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我要畢業了,15萬落地,想買台年輕點的合資SUV,怎麼選」?
我的堂弟最近要買車了,這個問題太常見了,喜歡SUV手頭也不是很富裕,於是十五萬落地的SUV就成了很多年輕人的首選。但是他剛剛畢業就要買車,家裡能同意嗎?他胸脯一拍:家裡拿大頭,出首付,他自己每月供車,而且為了這台車他已經投了很多份簡歷了,他自己覺得再過1-2個月肯定能找到工作,供車不成問題。堂弟從小一直屬於心裏有數的,他自己看上了斯柯達柯珞克,但是他爸爸、我老叔覺得還是本田靠譜,讓他買繽智,所以啊,這不是來找我當外援了嗎?
年輕人的第一台車,真的好難,每次這個時候,我們開心的都是父母會出一部分費用,幫我們降低購車壓力,我們不開心的是,他們總是同時指定車型,買到的都是他們心裏更加喜歡的車型。關鍵問題是對於父母來說,是個車就行啦,年輕人別要求那麼多,但事實是雖然都是個車,但是這兩款車的差距也還真是太大啦,如何說服父母這個問題,還是得問問歐叔。
歐叔很快幫我找來這兩款車,實際對比一下才發現,繽智的價格太硬了,差不多的價格繽智能買到的是1.5L自吸豪華版本售價14.88萬,而柯珞克可以買到的是1.4T發動機的TSI280旗艦版15.99萬,雖然指導價有點差距,但是實際終端價格兩款車就非常接近了。歐叔覺得我堂弟說服父母,最核心的問題在於父母看問題看的是中後期,而年輕人早已經過了為了省心而放棄一切的時代了。更好的動力,更大的空間,更低的油耗以及更好的享受生活才是他們現在追求的,而且如果追求省心的話,大眾旗下這套EA211發動機以及雙離合器變速箱可以說是久經考驗的黃金動力組合了,省心也不弱於繽智。繽智/XR-V與柯珞克都是適合年輕人的車型,雖然看起來價格差不多,但是定位可是完全不一樣的,繽智是飛度同平台的小型SUV,而柯珞克是緊湊型SUV,這是一場跨越級別的對比。在尺寸方面,柯珞克可以說是全面佔優:
柯珞克在長寬高以及軸距上有着全面的優勢,更大的空間也是表弟喜歡的一個優點,畢竟身高將近180厘米,還是個小胖子。雖然繽智也去試駕了,也能坐進去,但是他就是覺得不夠敞亮和舒服。
為了幫堂弟解決問題,歐叔幫我找來了一台柯珞克,一台本田繽智,我們實打實的對比一下,應該可以說明很多問題,說不定還能改變我堂弟的主意呢!
外形設計 誰更受年輕人青睞?
將兩台車放在一起,能夠看出車身姿態都是年輕人喜歡的樣子,他們都用上了家族化的設計語言,柯珞克車身尺寸更大,較Man的造型配合高挑的車身,更像一台SUV該有的樣子,而繽智則偏向小巧,短小的車身在圓潤的造型下更像一台跨界車型。
堂弟看上柯珞克,顯然與它的高顏值有着密不可分的關係,剛勁有力的線條充滿着無限的力量感,而橙色的車身配色時尚、大膽,橙色銀色黑色的搭配有着這個價位少有的撞色設計,跑在路上非常吸引眼球,尤其是女孩子們的目光。
相比之下,繽智的外觀設計雖然經過改款,但大體線條還是2014年奠定的基礎,放到今天來看雖然不能說是落伍,但是新鮮感確實是有所缺失。
外形設計就像文無第一,很難說誰的設計更加出色,但是對於說服父母的理由來說,這麼多年依然主打白色,以及6-7年前的外形設計,確實也是一條更好的理由,買車肯定是買新不買舊的嘛。
柯珞克方正的車頭設計具有較強的立體感,發動機蓋線條隆起力量感十足,鍍鉻三維直瀑式格柵組成了斯柯達家族式設計語言,分體式大燈是點睛之筆,水晶切割LED動感大燈,細看內部的設計,豎條式的燈眉點綴着大燈,科技感和精緻感都到位了!首尾呼應,柯珞克還採用了C型LED立體尾燈設計,具有很高的辨識度。
看繽智,同樣採用了LED光源,但是亮度還確實有點吃虧,歐叔之前也是本田奧德賽和飛度車主,他自己說本田的燈光在夜間確實普遍亮度不夠,同樣的問題可能在繽智上也存在,這可能需要後期做一些改裝,才能達到更好的夜間照明效果。不過,對於堂弟來說,這也是說服父母的一條理由,對吧?
