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基礎教育階段的同學們來說,學校不僅是學習知識的地方,往往也是剝奪同學們喜好和興趣的地方,為了讓學生的心思都花在學習上,不少學校都會要求學生只能帶與學習有關的用品,像課外書等物品本該是學生們排遣學習壓力的主要用品,卻成為了課堂上禁止出現的物品。
這也導致不少學生把排遣學習壓力的目光放在了教材上,不是學生們對教材多感興趣,實在是對於現階段的他們來說,教材是他們接觸最多,也是老師們不會過多批評他們的主要用品。
於是乎,越來越多的同學開始着手修改教材中的插畫,一些美術生甚至把教材上的插圖改造成偶像風格的人物畫像,原本的教材插畫雖然青春陽光,但顯然不夠符合學生們的審美,而被學生改造後的教材人物,儼然成了「花美男」。
美術生把教材人物改成「花美男」,女同學很滿意:已然愛上學習
看着昔日平平無奇的教材人物插圖,如今成為了令人怦然心動的「花美男」,不少女同學表示非常滿意,甚至覺得自己已經愛上了學習,教材的插圖對於同學們來說,已儼然已經成為了難得的消遣,而多數學生都覺得,如果教材的插圖更符合學生的審美,也能激發自己的學習動力。
教材改造所表現出的是當代學生們驚人的創造力,美術生把普通的教科書插圖變成了充滿時尚元素的精美畫作,為枯燥的課本增添了藝術氣息,這種創意讓不少老師都感到眼前一亮,更何況是長期沉浸在基礎教育中的學生們。
但不少家長對此卻難掩擔憂,儘管家長們不希望教育是以犧牲學生創造力為代價的進步,但考場上的分數競爭何其激烈,即便是美術生要報考的藝術類高校文化課的分數要求也在不斷提高。
像央美這類頂尖藝術院校的文化課分數線甚至已經逼近普通一本線,這讓許多美術生的家長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一想到孩子們在短暫的的高中時光里,既要參加專業集訓,又要保持文化課水平,家長們難免擔憂孩子們分身乏術,以至於專業和文化課都表現不佳,錯過了進入藝術類名校的好機會。
而家長們之所以對於學生改造教材人物的行為如此敏感,也不完全是出於對教育的焦慮,而是因為很多學生改造課本人物都是在課堂中完成的,而課堂注意力的分散勢必會影響聽課效果,進而影響學習成績。
教材的藝術性不該成為逃避的借口,提高學習效率才是進步的關鍵
有些學生們把走神的原因歸咎於教材設計不夠吸引人,認為插圖太過古板嚴肅,這種表面的理由掩蓋了更深層的學習動力缺失問題,教材的藝術性固然重要,但不應成為逃避學習的借口。
無論是家長還是老師,都希望能提高學生對於學習的興趣,但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需要正確的引導,客觀來講,把教材人物畫得更好看並不能真正提高學習效率,反而可能分散更多注意力。很顯然這種表面的改變無法解決根本問題,教育工作者需要做的是幫助學生建立起對知識本身的熱愛。
作為美術生更應該明白時間的寶貴,知識獲取的過程需要專註和投入,才能提高學習的效率,在課堂上把時間花在修改教材插圖上,看似提高了學習興趣,實則是一種時間的浪費。與其把時間浪費在改造教材上,不如多投入到專業學習和文化課的學習中,平衡好二者之間的發展,才是美術生在激烈的競爭中殺出重圍的關鍵所在。
今日話題:你如何看待這件事呢?
(所有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