損兵折將沒關係,酗酒自虐不是事。只要會自殺,就是好「軍神」:聊聊日本「軍神」乃木希典

2023年06月21日22:59:06 歷史 13883
損兵折將沒關係,酗酒自虐不是事。只要會自殺,就是好「軍神」:聊聊日本「軍神」乃木希典 - 天天要聞 損兵折將沒關係,酗酒自虐不是事。只要會自殺,就是好「軍神」:聊聊日本「軍神」乃木希典 - 天天要聞
15:46
* 所有內容視頻均從 YouTube 共享、轉發和嵌入。 如有違規或錯誤,請聯繫我們刪除。

相關文章推薦

抗戰史上的今天:5月24日 - 天天要聞

抗戰史上的今天:5月24日

歲月無聲,歷史有痕。八十載光陰流轉,抗戰的烽火歲月依然銘刻在中華民族的記憶深處。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觀察者網特別推出「抗戰史上的今天」欄目,每日與您共同回望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長河。1932年5月24日 本庄繁命令第14師團,迅速開始呼海鐵路方面的作戰,掃蕩敵人,並派遣一部到中東...
位於廢棄工廠下方被水淹沒的廢棄防空洞 - 天天要聞

位於廢棄工廠下方被水淹沒的廢棄防空洞

今天,我們將帶您探索一座早已被遺忘的工廠地下防空洞——這裡有兩座通過通道相連的廢棄避難所。我們先參觀保存較差的第一座地堡,然後是第二座。 遠遠望去,通風井的"蘑菇頭"突出地面,成為識別地堡....
可怕的歷史 揭秘14世紀最殘酷的酷刑:猶大的搖籃 - 天天要聞

可怕的歷史 揭秘14世紀最殘酷的酷刑:猶大的搖籃

說到中世紀的歐洲,尤其是14世紀的西班牙,很多人腦海里可能會浮現出宗教裁判所那陰森森的畫面。那是個信仰壓倒一切的時代,教會為了維護所謂的「正統」,不惜用各種極端手段對付那些被貼上「異端」標籤的人。其中,有一種刑具叫「猶大的搖籃」,光聽名字就
馬占鰲降清後清政府對甘肅河州兩萬回民的安置 - 天天要聞

馬占鰲降清後清政府對甘肅河州兩萬回民的安置

同治十二年十月,清軍奉命將肅州(今甘肅省酒泉市肅州區)的老弱婦女回民集結起來,遷徙到蘭州。據左宗棠的《奏稿·安插肅州老弱回民片》記載:「其老弱婦女二千數百名,概行遞解蘭州。俟臣凱旋,擇地安插。現在肅州實無一回羼雜。

歷史分類最新資訊

肖戰《藏海傳》入局正酣,《諜報上不封頂》又以諜亂局 - 天天要聞

肖戰《藏海傳》入局正酣,《諜報上不封頂》又以諜亂局

5月24日,電視劇《諜報上不封頂》官宣陣容,由肖戰、周雨彤領銜主演,馮暉 、谷智鑫、鄭家彬、沈佳鈺主演。並配文,鐘山霧繞煙雨鎖金陵,諜海樞庭電波弈風雲;各人各色目光隱霜刀,是獵物,還是狩獵者?發佈宣傳片先行版 。蟄伏多年,一朝喚醒;飲冰獨行,以諜亂局。任少白@肖戰 潛伏進行時。十年前,《偽裝者》的熱播讓觀...
從佛門高僧到抗元名將!廣東惠州古代十大風雲人物速覽 - 天天要聞

從佛門高僧到抗元名將!廣東惠州古代十大風雲人物速覽

在嶺南文化的版圖中,惠州猶如一顆鑲嵌在東江之畔的明珠,歷經千年歲月沉澱,孕育出無數傑出人物。從隋代高僧到宋末名將,十位歷史名人在不同領域各展風華,用智慧與熱血書寫傳奇。讓我們通過「檔案 + 生平」的視角,走進他們波瀾壯闊的人生。
河南鞏義:北宋皇陵麥金黃 - 天天要聞

河南鞏義:北宋皇陵麥金黃

5月25日,河南鞏義,千年宋陵——永泰陵內小麥金黃。石像生立於麥田周圍,宛如「麥田守望者」。不日,這裡即將迎來麥收季。圖為永泰陵內小麥金黃。經曉佳 攝圖為永泰陵內小麥金黃。經曉佳 攝圖為石像生「守望」着麥田。經曉佳 攝圖為石像生立於麥田兩側,宛如「麥田守望者」。經曉佳 攝圖為遊客在永泰陵內遊玩。經曉佳 攝圖...

全站最新資訊

從大空間到頂級駕控,領克09 EM-P四驅Max大五座如何拿捏奶爸? - 天天要聞

從大空間到頂級駕控,領克09 EM-P四驅Max大五座如何拿捏奶爸?

在新能源汽車市場日益繁榮的當下,大五座SUV憑藉其寬敞的空間和實用的設計,成為了眾多家庭購車的首選。然而,市場上多數大五座SUV雖在家庭實用性上表現突出,卻往往忽視了駕駛者對於駕控樂趣的追求。這種「一邊倒」的傾向,讓那些既想照顧家庭,又不願
9比0!德媒爆料:中國殲-10戰鬥機完勝歐洲「颱風」戰機 - 天天要聞

9比0!德媒爆料:中國殲-10戰鬥機完勝歐洲「颱風」戰機

過去來說,不少國內外的朋友一直都有所謂的「西方產品就是好」的傳統印象,但是實際上,經過多年的發展,中方在不少技術領域都已經達到甚至是超過了西方。不久前的一場印巴空戰,殲-10C大勝陣風,就已很好地體現了這一點。
中國—中東歐國家媒體圓桌會在寧波舉辦 - 天天要聞

中國—中東歐國家媒體圓桌會在寧波舉辦

來源:環球網 5月22日,由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國際聯絡部主辦的中國—中東歐國家媒體圓桌會在浙江省寧波市舉辦,來自中國和14個中東歐國家的40餘位媒體代表圍繞「人工智能時代的媒體責任」主題進行交流研討。中國記協書記處書記吳旭出席並作主旨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