兩款車輪轂均採用雙色設計,柯珞克使用了雙5輻18英寸刀鋒輪轂,而繽智使用了17英寸單五輻樣式,輪輻尺寸和輪胎尺寸,柯珞克都顯得更有誠意。
科技時代誰更智能?
近些年來,內飾的的顏值和科技感是年輕人關注更多的地方,除了應該具備的設計感之外,便利化的配置、智能化的科技也是各個車型比拼實力的新戰場,柯珞克和本田繽智誰更符合時代的要求呢?
先來看這台柯珞克:
經典對稱式T字型設計,不單調、層次感十足,中控9英寸大屏,提升了整車的豪華感,在用料上的表現更為厚道,中控台上方採用了軟性搪塑工藝,觸感柔軟,並且空調出風口周圍大面積的鋼琴烤漆面板更顯高級。
相比之下繽智的內飾風格則偏向實用主義,並沒有採用對稱的設計,偏向駕駛員側的設計相對常規,而副駕前貫穿式出風口,是內飾方面的一大亮點。優點是出風均勻,缺點是容易落灰。繽智採用了大面積的塑料材質,好在觸感上並不廉價,同時也具備鋼琴烤漆面板。
繽智中控雖然採用了8英寸屏幕設計,UI設計確實不太像2020年該有的樣子,功能方面比較簡單,在線導航、在線音樂等智能化功能目前還沒有匹配到,這不是繽智的問題,而是日系車型比較常見的問題,在車機設計方面,日系車一向走得更慢一些。這樣的設計,也是令堂弟覺得不太喜歡的原因之一。
再來看下柯珞克, 9英寸屏配備了斑馬智行互聯繫統,這套系統目前已經搭載於上汽集團的許多車型上,也是目前國內較為主流的車機系統,口碑不錯。
目前這個年代,大家之所以手機不離手掌,原因在於它就是娛樂的中心設備,具備更多的可玩性,聽音樂、刷劇、聊天無所不能,以至於很多人上車之後還要做手機黨。對於柯珞克來說,在車聯網以及斑馬智行系統的支持下,在線音樂、在線導航、天氣查詢等主要功能,系統的反應速度、屏幕的流暢度都有一個較好的表現,這是一台可以上車放下手機安心的開車的產品,你在駕駛時所需要的娛樂與線路支持,基本上車機都能幫你搞定。
此外,它還有更智能的一面,語音助理的加入就像旁邊坐了一個知心朋友,不需特定的話語,即可理解你的意圖,它可以打電話、導航、搜索音樂、查美食、查天氣、查新聞,並且識別效率高、響應速度快,不僅如此,它還提供了手機互聯功能,滿足不同人群的使用需求。
必須要承認,柯珞克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做到了車機不再是擺設。而本田的車機系統相對封閉,繽智的車機解決方案就顯得更簡單了一些。這就是本土化和非本土的化的巨大區別,目前日系手機幾乎全軍覆滅的年代裏,他們確實缺乏對多媒體系統的整合能力,畢竟汽車已經逐漸成為了年輕人的第二個家和非常重要的私密空間,智能化與科技化的柯珞克對於堂弟來說,具有很大的吸引力。能用語音直接導航,也可以讓堂弟的父親省去了手機打字的尷尬,相信這一點堂弟早已經準備好了。
柯珞克
繽智
在同價位車型配置上,柯珞克還具備了自動空調帶PM2.5過濾空氣凈化系統,而繽智則貫徹了實用主義,手動空調採用兩顆碩大的旋鈕進行操作,手動空調簡單幹脆。
而至於其它配置上,柯珞克還具有PLA第三代自動泊車輔助系統、ACC自適應巡航、疲勞提示、前後駐車雷達、座椅電動調節、座椅加熱等功能,這幾樣配置,可以說是既有高科技主動安全裝備,又有實用主義的加熱調節功能,尤其在寒冷的冬季,柯珞克的優勢更為明顯。
乘坐空間誰更實用?
