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愛「頂嘴」?很多父母不知道這可能是件好事!

2025年05月25日13:40:19 育兒 6391
孩子愛「頂嘴」?很多父母不知道這可能是件好事! - 天天要聞

丨本文作者:汪曉冉,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心理學碩士


「吃點西蘭花,不能挑食。」

「我不要!西蘭花有股怪味道!」


「我說過的,寫完作業才能玩ipad!」

「為什麼弟弟可以玩ipad,我不行?」


「吃飯別玩手機!」

「爸爸也在刷視頻,為什麼你不管他就管我?」


「你吃的太少了,多吃點肉,正長身體呢!」

「我的事情你別管,胖了會被同學笑話的!」


類似的對話,對於做父母的我們都不陌生。其實,從咿呀學語開始,我們的孩子就在用「不要!」開始了他們的表達


從父母的角度,我們可能內心默默嘆氣:這孩子又在頂嘴了!但從另一種角度來看,當孩子開始「頂嘴」,可能是他們正在完成人生第一次哲學思考:「我為什麼必須服從?」


孩子愛「頂嘴」?很多父母不知道這可能是件好事! - 天天要聞



發展的眼光看「頂嘴」



美國心理學家埃里克.埃里克森提出了著名的人格發展八階段理論,其中包括4個童年階段、1個青春期階段和3個成年階段


這一理論的重要觀點是,每個發展階段都會出現一個內在首要衝突和任務,孩子(或成年人)在每一個階段能夠成功解決或對抗該階段的首要衝突後,就會形成積極的人格特徵,在完成前一階段的任務後走向下一個階段,更進一步邁向健全的人格。


讓作為父母的我們頭疼的「頂嘴」,很可能是孩子正在完成所處階段的核心任務的方法之一。


1-3歲(幼兒期):自我意識的初啼 

這一階段的孩子:

首要任務發展自主性

內在的主要矛盾自主與羞怯的矛盾


相較於前一階段(嬰兒期),孩子在此時已經掌握了大量的技能,不再是只能躺在床上的小嬰兒了,他們已經開始爬、走、說話等。隨着技能的發展,他們開始有意識地決定做什麼或不做什麼,這就是自主意識的萌芽


這一階段我們作為父母,能夠第一次感受到與子女的衝突,當我們試圖教會孩子養成良好的、符合社會規範的習慣時,會遇到來自孩子激烈的對抗。


所以我們毫不驚訝,當孩子開始開口說話,最常說的就是「不!」。這也是傳說中的「terrible two」、「horrible three」的年紀。


從父母的角度,我們當然會常常感到這種對抗帶來的心力交瘁;但從兒童發展的眼光,我們可以為常常「頂嘴」的孩子鼓鼓掌:他/她不僅身高體重長大了,內在的自我也開始萌芽成長了!


一旦發展了自主戰勝了羞怯或懷疑,孩子就完成了這一階段的任務,獲得成功品質:自我控制力與意志力


孩子愛「頂嘴」?很多父母不知道這可能是件好事! - 天天要聞


3-6歲(兒童早期):主動出擊的啟動 

這一階段的孩子:

主要任務建立自信心

內在的首要衝突主動性與內疚感的對抗


這一時期的孩子,如果主動探究的行為受到接納和鼓勵,就會形成主動性,這為他/她將來成為有責任感、創造力、目標感的人奠定基礎


這一階段很常見的一種情況是出現「詭辯」、「甩鍋」式的「頂嘴」。


例如:

邏輯漏洞捕捉式:

媽媽說,「吃不完蔬菜不能吃雪糕。」

孩子答,「可是昨天我沒吃蔬菜奶奶也讓我吃了!」


概念偷換式:

爸爸說,「不能打人。」

孩子說,「我沒有打,我只是輕輕碰了她。」


用「頂嘴」的方式來應對可能的壓力場景(譬如家長、老師的質問或批評)


如果只是被動的被批評,那種感覺對於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是很難受的(內疚感)他們需要用各種方式對抗這種內疚感,而「頂嘴」只是他們的一種應對方式。甚至相較於默默忍耐、但內心中的自信被擊潰,是不是「頂嘴」的積極意義更大一些呢?


