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姐妹中,排行第幾的孩子「命好」?多胎家庭一般能被說中

2025年05月18日22:10:14 育兒 5253

有人說,老大最辛苦,老二最靈活,老小最有福。

這到底是不是真的?

很多時候,我們會發現,孩子的排行,似乎真的能影響命運。

那兄弟姐妹中,排行第幾的孩子「命好」?

多胎家庭一般能被說中。

兄弟姐妹中,排行第幾的孩子「命好」?多胎家庭一般能被說中 - 天天要聞

一:老大

在很多家庭里,老大總是最早被「當成大人」的那個。

不是因為他(她)真的懂事,而是因為他出生得早——爸媽還年輕,還在摸索怎麼帶孩子。

爸媽有時候脾氣也急,想法也簡單。碰到不會處理的事,往往就衝著老大發火。

等後來養第二個、第三個,才慢慢發現,原來每個孩子,到了一定階段,就會出現一些特定的行為。

比如1歲多到處摳、拿到東西就往嘴裏塞;

2歲多不好好吃飯,非要用手抓,把飯菜扔得到處都是;

3歲多很叛逆,啥也要跟你對着干,嘴裏只說一個字:「不」。

爸媽懂了這些後,就見怪不怪了,對孩子溫柔了,有耐心了,也包容了。

可這個過程,老大卻已經熬過了。

有些老大,從小就「被要求」:

你是哥哥,要讓着弟弟;

你是姐姐,要照顧妹妹。

他小小年紀,就要承擔「大人的角色」,變得懂事、獨立、有責任心。

但也正因為這樣,老大往往成長得最早,責任心最強,也最有擔當。

很多家裡的大事,最後都還是老大扛起來、做決定。

他們習慣了照顧別人,也更願意為家出力。

雖然不求回報,但其實,他們也需要一句「辛苦了」,一句「謝謝你」,一句「你真的很棒」。

如果你是老大,你可能懂那種「沒人管,只能靠自己」的感覺;

如果你家有老大,也別忘了,他(她)雖然比別人大一點,但也還是個孩子,也需要被照顧、被看見。

兄弟姐妹中,排行第幾的孩子「命好」?多胎家庭一般能被說中 - 天天要聞

二:老二

家裡有2個以上孩子的時候,老二總是那個「在中間」的人。

不是最大,不用負責照顧弟弟妹妹;

也不是最小,不會被特別寵着疼着。

很多時候,他(她)就像夾在父母目光之外的那一個,什麼事都輪不上第一個,也沒有特別的期待。

他看起來自由,其實孤單;表面上什麼都懂,其實最想被看見。

有句話說得貼切:「老二,是最會看人眼色長大的孩子。」

因為他們知道,想得到一點關注,不能鬧,要乖;

想讓爸媽開心,就得學着說話圓、做事穩。

有時候明明心裏難受,也會自己藏着掖着,因為一說出來,大人就回你一句:「你怎麼這麼不懂事?」

我一個朋友,是3個孩子里的老二。

她小時候就特別會「猜父母的心思」,知道什麼時候該說話,什麼時候該幹活。什麼時候別頂嘴惹爸媽生氣。

怕麻煩人的小心翼翼,其實就是很多老二的寫照。

但也正因為這樣的成長環境,很多老二更早學會理解別人,情商高、心思細。

出了社會,他反而比其他兄弟姐妹更能適應變化、處理關係。

他們不一定是最出風頭的,但常常是最讓人放心的。

只不過,這種「會懂事」的能力,有時候也是一種委屈——不是因為他們天生堅強,而是因為太早學會了,把自己的情緒藏起來。

如果你家有老二,不妨多給他(她)一點關注。

不是因為他們脆弱,而是他們常常太習慣不說話了。

哪怕一句「我愛你」,一句「我看得出來你很努力」,也許就是他們最想聽到的話。

兄弟姐妹中,排行第幾的孩子「命好」?多胎家庭一般能被說中 - 天天要聞

三:老小

在不少家庭里,最小的孩子,往往是「被集體照顧」的那一個。

爸媽已經不再是第一次做父母,經驗多了,脾氣也收了,養到老小時,往往更耐心、更溫柔一些。

加上哥哥姐姐也都大了,他們讓着、護着。

老小從一開始,就生活在比較「軟」的環境里,成長的路上,也少了很多磕磕碰碰。

很多人都覺得,老小「命最好」。

不幹活也沒人說,飯菜總可以吃到最好的那一份,犯錯也總有人幫着圓場。

家裡人常說一句話:「他還小嘛,不懂事。」

這句話像護身符一樣,常常能讓老小避開不少難題。

但慢慢長大以後,你會發現,那種「被寵愛」,其實也可能是一種「保護殼」。

小時候有人為他做決定,習慣了;

遇事有人擋在前頭,習慣了;