雖然是年輕人,但也不缺乏對於空間的嚮往,畢竟父母出錢,要考慮到他們的感受,好在兩台車都給足了驚喜,本田繽智展現出一貫的空間優勢,柯珞克這時候凸顯出級別優勢:尺寸大,空間表現也更出色。
作為緊湊型SUV,柯珞克具備長車身和長軸距,能帶來更寬敞的乘坐空間,520mm前排座椅長度保證了乘坐的舒適性。全車採用打孔皮革座椅,人體工程學優化設計後,具有良好的包裹性能。功能上,前排支持電動座椅調節以及座椅加熱功能,對於北京最近經常-5度的氣溫來說,加熱功能就顯得非常重要。
擁有2688mm軸距的柯珞克後排,歐叔170cm的身高坐在後排腿部空間有近三拳的表現,這樣的大空間表現足以討好父母,出行遊玩乘坐更舒服,除了空間更大,腿部更舒適以外,還有後排空調出風口以及後排雙USB接口,不用擔心路途中手機充電的問題。
柯珞克
繽智
此外,柯珞克還擁有超廣角全景式大天窗,可獲得1.17平方米的採光,更加的通透敞亮,體驗感更好。再來看下繽智的全景天窗,面積為0.56平方米,雖然也是全景天窗的設計,但是差距確實挺明顯,直接影響後排乘坐時的通透感。
繽智前排,則是另一種體驗,繽智全車座椅採用了皮革材質+織物雙面料設計,盡量凸顯運動化年輕化,座椅採用手動調節,也沒有加熱功能。
後排空間方面,腿部有兩拳多一點的表現,在功能上也缺少了後排出風口,這其實就是級別之間的差異了,不同的定位,設計師在整體的設計之初就已經按照級別做了劃分。無論是軸距、空間還是舒適性配置,跨級別得對比確實能把差別看得更加清晰。繽智在這個級別已經做得比較優秀,而柯珞克則是更高級別的車型表現。在這樣的對比當中,兩款車類似的區別還有很多處。
柯珞克
繽智
柯珞克後備箱空間可從455L擴展至1543L,繽智則從437L擴展至1456L,柯珞克空間更大,而繽智的後排可以完全放平,兩車各有優勢。
動力油耗誰能德才兼備?