孩子愛「頂嘴」?很多父母不知道這可能是件好事! - 天天要聞


6-12歲(學齡期):理性批判者的誕生

這一階段的孩子:

主要任務克服自卑感,體現自己的能力;


主要的內心衝突勤奮感與自卑感的矛盾


而這一階段孩子們的邏輯思辨能力開始發展,通過邏輯辯論獲得自我能力的認可,同時也開始關注社會公平,開始質疑規則的合理性


譬如:

家長說,「每天必須記日記,我會檢查。」

孩子可能反駁,「記日記是私人秘密,我的隱私權要受到保護!」


又或者,家長要求寫完作業再玩。

孩子可能扔出,「番茄工作法說了,學25分鐘休息5分鐘效率更高。」


這一階段的「頂嘴」,是孩子能力發展的外顯。如果受到打壓,可能會出現對抗,也可能孩子無法完成這一階段的任務---克服自卑感,從而留下無能感。


孩子愛「頂嘴」?很多父母不知道這可能是件好事! - 天天要聞


12-18歲(青春期):哲學革命者的覺醒 

這一階段是繼terrible two後,大多數父母感到頭疼的對抗性超強的階段


這一階段孩子:

主要任務完成自我同一性的建立,對抗角色的混亂。


青春期的孩子是困惑的一一

我好像跟以前不一樣了(身體、思想、經歷等等),我會成為什麼樣?


我好像有很多能力了,我像一個大人了,但我好像還不是大人,我還是會很害怕很多事情。


這一階段的「頂嘴」一一


● 一方面可能是孩子內在混亂和矛盾的外顯(釋放攻擊性)


● 另一方面可能是孩子存在主義的思考、通過價值辯論構建人生觀的過程;


● 還有的時候,這種「頂嘴」,是孩子對「戰勝權威」的嘗試。


家長說,「希望這次考試你得進前十。」

孩子說,「如果成功要以健康為代價,這種成功有什麼意義?」


家長說,「你怎麼見人又不打招呼?」

孩子說,「你那套禮教早過時了,虛偽得很。」


如果跳出家長的身份,從發展心理學的角度去理解,很多時候,孩子的「頂嘴」其實是積極的事情,是自我意識的覺醒、心理防禦機制的建立、認知思維的進步、三觀的建立,是孩子試圖將自己多方面整合起來的嘗試。


孩子愛「頂嘴」?很多父母不知道這可能是件好事! - 天天要聞



不是所有「頂嘴」

都是發展、積極的



當然,並不是所有的「頂嘴」都一定是發展的、積極的!


有一些「頂嘴」,是情緒型的,是一種未被看見的情感信號,如「你煩死了」、「你從來都不理解我」。


同時,即使是積極的眼光看待的「頂嘴」,可能也未必都是安全的、健康的、符合社會規則的


譬如「媽媽說不讓摸插座,我偏要」。


那我們作為家長,除了用中性的、發展的眼光去理解孩子的「頂嘴」行為,還能夠如何應對呢?



四維鑒別與階梯式引導策略



孩子的每次「頂嘴」,我們都可以從4個維度嘗試去思考一下,這到底是孩子發展的火花還是情緒的煙霧彈?


內容維度:針對具體事件還是泛化地對人攻擊?

邏輯維度:有因果推導還是純情緒的宣洩?

身體語言:目光接觸保持對話還是摔門捂耳拒絕溝通?

事後行為:主動復盤事件還是持續冷戰對抗?


舉個例子


我們設置一個情景:

當孩子說,「你定的規矩根本不合理,這不公平!」


你會怎麼回應?


a.立刻壓制:我是你爸/媽,你就得聽我的。


b.展開對話:你覺得哪裡不合理呢?


對於有邏輯、有內容、願意溝通的情景

對於有邏輯、有內容、願意溝通的情景,我們可以利用這個好機會,給孩子搭建思維腳手架


孩子愛「頂嘴」?很多父母不知道這可能是件好事! - 天天要聞


可以試試蘇格拉底式提問:

「能說說你的方案比我的好在哪裡嗎?」
「如果按照你的方案來的話,可能會遇到什麼問題嗎?」

用親子對話的機會啟發、引導孩子進一步思考。


對於徵求權益式的「頂嘴」 

對於徵求權益式的「頂嘴」,我們或許可以選擇有限授權


如,「周六的時間你可以自主安排,周日的時間爸爸/媽媽來安排」。


對於情緒式的「頂嘴」

對於情緒式的「頂嘴」,我們也可以利用這個機會,創建安全表達的通道


如果孩子說,「我討厭你!」


我們可以幫助他/她進行替代性表達

例如,「我聽到了,你是想告訴我你現在很生氣,因為……」


也可幫助孩子設定語言遊戲規則,用輕鬆、幽默的方式化解孩子「頂嘴」的場面

例如,「這位辯手請注意,反駁需要有論據哦。」

或與孩子約定,當孩子說「就不」的時候,回應,「阿拉霍洞開」。


當孩子揚起小臉說出「我不要」時,當青少年冷笑着拋出「憑什麼」時,我們不妨暫時放下「被冒犯」的惱怒,看見這些話語背後躍動的生命力——那是孩子用稚嫩的聲音宣告:「我在思考,我在成長。」


