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式教育與中式教育的主要差異(一)

2022年10月03日02:04:08 教育 1183

西式教育與中式教育的主要差異(一) - 天天要聞


編者按:

晚清以來,西學席捲中華大地,中國文化遭遇前所未有之危機。大量有識之士無不盡心竭力地思考中國文化何去何從,探求教育究竟以何種方式才能有效地傳承以儒佛道為核心的學統與道統。

在此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時代,我們的民族文化和傳承數千年的聖學道統,遭遇了來自內部和外部之史無前例的打擊與破壞,其自身命懸一線,前途十分渺茫。

惟有經歷,才知艱難。一百多年的爭論與反思,一百多年的彷徨與絕望,一百多年的探索與實踐,無數讓我們高山仰止的前輩們的血汗與經驗,給《西式教育與中式教育的主要差異》一文,提供了豐富的歷史依據。

吾輩雖草根,但時刻不敢忘懷國土養育之恩,發願接過前輩們的遺願,繼續努力探索中華文明之出路,中國教育之前途。數十年的潛心默運,草結成此文,以饗讀者。


西式教育與中式教育的主要差異(一) - 天天要聞

主編:潘麟先生


前 言

教育是人類文明進化之根本,與人類社會發展共始終。不同的教育方式只有與其共生的文明相適宜才能回歸到教育的本質,體現教育的價值。

關於教育,西方文明着眼於人的外在培養,是以「教」為主,可以更多地理解為教與學;而中華文明則着眼於人的內在養成,是以「育」為主,認為教育的根本在化育——「養以作善」。中西式教育的分野大抵如此。

近現代以來,西方文明在族群社會分化、地緣政治摩擦和領土分裂擴張中強勢崛起,並通過戰爭、屠殺、掠奪、欺騙等野蠻方式,破壞了人類文明的多樣性,形成西方文明一枝獨大之局面。

西方文明主導的現代社會,受西方實用理性至上、意識形態對立、文明文化衝突和族群生存焦慮等種種因素的影響,面臨的問題層出不窮,這些問題幾乎都與教育相關。在中國,教育問題更多地表現為中西方教育理念衝突產生的焦慮和糾結。究其根源,就在於百餘年來中國的教育無視東西方文明之差異,以西方文明為現代社會的普世文明,致使中國教育異化,將中西兩種不同的教育思想、不同的教育方式視作落後與進步,視作傳統與現代而搖擺其中。

自「五四」運動以來,中國教育就開始全面西化,中華文明的發展空間被嚴重擠壓,中華本土教育(中式教育)被排擠在體制教育之外。一方面,中華文明整體上被西方文明所解構,西方文明以科學和發展的名義不斷地剽竊、篡改、侵蝕和改造中華文明,西式教育大行其道。另一方面,中華文明為了自身的生存迎合西方,也以西方文明之標準評判、矮化、改造自己,西式教育被冠以中國教育之名,中式教育已是不倫不類,真正的中式教育已是退無可退,名存實亡。

進入新世紀後,中國國力日益強盛,文化復興呼之欲出。但中華文明被長期邊緣化,已是命懸一線,氣若遊絲。傳統的中式教育被處於絕對優勢的西式教育嚴重排斥,當今之時,須以中華文明之精髓和特質來正本清源,提綱挈領,以振興中式教育,賡續中華文脈。不還中式教育以本來面目,復興文化就無從談起,真就成了作秀和裝扮,更遑論中華文明與西方文明相比肩了。

潘麟先生站在人類文明發展的高度,洞悉東西兩種文明的根本差異,以宏闊的視角和歷史的眼光,發現東西方文明的智慧結晶皆是人類認知發展演變的結果。西方文明從人對自然的認知中發展出自然科學,從人對社會的認知中發展出社會科學,因此西式教育始終着眼於自然界和社會。東方文明從人對自身的認知中發展出了生命科學,中式教育始終關注人本身,是真正的人本教育。只要人類繁衍、生息、存在,生命科學就不可或缺,也必然發展。只是在當前西方文明過於強勢,生命科學的發展空間非常狹小,以致人類在各種衝突、焦慮中去質疑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進步的意義,這反過來阻礙了人類文明的飛躍和升華。

