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具手工、掐絲琺琅和竹編工藝作為非遺藝術在青少年暑托班的人氣也非常高。為了更好地傳承和發揚傳統文化,讓暑托班的小朋友零距離感受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魅力,四季新社區和湖左岸社區,共同舉辦了「『國風少年堂』攜手『左岸少年夢』 體會非遺手工魅力」的系列活動,寓教於樂中,喚起小朋友對傳統文化的關注和熱愛。

匠心鑄皮具 體驗非遺
一針一線,一釘一鉚,非遺手工縫製的皮具,相比機器縫紉機車縫的流水線產品更加的有溫度和質感,結實耐用。 8月8日下午,四季新社區開展了一場皮具手作掛件活動,帶領暑托班小朋友一起感受回味非遺匠心情懷。
下午2點,報名參與的孩子們準時來到了社區活動室,手作活動一直是最受歡迎的活動,本次活動製作是一個皮具小馬掛件,需要把分散的部件縫製成型,要做出漂亮的作品自然是需要技巧和耐心。在指導老師講解後,小朋友們迫不及待地拿起手中的針線和材料開始縫製,在各自遇到不明白的步驟互相請教,互相幫助,現場氣氛在你一言我一語當中活躍起來。經過一個多小時的努力,大家都陸續完成了自己作品,拿着自己親手縫製的可愛小掛件,拍照留念,滿滿的成就感。

景泰藍掐絲 傳承非遺
泰藍掐絲畫,又稱金絲彩砂畫,它是在借鑒了傳統的景泰藍工藝中的掐絲、點藍等工序的技術特點上而創新的景泰藍平面畫。8月9日上午,湖左岸社區開展了『』景泰藍掐絲 傳承非遺」手工活動。
老師首先為小朋友們講解了景泰藍金絲琺琅掐絲畫的歷史淵源、掐絲和塗沙等工藝流程。第一步就是掐絲,每一個細節都需要特別的耐心和細心。今天是挑戰製作牡丹花掐絲,牡丹是花中之王,花葉和花瓣都有很多彎折的地方,雖然銅絲很軟,但是要完成一幅作品相當有難度。一個半小時的製作過程中,在大家齊心協力下,一幅幅美麗的牡丹花開作品在小朋友的巧手下呈現出來,大家手拿作品細細品味着景泰藍手工藝術畫的魅力。

竹編縫涼扇 感悟非遺
傳統竹編工藝有着悠久的歷史,富含着中華民族勞動人民辛勤勞作的結晶,作為非遺手工藝體驗,是一項充滿趣味的活動。為了傳統技藝的傳承,又恰逢明日蘇州出梅,8月9日下午2點,四季新社區在活動室舉行「竹編工藝進『四季』課堂 清風竹扇盡享家門口的暑托班」手作活動。
活動開始了,在老師講解了製作流程後,小朋友們就動手製作起來。首先將裁剪好的原色竹片在桌面上並排列好,接着將紅色竹片橫向按照「挑二壓二」的方法進行穿織,編好後將準備好的扇子形狀的紙固定在竹面上用筆將輪廓描出來進行裁剪,最後用膠水把扇子邊緣用棉布進行包邊後插入扇柄就完成啦。在老師的指導下,小朋友們邊看邊學,經過不懈的努力,一把把漂亮的扇子在小朋友們的手中誕生了,大家都對自己親手製作的扇子愛不釋手。
非遺源於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承載着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嚮往,有着以文化人的禮樂作用。四季新社區和湖左岸社區將攜手持續開展和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帶領暑托班的小朋友了解非遺,感受非遺,在活動中領悟古人匠心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