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話:「正月節日多,福氣財源多」,正月廿一,也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大家可知道這天是什麼節?又有那些習俗和講究?今日我們不妨一起來看看,這個特殊的日子,正月廿一,它在民間,還是倍受人們重視的,而且還留下了4大習俗,2大忌諱,希望大家不忘傳統,寓意着家興人也旺。
正月廿一是啥日子?
補了天還有補地,天地一般都是同時出現,而正月二十是補天日,那麼正月二十一就是補地日,它源自神話故事,共公爭奪帝王的戰爭,導致了天塌地陷,從而人間暴雨不止,洪水泛濫。女媧為了救人民於水火,采來五彩石,從而補天補地。
另外,這天還是麥子生日,民間傳說這天是麥神的生日,這天是晴天,則會帶來豐收,如果是雨天,就容易導致糧食的損失。
從時間上來看,這天還是雨水節氣,也就是春天的第二個節氣,二十四節氣當中的第二個,它反映的是降水量的一個節氣,從這個時候開始雨水會增多,天氣也會開始升溫。
正月廿一4大習俗
1、 吃春菜
在正月廿一這天,人們會選擇吃上一點春菜,也算是迎接春天的到來,因為這個時候,正好是雨水節氣,各種野菜還有種下去的春菜,也都迎來了品賞期,在春天吃點春菜,也是起到洗滌腸胃的作用。
做法:選擇紫菜苔,清洗乾淨之後,鍋中放入豬油,然後放入蒜末,倒入紫菜苔開始翻炒,把它炒香炒制入味之後,放入鹽加入少許的雞粉就可以開吃了。
2、 回娘家
在正月廿一這天,還有回娘家的一個習俗,當然這個回去,也不是白回去,而是要準備一些禮物,比如說罐罐肉之類的,同時還會給帶去紅色的圍巾之類的,寓意着娘家人,能夠安康順遂,而這個時候,岳父岳母也會送上一把傘,希望兒女在外面,可以能夠擋風遮雨。
3、 補地穿
「二十日天穿,二十一日地穿」,在正月二十一這天,有補地穿的一個習俗,而補地穿的方法也比較的簡單,那就是用煎餅,放在桌子下面,象徵性的補一補,然後再拿出來,和家人一起分享着吃。
補地穿,也是希望在接下來的日子當中,可以順順利利,五穀豐登,年景一年更比一年好。
4、 填滿米缸
正月二十一,這天也被稱之為小填倉日,這也是人們對豐收的共同祈願。在這天的時候,人們會把米填滿米缸,也就寓意着在新的一年當中,可以五穀豐登,富裕有餘,生活也越來越富有。
因此,家裡的米缸如果比較少,沒有裝滿的話,這個時候,不妨把家裡的米缸給填滿,也寓意着把福氣填滿。
正月廿一2大忌諱
1、 忌諱吃稀飯
在正月廿一,這個日子,是迎接新開始的日子,所以在飲食上,我們可以吃上一點應景的食物,比如餅或者是春菜之類的,而不要去選擇稀飯這些,不然的話,寓意也不好。
2、 忌諱借錢給人
在這天的時候,還比較忌諱把錢借給別人,因為借錢給別人,也就代表着把好的氣運借給了別人,那麼在新的一年當中,福氣財氣就難以進入家門。
正月廿一習俗講究頗多,但是其本質上,就是圍繞着兩方面來展開,一是希望接下來的日子可以風調雨順,日子一天比一天好,其次,就是希望福氣還有財氣能夠進入家門,生活富裕有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