基於東西方文明的根本差異,以及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生命科學的體系劃分,我們梳理了西式教育與中式教育的主要不同點,以期揭示出當代教育問題的根源,找迴文化自信,為探索現行西式學制教育和新式書院教育並舉、互為補充的新型體系,重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體系貢獻自己的力量。

西式教育與中式教育的主要差異(一) - 天天要聞

中西二聖(孔子與蘇格拉底)對話


西式教育與中式教育的主要差異

文/東方生命研究院

教育是人類個體生命成長的工具,是人類社會生活延續和發展不可或缺的手段。教育的本質在於為個體生命成長指示方向,為人類繁衍生息榮華疏困,為國家、民族賡續傳承選賢任能。教育的價值是以人類文明為一切人指示成長方向,為一切社會指明發展道路。

文明文化的多樣性決定了不同教育體系的地緣因素與差異性。舉凡當代教育的種種問題,皆與以現代之名義舉推單一的文明,否定文明多樣化存在有關。單一的文明和所謂的「普世價值」,淡化了不同教育體系之間的差異。最為突出者,就是一百多年來,中國教育在積貧積弱中自我否定,罔顧中國文化的特質,以西方文明為人類文明進步之標尺,在中國全面推行「西式教育」,「中式教育」的書院變成了學堂,又從小學堂、中學堂、大學堂變成了小學、中學、大學這樣的學校。傳承千年的極具中國文化特色的書院不見了,中華文明「被成為」歷史,隱匿在了現代西方文明的背後。

西式教育與中式教育的主要差異(一) - 天天要聞

今天,中國教育要從各種問題中擺脫出來,回歸教育本質,重現教育價值,就要反思現行教育體系,就要準確把握不同文明的特質,釐清「中式教育」和「西式教育」之差異,通過積極探索復興書院教育,將書院教育作為現代(西方)教育的有益補充,並達成共識。以此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體系,共同致力於民族復興

在正式列舉「中式教育」和「西式教育」差異之前,我們先就「西式教育」和「中式教育」作一簡要定義:所謂西式教育,是指二十世紀初「五四」運動以來,在全盤西化理念下全面引進並迅速推廣到全國的教育體系。所謂中式教育,是指二十一世紀初,在國家提出「提升文化軟實力」「復興中華傳統優秀文化」「文化回歸」等大政方針的指引下,繼承儒家書院教育傳統,旁引佛家、道家等東方各家優秀教育與文明傳承的珍貴經驗,結合時代諸特色而形成的新中式教育體系。

中西式兩類教育體系存在若干重大差異,歸納如下:

一、人才培養不同。西式教育始終以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等經驗科學為中心,培養的是經驗科學領域的科技型人才,「三觀」認知嚴重西化;中式教育始終以生命科學為中心,以儒佛道等為代表的東方傳統聖賢文化為中心,培養的是恪守君子之道的生命型人才,「三觀」認知具有鮮明的東方特質。

二、教書育人側重不同。西式教育教書育人重在教書,堅持以學生掌握的知識和能力為尺度,教學理念統一、教學內容統一、教學標準統一,因而教出學子的能力和水準基本統一;中式教育教書育人重在育人,始終以身心成長和生命覺醒為中心,注重因人施教、因材施教,培養出的學子百花齊放,成就也因人而異。

三、揭示的真理不同。中西式教育的內容同為科學,都追求真理,但各自所揭示真理屬性不同。西式教育揭示的是「物之理」「相對之理」「形構之理」和「形而下之理」,皆為客體性真理;中式教育揭示的是「性之理」「絕對之理」「存在之理」和「形而上之理」,都是主體性真理。

