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大後不孝順的孩子,小時候都有這4個特徵,希望你家孩子都沒有

2022年09月26日11:15:37 育兒 1346


中國有句老話:「人生五倫孝為先,自古孝是百行源。」


為人父母者,最盼望的不是兒女能有多大成就,而是養育出一個寬厚仁孝的孩子,能夠理解和善待自己。


可多少父母,為兒為女殫精竭慮,卻仍換不回子女的感激。


有人把這歸結於命運,殊不知,一個孩子孝順與否,往往會在小的時候就初見端倪。


那些長大後不孝順的孩子,小時候往往都有這4個特徵,倘若你家孩子也有,請務必要及早地糾正指引。


長大後不孝順的孩子,小時候都有這4個特徵,希望你家孩子都沒有 - 天天要聞


親子真人秀《超級育兒師》中,有個叫丁丁的孩子令人印象頗深。


長大後不孝順的孩子,小時候都有這4個特徵,希望你家孩子都沒有 - 天天要聞


他今年不過3歲,佔有慾卻十分的強。


在遊樂園裡玩耍時,常常會和其他小朋友起爭執,甚至是動手。


他玩滑梯時,看到別的小朋友爬了上來,便會一把將人推下去,不準對方上來一起玩。


面對他喜歡的積木,但凡有其他人拿走了一個,他就會動手去搶。


搶不過的時候,乾脆就直接上嘴,去咬別的小朋友。


丁丁的父母為此也感到頭疼不已,稱兒子在家也是如此,幾乎從不願與人分享。


生活中,像丁丁這樣的孩子其實不在少數。


他們常常會表現得有些霸道,對自己的東西管得特別牢。


哪怕是父母親,一旦碰了他們認定的東西,便會哭鬧不止,甚至做出更過激的行為來。


可許多父母,只把這當作孩子一時的任性,並不加以重視,總覺得孩子大了就會懂事。


卻不想,那些超強佔有欲和不懂分享的背後,藏匿着的是孩子的自私自利。


而當自私的種子一旦埋下,便會在孩子的心中生根發芽。


若不加以管教,隨着年紀的增長,只會愈發地變本加厲。


就像老祖宗留下的那句:「小時偷針,長大偷金。」


還記得電視劇《兒女冤家》中,張凱麗扮演的母親,費心勞力地為兒女做了一桌子的菜。


為了照顧懷孕女兒和備孕兒媳的口味,孩子們都已經吃上了,她一個人還在忙前忙後。


可當她把一切都料理妥當後,孩子們早已吃飽喝足,一桌子的菜也所剩無幾。


她只能就着開水泡了白飯,來填飽肚子。


這一幕,實在看得讓人心寒。


母親尚且行動自如,兒女們便已只顧自己。


倘若有一天,母親真的老了,行動不便了,又怎能指望孩子能在膝下盡孝盡心?


切莫輕視孩子那些自私的小習慣,把他們的霸道當成理所當然。


教會孩子分享,理解父母的難,才能孩子遠離自私的土壤。


長大後不孝順的孩子,小時候都有這4個特徵,希望你家孩子都沒有 - 天天要聞


網上有句高贊的話:「父母最大的悲劇,就是付出了全部,卻養不出一個感恩的孩子。」


仔細想想,是這個理。


不懂感恩的孩子,就像是個無盡的深淵一般,早晚會將父母的所有一一榨取乾淨。


他們從來只曉得一味地索取,卻從不會體諒父母的不容易。


看過一則新聞。


長大後不孝順的孩子,小時候都有這4個特徵,希望你家孩子都沒有 - 天天要聞


湖南一位叫林志鵬的男子,開口向父母索要400萬創業。


得知父母拿不出後,便對兩位年邁的老人拳腳相向,將二老打得遍體鱗傷。


更令人震驚的是,林志鵬還是一位高學歷的碩士,且在家啃老已有十年之久。


從小,他的學習成績便名列前茅,可父母忙着工作,只得將他養在鄉下的爺爺奶奶家裡。


而老人總是格外心疼孩子,不只從來捨不得讓孫子幹活,對他的要求更是有求必應。


後來,老人去世了,父母才將他接回了身邊。


因為覺得從前沒能悉心陪伴,虧欠了兒子,對其也是異常的寵溺。


這也讓林岳鵬覺得,只要是他提出的要求,父母就該無條件地滿足;既然父母生養了他,就該對他負責到底。


都說:「慣子如殺子。」


此話不假,那些溺愛並非真愛,而是以愛之名的慢性傷害。


父母越是縱容,子女就越是驕縱。


當有一天,父母無法再滿足孩子的需求時,怨恨的情緒便會肆意地瘋長。


當孩子對父母的付出習以為常,便會忽視了背後的付出和艱辛。


心理學上有個著名的結論:


「說感恩是一種長時間形成的心理習慣,有賴於每一件具體細微事件中形成的積累。」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導師,在生活的細枝末節處,告訴孩子一粥一飯、一針細線都來之不易。


當孩子知曉得來不易,才會懂得珍惜;洞悉了父母的苦心,方能心懷感激。


長大後不孝順的孩子,小時候都有這4個特徵,希望你家孩子都沒有 - 天天要聞


前陣子,在親子紀實節目《育兒有方》中,看到了一位可憐的母親。


長大後不孝順的孩子,小時候都有這4個特徵,希望你家孩子都沒有 - 天天要聞


因為收起了家中的平板電腦,便惹得8歲的兒子大發雷霆,對她打罵不止。


即便她已經在哭着哀求,兒子卻依舊不依不饒地不肯放手。


她說,兒子平時非常喜歡玩平板,有時候甚至能玩7-8個小時之久,直到電池耗幹了才放手。


她也嘗試過設置密碼,但兒子就會沖她亂髮脾氣,甚至對她動手。


無奈之下,她這才又把密碼告訴了孩子。


雖然兒子只有8歲,但力氣很大,每次都把她打得很痛,除了身上的痛,更有心裏的痛。


評論區里,網友們議論紛紛:


有人說媽媽太過軟弱,也有人說自家孩子也會動手,即便是打了罵了下次也照犯不誤,真不知該怎麼教才好?


近年來,這樣的事情不止一件。


江蘇連雲港,一個男孩因為母親沒給他買玩具,便死死咬住媽媽的胳膊不肯鬆口。


長大後不孝順的孩子,小時候都有這4個特徵,希望你家孩子都沒有 - 天天要聞


武漢地鐵站內,一位母親因為坐錯車,就被女兒連踹數腳。


長大後不孝順的孩子,小時候都有這4個特徵,希望你家孩子都沒有 - 天天要聞


還有很多看不見的地方,也存在着這樣的現象。


如今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許多孩子都是被捧在手心裏長大。


有些孩子稍有不順心意,便會忍不住發脾氣,甚至是對長輩動口動手。


千萬別覺得孩子還小沒有關係,要知道,千里之堤,潰以蟻穴。


今天一時的放縱,他朝就可能後患無窮。


在最是依賴父母的年紀里,孩子都不講半分骨肉親情,又怎能盼望着父母老了,子女能生出更多的敬畏之心,讓他們老有所依?


長大後不孝順的孩子,小時候都有這4個特徵,希望你家孩子都沒有 - 天天要聞


聽過一句話:「一個沒有責任感的孩子,是父母一生都還不完的債。」


那些生活的擔子,孩子若是無法承擔,就需要父母來為其償還。


可誰都會有老去的一天。


當父母日暮西山,身體和精力都不復從前時,能依靠的不過是骨血相連的兒女。


若是孩子沒有責任感,父母的生活就會永無寧日。


看過一則報道:


長大後不孝順的孩子,小時候都有這4個特徵,希望你家孩子都沒有 - 天天要聞


湖南有個叫潘傑的男人,34歲的他已經相親了59次了。


可沒有一次是成功的,因為34歲的他仍在家啃老,終日沉迷遊戲。


然而,他卻把自己相親失敗的原因,歸結於父母沒有對女方家庭展開深入了解。


不少人同情潘家父母的遭遇,說他們怎麼養了這麼個混賬。


可凡事有因才有果,透過記者的採訪眾人才知曉,原來潘傑之所以會變成這樣,和父母的溺愛脫不了干係。


即便潘傑早已成年,父母卻仍將他當孩子看待,從來也捨不得他幹活,更別提承擔什麼責任。


所以,才會有了後來潘傑在相親現場,要求女方「必須養他」的驚人言論,和他毒打父母的種種惡行。


李玫瑾教授說過:


