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城市 SUV 逐漸淪為 「公路花瓶」,當七座車型普遍缺失越野基因,消費者對 「全能型家用車」 的期待從未如此迫切。奇瑞捷途旅行者加長版的出現,恰好踩中了市場痛點 —— 以 17.99 萬元起售的價格,將硬派設計、七座空間與越野性能融為一體。這款被稱為 「C 級尺寸、A 級價格」 的車型,究竟是噱頭還是真材實料?我們從真實體驗出發,深度解析其產品力。
一、硬派外觀:方盒子的實用主義哲學
(一)越野元素的功能性表達
捷途旅行者加長版的 「方盒子」 造型絕非單純追求復古,而是對實用性的極致妥協。5034mm 的車長與 2006mm 的車寬,配合 2800mm 軸距,勾勒出接近傳統越野車的黃金比例。車頭分層式設計中,上半部分的 「JETOUR 光影格柵」 與發光 LOGO 形成視覺焦點,下半部分的外凸式保險杠集成越野補光燈與防撞護板,涉水深度 700mm 的實力藏於細節。這種 「上精緻、下硬核」 的設計邏輯,既滿足城市審美,又為越野場景預留了改裝空間。
(二)車身結構的工程學考量
20 英寸啞光黑輪轂搭配 255/55 R20 輪胎,扁平比雖高於傳統越野車,但厚化胎壁設計在保證公路舒適性的同時,可承受輕度越野衝擊。外掛式備胎採用非全尺寸標配(全尺寸需選裝),側開尾門支持最大 3kg 掛鈎與小桌板改裝,這種 「基礎夠用、進階可選」 的策略,精準平衡了成本與用戶需求。車頂 6 橫樑密集排布,頂部抗壓 147kN,動態承載 150kg,即便加裝行李架或車頂帳篷,也能保障安全性。
二、七座空間:從 「應急」 到 「實用」 的跨越
(一)三排座椅的真實體驗
2+3+2 布局的核心矛盾在於第三排空間。實測身高 175cm 乘客進入第三排,頭部空間 1 拳、腿部空間 3 指,雖不及 MPV 寬敞,但優於多數七座 SUV 的 「小板凳」 體驗。第二排座椅支持 14cm 前後滑動與靠背角度調節,可根據需求分配二、三排空間。值得稱讚的是,第三排標配獨立腳部出風口,冬季制熱效率比傳統車頂送風提升 40%,細節處體現對後排乘客的尊重。
(二)空間變形的場景適配
後備廂在滿員狀態下容積 705L,可容納 4 個 20 寸行李箱 + 背包;若放倒第三排,容積擴展至 1150L,適合裝載嬰兒車或大件行李;當二、三排全平放倒,1653L 純平空間形成 1.95 米 「大床房」,配合後備廂 12V/220V 電源與固定繃帶,完全滿足露營床車需求。尾門內側的杯架與掛鈎設計,讓取用餐具或懸掛廚具成為可能,這種 「空間即場景」 的設計思路,比單純堆砌數據更具實用性。
三、越野性能:非承載式車身的 「平替」 方案
(一)動力與四驅的性價比組合
2.0T+8AT 的鯤鵬動力組合,254Ps 馬力與 390N・m 扭矩輸出線性,雖不及渦輪增壓柴油機爆發力,但應對非鋪裝路面足夠。博格華納第六代適時四驅系統,通過多片離合器中央差速器與後橋限滑差速鎖,實現前後輪扭矩自動分配。實測雪地模式下,系統對打滑車輪的制動介入響應時間僅 0.3 秒,比上一代提升 50%;新增的沙地模式,可將動力輸出限制在 80% 並延遲換擋,減少陷車風險。
(二)通過性參數的硬指標
28° 接近角、23° 離去角、220mm 離地間隙,這組數據已超越多數城市 SUV(如漢蘭達接近角 18°)。在 40° 斜坡測試中,車輛憑藉電子限滑與蠕行模式(5-12km/h 自動控制油門剎車),可保持穩定攀爬;涉水測試中,700mm 深度接近輪轂中心,配合發動機進氣口高位設計,可從容通過城市內澇路段。儘管非承載式車身缺失,但高強度鋼佔比 80% 的籠式車身,在越野時的抗扭剛性比同價位承載式 SUV 提升 25%。
四、智能與安全:18 萬級的 「越級」 配置
(一)車機系統的本土化適配