四、實現的目標不同。西式教育以幫助人類實現外在的自由和解放為目標,這種自由和解放是短暫的、一時的;中式教育能夠幫助人類獲得內在的自由和解放,這種自由和解放是永恆的、終極的。

五、獲得的結果不同。西式教育只承認人有經驗智慧,否認人有先驗智慧,認為唯有上帝(神)才具有與生俱來的神智(即先驗智慧)。通過教育,人只能獲得建立在感官之上的感性認知和建立在邏輯推理之上的知性認知,即西式教育只能給人帶來經驗智慧。中式教育認為人同時具有經驗智慧和先驗智慧,教育不僅能帶給人經驗智慧,也能開啟人的先驗智慧。

西式教育與中式教育的主要差異(一) - 天天要聞

六、人性成長方向不同。西式教育視人為生物性存在,認為人性教育在於充分尊重和保障人的生物性成長;中式教育視人為德性(佛性)存在,認為人性教育在於尊重生物性成長,凈化升華人性以充分彰顯人之德性(佛性)。

七、教育對象認知不同。西式教育視人為工具性存在,是工具型教育;中式教育視人為價值性存在,是生命型教育。

八、教育傳承方式不同。西式教育是單一的學統傳承,傳承方式以形傳為主;中式教育兼有學統與道統傳承,傳承方式是「三傳(形傳、心傳、神傳)」並用。

九、學習次第方法不同。西式教育從因位起步學習,強調循序漸進,從基礎做起,不斷積累知識和經驗以成才,是一種從因到果學習法;中式教育從果位起步學習,強調以聖賢和經典為示範,站在果位上不斷深化、強化、充實、完善自己,是一種倒果為因學習法。

十、師生關係角色不同。西式教育學(識)高者為師。師生之間強調關係平等,學生與老師之間有無情感連接並不影響知識學習。中式教育德高者為師,身正者為范。為師者必得「師道尊嚴」,才能垂範經典,示現聖賢境界。求學者必須做到「尊師重道」,才能實現師生之間人格、境界、操守和品行等的傳遞、傳承。

十一、教育表現不同。西式教育更多表現為應試教育、學歷教育、學制教育,中式教育更多表現為心智教育(素質教育)、人格教育、終生教育。

西式教育與中式教育的主要差異(一) - 天天要聞

十二、自我無我追求不同。西式教育注重個體的自我實現,始終強調個體的自我人格化成長與發展;中式教育則注重培養學習者的人格之「大」,不斷消融自我,直至「我將無我」。

十三、哲學思維方法不同。西式教育主要關注形式辯證法;中式教育始終關注存在辯證法,兼及形式辯證法。

十四、學習目的不同。西式教育重「為人之學」,中式教育重「為己之學」。

十五、教育思維模式不同。西式教育以二元對立思維認知世界,視一切事物為實有之物;中式教育以一元和合思維認知世界,視一切存在為抽象之理。

十六、教育行為準則不同。西式教育重他律道德,中式教育重自律道德。

十七、學習內容不同。西式教育以形而下學為主,重知識和技能傳承,所學為通俗之學;中式教育以形而上學為主,重義理和學問傳承,所學為聖人之學。

十八、學習層次要求不同。西式教育強調用感官和大腦學習,中式教育強調用精神、心靈和生命學習。


結 論

我們從未否定西式教育的價值與意義,也反對在中式教育與西式教育之間做非此即彼的選擇。只推行西式教育猶如一條腿走路,也是當代教育種種問題和弊端之根源。正視中西教育體系之差異,堅持中西教育並重是解決當代各種教育問題和弊端的必由之路。

我們認為,中西兩種教育應相互補充,而不能彼此替代。西式教育與中式教育恰如鳥之雙翼,車之雙輪,缺一不可。在文化復興背景下,要實現中式教育對現代教育的有益補充,就需積極探索復興書院教育,讓中式教育體系之載體能真正有所着落。