「如果父母從小不讓孩子學着分擔家中的事務,那麼孩子對於家庭就不會有責任感,將來等父母老了,也不會懂得什麼叫孝順。」


別因為心疼孩子,就一味地替他們收拾殘局,什麼責任也不讓他們承擔。


父母愛子之心再深,也護不了孩子一生一世。


教會孩子擔當,才能讓他們在人生路上更好地逆流而上,讓父母雙親老有所養。


所謂孝道,除了感念父母的恩情,更要緊的是一顆責任心。


長大後不孝順的孩子,小時候都有這4個特徵,希望你家孩子都沒有 - 天天要聞


很喜歡一句話:「一個家庭最大炫富,不是家財萬貫、富甲一方,而是養出一個懂得感恩的孩子。」


縱有黃金萬兩,不如兒女的仁孝心腸。


這世上,哪有什麼天生就不孝順的孩子?


孩子就像是一張白紙一樣,想要勾勒成什麼樣,多半是由父母說了算。


在成長的路上,請多給予孩子一些關注和關心,重視他們的每一個小習慣。


在那些不良之風初現苗頭之時,儘早地點上一盞明燈,莫讓孩子誤入黑暗。


做好榜樣,用言傳身教給孩子最好的滋養。


點個【在看】,願這塵世間的父母心,都能被珍惜和回應;


願每一個家庭,都能養育出孝順的兒女,將父母恩情銘記於心,有朝一日投桃報李。


作者 | 蘇綰,想要用文字治癒你心底的荒涼。

圖片 | 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理解幼兒,也能更好地接納自己 - 天天要聞

理解幼兒,也能更好地接納自己

成年人往往只能觀察到幼兒的行為,卻不了解其背後的心理動機和行為邏輯。經常容易根據成人思維推斷,給幼兒的行為簡單粗暴地貼上各種道德標籤:哭鬧是任性,不肯分享是自私,依戀媽媽是軟弱……殊不知幼兒有獨特的大腦發育程度,成人眼中微不足道的一切對他們來說可能猶如驚濤駭浪。這一階段面對的人生挑戰遠比成人以為的多...
警惕這些侵害孩子的行為!國家網信辦通報7類典型案例 - 天天要聞

警惕這些侵害孩子的行為!國家網信辦通報7類典型案例

近日,國家網信辦通報了一批有關網上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權益行為的典型案例,涉及惡意製作「沙雕動畫」短視頻、傳播未成年人軟色情、打造「網紅兒童」等共七大類。一起來看詳情2024年是《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的實施之年。網信部門高度重視未成年人網絡保護工作,依託「清朗」系列專項行動,聚焦可能影響未成年人身心健...
世界上最厲害的人,就是在家帶孩子的人 - 天天要聞

世界上最厲害的人,就是在家帶孩子的人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的言語猶如溫暖的陽光和滋潤的雨露,對他們的內心世界產生深遠的影響,想要養育一個內核強大、情緒穩定的孩子,父母需要頻繁地說出一些特定的話語,為孩子的心靈注入力量,讓他們在面對生活的挑戰時能夠堅定自信、從容不迫。「我相信
免費三天! - 天天要聞

免費三天!

清明時節踏青出遊掃墓祭奠自駕出遊等出行活動增多為預防和減少各類道路交通事故天水公安交警請大家收下這份出行小提示- 放假時間 -今年清明節放假時間:4月4日(星期五)至4月6日(星期日),共3天。- 天氣情況 -請廣大群眾密切關注天氣變化和氣象預報信息,注意行車安全。- 高速通行情況 -清明節期間4月4日0時-4月6日24時...
《梅根2.0》曝預告 機械妖姬復活被「收編」殺AI - 天天要聞

《梅根2.0》曝預告 機械妖姬復活被「收編」殺AI

1905電影網訊 當地時間4月2日,美國拉斯維加斯,2025 CinemaCon影展,電影《梅根2.0》(M3GAN 2.0)發佈全新預告,影片製片人溫子仁,主演維奧萊特·麥格勞,還有30個「梅根」在現身。預告中,機械舞姬梅根伴隨着「插排姐」查普爾·羅恩的《Femininomenon》熱舞登場。《梅根2.0》故事發生在梅根(珍娜·戴維斯 配音)被摧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