作為父母的我們,無需在「縱容」與「壓制」中二選一,我們可以成為孩子智慧的翻譯官、從容的教練員、終身的學習夥伴,讓每一次的「頂嘴」,都成為通向孩子成長的階梯


孩子愛「頂嘴」?很多父母不知道這可能是件好事! - 天天要聞

審稿專家 熊禎 

心理治療師 貴州醫科大學碩士

內容編輯 達達


免責聲明:文章目的是提供一般健康信息,個人醫學問題請向醫生諮詢。文章轉載請聯繫:[email protected]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明天農曆四月十七!3樣家常美食記得做,1件暖心事兒,全家齊動手 - 天天要聞

明天農曆四月十七!3樣家常美食記得做,1件暖心事兒,全家齊動手

親愛的寶子們!大家好,我是開心!農曆的日子總是帶着獨特的韻味,明天就是農曆四月十七了。在民間傳統里,這一天和祈福家庭、子嗣有着緊密的聯繫。雖然不同地方的習俗細節有些不一樣,但核心都圍繞着 "吃三樣,做一事" 的美好寓意。這些傳統就像一條溫暖的紐帶,連接着過去和
有這3種特質的孩子,註定是隱藏學霸!現在培養還不晚 - 天天要聞

有這3種特質的孩子,註定是隱藏學霸!現在培養還不晚

接娃放學時,兒子開心的說數學考了98分,其實我也挺開心的,畢竟在我看來,以我們家的智商,有這分數可以了,想當學霸是有難度的。而且,剛聽到其他媽媽說:我家娃上課總走神,寫作業拖拖拉拉,煩死了,估計天生就不是讀書的料!還好我心大,她的焦慮感染不
一碗下肚,懷孕37周女子流產!竟是家中「藏毒」 - 天天要聞

一碗下肚,懷孕37周女子流產!竟是家中「藏毒」

隨着炎熱夏季的到來,各類冰鎮冷藏食品逐漸「火熱」起來,但安全問題仍需重視,因為即便在冷藏環境下,許多嗜冷細菌仍能大量繁殖。其中一種名為李斯特菌的細菌需要格外引起警惕,因為它專愛挑孕婦和嬰兒「下手」,生活中該如何避免呢?近日,一位「准媽媽」在社交平台講述自己的遭遇:懷孕37周,因食用冷藏食品引發李斯特菌...
別再盯成績了,你娃快沒電了 - 天天要聞

別再盯成績了,你娃快沒電了

「養廢了」——這個詞最近在家長和孩子之間的討論中越來越常見。是的,不是被別人說,而是你自己做的。你當初一心想讓孩子好,結果,你用你的好心情,把孩子的未來給捧上了山崖。那些「養廢」孩子的家長,真不是嘴巴上講得好聽,結果卻不知不覺把孩子弄得很差
嚴防!「冰箱殺手」來了! - 天天要聞

嚴防!「冰箱殺手」來了!

炎炎夏日許多人的冰箱中存放着西瓜、哈密瓜、冰激凌等美食但是如果家裡有老人、孕婦或免疫系統較弱的人得小心「冰箱殺手」——李斯特菌李斯特菌在夏天尤為常見,許多感染事件的發生,都是因為人們吃了被李斯特菌污染的冷藏即食食品,例如奶製品、熟食肉類、沙
父親因工死亡,試管嬰兒能申請撫恤金嗎?法院判了 - 天天要聞

父親因工死亡,試管嬰兒能申請撫恤金嗎?法院判了

六一兒童節來臨之際,5月27日,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發佈了未成年人權益保護典型案事例,其中涉及一起試管嬰兒享受撫恤金待遇案件。陳某與郭某婚後因不孕症就醫,冷凍9枚胚胎。在胚胎移植前,陳某因工死亡,被認定為工傷。隨後,郭某接受胚胎移植生下陳小某,並銷毀剩餘胚胎。2024年5月,陳小某申請供養親屬撫恤金遭某社保中...
兒童針筒玩具熱銷,是「解壓神器」還是「危險利器」?多方提醒—— - 天天要聞

兒童針筒玩具熱銷,是「解壓神器」還是「危險利器」?多方提醒——

一個針筒、一個捏捏樂,組成了一款近期風靡校園周邊文具店的兒童玩具產品,針筒看上去和醫院使用的注射器幾乎一樣。網絡視頻里宣稱,這款玩具玩法簡單,十分解壓,只需要用針筒把空氣注入玩具中,形成空氣泡,再去捏爆泡泡就可以。然而,這款兒童玩具卻引起了家長們的不安。不少家長表示,此類玩具非常危險,存在安全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