意識到自己的不足,願意付出更多的時間和努力來彌補,這是非常難得的。作為家長,當然希望孩子能夠順利升學,但更重要的是他們能夠找到自己的方向,做出最適合自己的選擇。

縱深

復讀生人數逐年增長,民辦普高復讀班出現「高配」

上述並非個案。儘管近年來高校不斷擴招,然而,在高等教育普及化的當下卻迎來了「復讀熱」。

往屆生包含復讀生、社會考生等類別。廣東省教育考試院主編的《廣東高考年報》數據顯示,從2017至2019年這三年的數據來看往屆生不斷增長,2019年比2017年增加了2.4萬人,可見復讀生也在增長之列。

同樣在廣州,從2017至2019年這三年的數據可見,廣州往屆生也多了800餘人,可見復讀群體也在增長之列。

雖然都是復讀,但原因各不相同:有的是已經有學校錄取,但不是自己最想去的,於是自動放棄;有的是家長為長遠規劃讓孩子復讀,孩子為滿足長輩而學;有的是對專業不滿意,上了大學再回爐復讀;更多的是分數離提檔線有一定距離,要通過補習彌補不足,奮力一搏。

根據廣東省教育考試院公布的數據,2023年廣東夏季高考共錄取約50萬人,其中本科錄取略超33萬人。夏季高考實考70萬人,總體本科率約47%。當「上大學」變成了一件稀鬆平常的事,那麼「上好大學」「上頂尖大學」便成了莘莘學子的新追求。

在此復讀市場的高需求下,除了傳統的社會培訓機構外,不少民辦普高的高考復讀班應運而生,而且不少復讀班還特意說明,教師有培養清北學生的經驗。

如2021年,增城區一民校開設高考復讀班,據稱復讀班的教師是學校花80萬年薪招聘的清北師資,均為全國知名學校重點班教師,清一色有帶清北學生的經歷。2023年,白雲區一所民校也開設了高考復讀班,校方稱學校組建了一支教學成績優異的名師團,每位教師都帶過多輪高考,經驗豐富,提分方法多樣,目前,名師團的老師已培養清北生上百人。

據南都記者統計,民校高考復讀班收費不菲,一般一年4萬—10萬不等。高考復讀班一般實施階梯式收費。位於廣州市海珠區的一民辦高中按照2024年高考的分數段來定復讀收費標準,如高考成績達到中大、華工錄取線以上的考生,食宿學費全免,獎勵10萬元,視成績一生一議,一生一案,培養目標為清北或C9;高考成績在特控線上40分以上,食宿學費全免,另有高額助學金獎勵,視成績一生一議,一生一案,培養目標為C9或985;高於特控線並在特控線上40分以下、特控線下30分以內、特控線下60分以內、本科線下60分以內等各個分數段對應的每學年學費也從1萬多到8萬多不等。

專家看法

破除唯學歷論,引導學生更理性地規劃升學

從民辦學校的高考復讀班設置來看,二次高考不少是以沖名校為目標,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市場上暗涌的名校情結。

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熊丙奇看來,隨着高考錄取率提高,以及推進平行志願投檔、錄取,高考落榜生已經大幅減少。選擇復讀的考生,不少是為了考更好的大學,有的可以考上211、985院校的學生也選擇復讀,目標是進更好的名校。

「就是被211等大學錄取的考生,也有不少是錄取不滿意選擇復讀的。例如,我訪問過一些不報到的學生,他們計劃是考上更好的名校,但感覺失手了,所以選擇復讀。」原暨南大學招生辦主任、現任廣州華商學院發展規劃處處長黃躍雄研究員說道。

黃躍雄提到,有些考生平時成績和高考成績差不多,他一直不建議這部分考生復讀,高考的壓力大,很多人承受不了。「大學只是起步,未來的路還有很多。我們觀察一下就會發現,一些著名大學的校領導,其第一學歷也不是名校。這表明只要努力去走,這時代不會虧待努力的人。」

而很多高分考生選擇復讀,和當前社會存在的學歷內卷有關。熊丙奇就指出,由於有的用人單位在用人時,還是很看重第一學歷;這令考生和家長相信,為了獲得「更好看」的第一學歷,復讀考進更好的大學,是值得的選擇。「只有破除唯學歷論,才能引導學生以更理性的態度規劃升學。」

誠然,復讀屬於個體的選擇,但也反映了人民群眾對大學的期望值有所提高。黃躍雄就建議,希望大學要確確實實重視發展質量、重視學生的培養。熊丙奇則建議,考生選擇復讀需要結合自身家庭經濟情況、自身實力以及具體的政策規定,做出適合自己的規劃。

策劃:南都記者 尹來 游曼妮 程安

采寫:南都記者 梁艷燕 孫小鵬 楊曉彤 實習生 吳蔣琳子

教育分類資訊推薦

10點不到,全部賣空!今天正式回歸:很多人直呼去晚了 - 天天要聞

10點不到,全部賣空!今天正式回歸:很多人直呼去晚了

「就等這一口!」經過4個月的禁漁期,杭州「老饕」們期待許久的第一口江鮮於今天正式「上岸」。今早7點多,位於上城區九堡沿江的楊公漁碼頭的「楊公魚市」人頭攢動。刀魚、翹嘴、包頭魚、江鰻……你在魚市能見到的,都是供不應求的「搶手貨」。「五點多,第一網就捕上來了,馬上就賣完了,很多老客一大早就在這裡等着的……...
司法部發佈《行政複議工作白皮書(2024)》 - 天天要聞

司法部發佈《行政複議工作白皮書(2024)》

6月30日,司法部發佈《行政複議工作白皮書(2024)》(下稱「白皮書」)。白皮書從行政複議在全面依法治國工作布局中的地位、吸納行政爭議作用發揮、通過調解和解實質化解行政爭議、監督依法行政、服務企業高質量發展、配套制度機制建設、基礎能力建設等七個方面對2024年行政複議工作進行了梳理分析,全面總結各地、各部門...
讀完本科讀大專?河南一高職院校已多年招收本科生 - 天天要聞

讀完本科讀大專?河南一高職院校已多年招收本科生

「先上本科後大專?以為是玩梗,沒想到竟然是真的!」近日,鄭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2025年單獨考試招生章程中,多個專業備註招生的對象是本科畢業生,引起了網民關注。「專升本」一時成為網絡熱門話題。大皖新聞記者注意到,該校已經連續多年招收本科畢業生,人數和專業數逐步增加。7月1日,鄭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一位工作人員...
他們收到了遲到近60年的畢業證書 - 天天要聞

他們收到了遲到近60年的畢業證書

隨着中考、高考的結束,學校也到了畢業季。日前,崇明中學迎來了一批特殊的畢業生——「老三屆」校友。這群「70後」「80後」的「老同學」來到學校,是為了領取一張遲到了近60年的畢業證書。為了迎接「老三屆」校友,校園裡設置了上世紀六十年代校門的模型,廣播播放着那個年代的經典老歌。老校友們紛紛聚在老「校門」前打卡...
7月4日開始!12所中職學校這些專業需要面試 - 天天要聞

7月4日開始!12所中職學校這些專業需要面試

為確保入讀中職學校的學生具備專業發展的基礎和就業潛力,根據今年招生工作安排,有意報考貴陽市經濟貿易中等專業學校等12所學校部分專業的貴陽貴安中考考生,在網上填報高中學校志願前,需要參加學校組織的面試,面試合格才能填報相應專業志願。面試時間:7月4日-7月6日(共三天),每天9:00-17:00,有意報考的學生可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