情緒來了有人哄着、讓着,也習慣了。

可等到真的需要自己面對生活的時候,他一點不習慣了。

我認識一位阿姨,她家裡最小的兒子,從小被嬌着慣着,什麼都不讓他干,一句重話都不捨得說。

現在30多歲了,工作隔一段時間換一份,談對象也總不順。

阿姨有點無奈地說:「小時候誰都覺得,他是最有福的,可現在最讓我操心的,也是他。」

兄弟姐妹中,排行第幾的孩子「命好」?多胎家庭一般能被說中 - 天天要聞

當然,不是所有的老小,都會變得依賴,但「太順」的環境,確實容易讓孩子少了一點抗壓的能力。

所以,老小到底命好不好,不只看有沒有人疼,更要看他有沒有機會自己成長。

能撒嬌也能獨立,能被愛也能擔當,這樣的老小,才是真的「命好」。

一般來說,老大更獨立、有責任心,領導力更強,他們長大,更容易成為領導。

老二由於夾在中間,他們會讓自己更出眾、更優秀、也更有個性。他們長大,往往很努力,敢爭取。

老小由於被照顧、寵愛得多,他自由自在地長大。他性格可能更不羈。

他有可能被寵壞了,長大成就不大;

也有可能,從小的自由比較多,他天馬行空、想像力強、敢於創新和突破,當新事物來臨時,很能抓住機會。

你認為,排行第幾的孩子,命最好呢?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老了被子女疏遠別著急!3個智慧方法,讓孩子主動回歸盡孝 - 天天要聞

老了被子女疏遠別著急!3個智慧方法,讓孩子主動回歸盡孝

人到中年,曾經拼搏的身影漸漸收斂,膝下傳來孩童的稚嫩聲音慢慢變成手機微信里冷冰冰的「嗯」「知道了」,才發覺,原來家也會變得寂靜。朋友聚會吃飯,總有人苦口叮囑:「孩子大了,有自己的生活,別太操心。」「我們小時候爸媽都管得緊,如今輪到自己被落在
動不動就掉眼淚的娃,與忍着不哭的孩子,長大後會有哪些區別? - 天天要聞

動不動就掉眼淚的娃,與忍着不哭的孩子,長大後會有哪些區別?

很多人都覺得,哭,是一件「丟人」的事。「這孩子怎麼一有事就哭?」「男孩子哭什麼哭?」「這麼大了還哭,羞不羞?」於是我們慢慢學會了——哭,不是好事。哭,是軟弱,是不懂事,是扛不住。而那個摔倒了咬咬牙、不掉眼淚的孩子,總能收穫一句:「你真懂事。
經常說4句話,孩子的學習效率遠超同齡人 - 天天要聞

經常說4句話,孩子的學習效率遠超同齡人

你好,我是蓁蓁,一個80後寶媽~ 家有12歲兒子,在科學養娃的路上,邀你一路前行…… 最近小區鄰居李姐家搬家,我沒事就過去幫忙。 李姐的女兒去年考上重點高中了,她把閨女....
最好的家庭教育,就藏在這4個細節里 - 天天要聞

最好的家庭教育,就藏在這4個細節里

(碼字不易,請勿搬運,全網維權!)01要說這當父母的,誰不盼着自家孩子將來能有出息,能過得好?可是這「好」字背後,學問大着呢。我年輕的時候,也琢磨過,是不是給孩子報最貴的輔導班,買最新的玩具,就是頂好的教育了?後來看着身邊人、身邊事多了,才
我們生孩子究竟是為什麼? - 天天要聞

我們生孩子究竟是為什麼?

這是一個觸及生命本質的追問,在不同維度會折射出彩虹般的答案。或許我們可以像中醫觀察脈象般,細細觸摸其中流轉的層次:陰陽相推的天地道二十四節氣在母親子宮裡輪迴,臍帶纏繞着人類三十八億年的基因長河。當新生命叩響世界,是碳基生命最古老的諾言——以
女子先兆流產後請假,公司用一個理由把她開除…… - 天天要聞

女子先兆流產後請假,公司用一個理由把她開除……

女職工在懷孕期間,如果遇到一些特殊情況需要請假,也是職工的正當權益。如果用人單位利用自己的優勢地位不批准職工的請假,然後再以曠工為由將職工開除,這樣的做法合理嗎?「先兆流產請假,單位不批准還開除」 法院判了閆女士在北京一家文化傳播公司工作多年,並簽訂有勞動合同。閆女士懷孕後身體不適,經醫院確診為先兆...
和孩子的「緣分」不到2個月,女子9年內4次流產 - 天天要聞

和孩子的「緣分」不到2個月,女子9年內4次流產

潮新聞客戶端 記者 鄭佳穎 通訊員 來舒 李月如 產科病房裡,33歲的阿俞(化名)緊緊攥着B超單,指尖在「胎心搏動正常」的字樣上來回摩挲。淚水模糊了鏡片,記憶如潮水般湧來——九年間四次流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