在典型的城市SUV車型之間做選擇,對於年輕人來說,動力是非常重要的參數。能否具有酣暢淋漓的駕駛感受動力是決定性的因素。同時年輕人的新觀念里,動力更好的車型也獲得更加安全的駕駛體驗,所以,對於堂弟父母來說,動力即等於安全指數。
柯珞克全系採用一台1.4T高功率發動機,這台發動機可以說是大眾的一代「神機」油耗低,動力好,扭矩充沛,而且多年以來發揮穩定,只要正常保養不會出現燒機油的情況。1750轉就可以爆發出250 N·m的扭矩,可以說在城市駕駛非常的得心應手,與繽智的155 N·m扭矩相比,強了將近100 N·m,這在駕駛體驗中可以說是有着很大的差距了。
柯珞克全系採用1.4T+7DSG動力組合,這套組合我們在奧迪、大眾、斯柯達多款車型上都可以見到,柯珞克官方百公里加速9.3秒,但是實際跑起來8.5秒左右就可以完成0-100的加速。
繽智採用一套1.5L自然吸氣+CVT的動力組合,最大馬力131Ps,最大扭矩155N·m,這台發動機在4600rpm爆發出最大扭矩,百公里加速要到10秒開外,這讓兩者的動力差距在日常加速和超車時變得較為明顯。8.5秒的加速體驗會讓90%的駕駛者覺得這台車動力充沛,加速輕盈,在高速路段比較容易實現加速和超車,而10秒以上的加速只能讓駕駛覺得這台車在城市裡夠用,在高速的路段的加速就會相對乏力一些。加速和超車都需要更多的時間來準備,會相應的增加超車時候的不安全因素。
我們在一段國道上去感受兩款車駕駛特性的不同。
由於國道在山上,起伏較大,柯珞克充沛的動力優勢就體現出來了,靈敏的油門調教讓提速更加順暢,持續深踩油門,即使在上山路段,動力表現也更加的從容,匹配的7速雙離合變速箱換擋邏輯表現優秀,升檔、降檔都很積極。
而繽智的動力表現則更加線性,日常代步幾乎挑不出毛病,但是在上山的國道上,車輛的提速感覺就不太夠用了,並且CVT變速箱也是舒適的調教,沒有明顯的爆發力,以至於在國道上行駛少了些樂趣。無論中國的南方還是北方,不少國道也都是盤山公路,當我們想要駕駛車輛去看一些更美的風景,經常走山路和起伏較大的國道是難免的事情。在這種路面上行駛,扭矩直接決定的一台車的性能表現,柯珞克的250 N·m 確實比繽智的155N·m動力優勢明顯很多。
底盤上的表現柯珞克則雖然是舒適的取向,在過路肩、減速帶時底盤的濾震相對舒適,但同時雙手路面信息傳達細膩,轉向機可以傳遞更多的信息到駕駛者,對路面的粗糙程度以及姿態的判斷都非常有幫助,這說明這台車使用了更好的轉向機機構。
繽智的底盤則要硬朗許多,側面支撐性較強,不過可惜的是採用了跟飛度類似的轉向機結構,手感電子化較強,對於路面的信息傳遞全部過濾,輕巧的手感更適合女性駕駛,但是在隔音和濾震方面又是女性所不喜歡的。兩款車尤其在上坡加速的時候差距表現得更加明顯,柯珞克發動機沉穩有力,速度提升較快,而繽智的發動機則發出嘶吼,車內噪音較大。
老一輩的擔心往往還在於油耗表現,傳統來看日系車節油的概念已經深入人心,但事實上節油表現方面,德系車才是近幾年的翹楚。柯珞克百公里油耗為5.9L/100km,1.4T發動機不僅動力強勁,而且油耗更省,繽智的百公里油耗6.1L/100km,因為低速扭矩不夠,變速箱需要更多的轉速才可以調動發動機的動力輸出,導致繽智油耗略高。近幾年很多日系品牌的核心技術向混動車型轉移,純汽油機技術歐洲車表現更好。隨着技術的進步,我們不要在迷信車系,具體車型要具體對待,當然這又是堂弟說服父母的一個好理由。
同時柯珞克基於大眾MQB平台打造,是奧迪A3/Q3的兄弟產品,有良好的德系品牌背書,上汽斯柯達在2020年度CACSI(中國汽車行業用戶滿意度指數)上獲得了銷售服務三項滿意度冠軍。在後期的使用養護上也可以令堂弟父母打消顧慮。
總結:
這兩款車的都是優秀的車型,只不過定位不同、個性不同,面對的受眾也略有區別。柯珞克在外觀上更加硬朗,特立獨行外觀更能吸引堂弟這樣的年輕人。繽智一直以來表現穩健,屬於外觀內飾挑不出毛病的中庸派風格。柯珞克擁有更智能的車機系統,可以讓老一輩的人不用糾結於打字,直接可以語音控制導航。空間方面對於堂弟來說,也可以讓偶爾一同出行的家人乘坐得更加舒適。本田一貫的優勢依然存在,經銷店更多,口碑也一貫優秀。每台車都有自己獨特的魅力和存在價值,堂弟這次能否說服父母,買到自己喜歡的車型,那就要看他自己表現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