(未完待續)



近期全國課程資訊

關注「東方生命研究院」微信公眾號,在公眾號底部菜單欄的「新國學」——「陽明心要公益課」中查詢全國各地的陽明心要公益課。西式教育與中式教育的主要差異(一) - 天天要聞

關注「文明在斯」微店,即可購買《〈中庸〉心要》單本著作或新國學經典套書(含《〈中庸〉心要》)


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圖片版權歸東方生命研究院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繫後台獲取授權,歡迎轉發。

更多精選文章、公益視頻和課程資訊請關注微信公眾號:東方生命研究院。

潘麟先生最新著作連載請關注頭條號:東方生命研究院。

教育分類資訊推薦

匈牙利獲取駕照的成本大幅上漲 - 天天要聞

匈牙利獲取駕照的成本大幅上漲

匈牙利媒體報道:根據中央統計局(KSH)的最新數據,匈牙利考取駕照的平均價格在四年內上漲了 60%,由於汽油、維修費用以及教練費等成本都更加昂貴,使得獲取駕照的費用可能高達 80 萬至 90 萬福林。然而,問題不僅僅是成本普遍上漲,人們對待
新高考為什麼要倡導「教考銜接」?有三個重要原因 - 天天要聞

新高考為什麼要倡導「教考銜接」?有三個重要原因

同舊高考相比,新高考有一個近些年喊得很響的理念——教考銜接。什麼是教考銜接,簡單來說,就是學校教什麼,高考就考什麼。大家知道,舊高考也有一個喊得很響的理念——以考定教。這個理念指揮了高考十幾年,其弊端已經十分明顯。
濱州醫學院:政校企攜手賦能 共促醫學人才高質量就業 - 天天要聞

濱州醫學院:政校企攜手賦能 共促醫學人才高質量就業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邢婷)近日,濱州醫學院舉辦「就選山東 『醫』往『職』前」2025年春季校園雙選會暨「美好『衛』來 『健』康煙台」醫學人才築夢煙台招聘會。招聘會現場,350家用人單位攜1.2萬個就業崗位進校攬才。該校4300餘名畢業生參加招聘會,2500餘名畢業生與用人單位達成初步就業意向,實現醫...
「百校千企萬崗」,江蘇共青團「送崗直通車」進江科大助力大學生就業 - 天天要聞

「百校千企萬崗」,江蘇共青團「送崗直通車」進江科大助力大學生就業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超)4月11日,江蘇共青團「送崗直通車」開進江蘇科技大學舉辦「百校千企萬崗」示範招聘會。這是江蘇共青團青少年民生實事項目之一,聯動各界協同發力,為應屆高校畢業生搭建高質量就業橋樑,助力青年學子實現「好就業、就好業」。江蘇省百校千企萬崗」示範招聘會現場。 主辦方供...
何同學的反討好之困 - 天天要聞

何同學的反討好之困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王智遠,作者:王智遠,題圖來自:AI生成事情是這樣:4月11日晚,何同學在微博上分享了自己打車的經歷;他說以前打網約車時,司機讓他給好評,總是嘴上答應,但事後就忘了。他覺得這樣不太好,所以,現在改。如果司機服務真的很棒,他才會主動好評;不然就會直接拒絕;他還提到,自己以前比較愛討好別...
大風天去不了考場,報名費打水飄?教育部教育考試院:這錢,我退! - 天天要聞

大風天去不了考場,報名費打水飄?教育部教育考試院:這錢,我退!

4月11日至13日,受較強冷空氣影響,華北出現歷史同期罕見的持續性大風。其中,河北北部等地局地陣風風力可達12~13級,中央氣象台發佈橙色預警,提醒公眾減少戶外活動,多地景點臨時關閉,部分中小學及高校宣布停課或轉為線上教學。△ 社交平台相關話題截圖受此影響,已經報名參加本屆韓國語能力考試(TOPIK)的考生群體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