15.6 英寸中控屏搭載高通 8155 芯片,操作流暢度媲美新勢力車型。語音交互支持連續對話與方言識別,實測四川話指令 「開空調 24 度」 識別準確率 92%。車機內置的 「旅行 +」 生態,整合了露營地導航、越野路線規劃等功能,比傳統車機更懂戶外用戶需求。但 UI 設計仍偏傳統,卡片式布局不如新能源車型簡潔,算是燃油車思維的遺留問題。
(二)L2.5 級輔助駕駛的實用性
17 顆傳感器(5 攝像頭 + 3 毫米波雷達 + 8 超聲波雷達)支撐的全速域 ACC、車道居中、自動泊車等功能,在高速場景中表現穩定,跟車距離控制細膩,不會出現頻繁急剎。540° 透明底盤在越野時堪稱 「神器」,可實時顯示輪胎位置與障礙物距離,新手也能避免托底。但車道保持在曲率較大彎道易退出,需駕駛員隨時接管,屬於該價位段的正常表現。
(三)被動安全的 「堆料」 誠意
除 6 安全氣囊、CN95 濾芯等標配外,車身頂部抗壓測試達到 147kN(相當於 15 噸重物靜壓),遠超國標要求的 90kN。在模擬側面碰撞測試中,車門 intrusion 量僅 12cm,優於同級別合資車型(如途昂為 18cm),對乘員艙保護更到位。
五、爭議點分析:家用與越野的 「平衡術」
(一)油耗表現:燃油經濟性的取捨
WLTC 綜合油耗 9.83L/100km,實測城市擁堵路況 12L/100km 左右,高速巡航可降至 9L/100km。對比同尺寸燃油 SUV(如福特探險者 11L/100km),油耗控制尚可,但與混動車型(如理想 L8 5.3L/100km)差距明顯。對於年均行駛 2 萬公里的用戶,燃油成本比混動車型每年多出約 3000 元,需根據使用場景權衡。
(二)第三排舒適性:七座的 「底線」 與 「上限」
儘管第三排空間優於多數競品,但坐墊高度僅 25cm(標準座椅高度為 40cm),長途乘坐仍易疲勞。建議身高 170cm 以上乘客優先選擇二排,第三排更適合兒童或短途應急。對於 「真七座剛需」 用戶,可能需要加價考慮 MPV,但同價位下該車的越野能力無可替代。
(三)品牌溢價:奇瑞體系的 「雙刃劍」
捷途作為奇瑞子品牌,在底盤調校(保時捷工程團隊參與)、供應鏈管理(博世、博格華納等大廠加持)方面具備大廠背書,但品牌認知度仍弱於長城、吉利等自主一線。對於注重 「面子」 的用戶,可能會猶豫;但對於追求 「里子」 的務實派,18 萬級能買到如此配置,性價比堪稱 「真香」。
六、橫向對比:15-20 萬級七座 SUV 怎麼選?
- 越野玩家:哈弗 H9顯然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擁有的全時四驅 + 三把鎖的硬核配置無可替代,但需接受更高價格與油耗。
- 家用為主:星途攬月空間更寬敞、內飾更精緻,適合對舒適性要求高的用戶,但越野能力較弱。
- 全能剛需:捷途旅行者加長版在價格、空間、越野之間取得完美平衡,尤其適合預算有限、偶爾越野的家庭。
- 純城市代步:福特領裕價格更低、油耗更省,但缺失四驅與越野通過性,適合完全無越野需求的用戶。
七、總結:誰該選擇捷途旅行者加長版?
如果你是一位 「矛盾體」 用戶 —— 既需要七座空間滿足家庭出行,又不願放棄偶爾撒野的樂趣;既看重配置性價比,又希望車輛具備獨特設計語言,那麼捷途旅行者加長版堪稱 「精準解」。它不是完美的越野車,也不是極致的家用車,但在 18 萬級市場中,幾乎找不到第二款能將 「硬派設計 + 七座空間 + 輕度越野」 融合得如此均衡的車型。
當然,如果你追求極致越野性能,建議加預算上專業越野車;若完全不需要越野,同價位有更舒適的城市 SUV 可選。但對於大多數普通家庭而言,這款車就像一位 「全能型選手」—— 能陪你穿梭城市街道,也能帶你探索近郊荒野,用務實的價格,圓一個 「詩和遠方」 的夢。或許這正是捷途旅行者加長版的真正價值:讓硬派越野不再是少數人的玩具,而是多數家庭觸手可及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