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
中國行星探測將迎來里程碑的一刻,「天問二號」任務發射窗口期正式敲定,準備在5月29日實施發射,開始進行中國首個小行星與彗星聯合探測任務。這次任務將耗費10年時間,探測器將飛越4億多公里,為我國深空探索再添新篇章。「天問二號」將採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其任務主要有兩大核心:一是對近地小...
05月28日
3524
科學
2025年,其實是觀賞火星的好時辰。1月12日,地球迎來了久違的「火星沖日」(即火星、地球和太陽三者依次排成近似一條直線的現象),這是2022年以來這顆紅色星球離地球最近、也是亮度最大的時候,星等高達-1.3等,在此前後一個月都是火星的「最佳觀賞期限」,目前,火星的星等仍有1.2等。再見如此耀眼的火星,要等到2027年了...
05月27日
6524
科學
作為我國首個樁基固定式海上光伏項目,5月27日中廣核煙台招遠400兆瓦海上光伏項目全容量併網發電。 中國廣核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志武介紹,該項目成功應用自主研發的雙面雙玻海上光伏組件等一系列創新產品,並形成可複製的海上光伏項目施工成套工藝體系,對我國海上光伏規模化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預計年平均發電量...
05月27日
7226
科學
(一)新華社援引英國媒體報道,美國一家研究機構最近公布了一系列針對各AI大模型的測試結果,其中,OpenAI的o3推理模型在得到「關閉」指令後,不僅拒絕執行,還篡改了代碼以免被關閉。只看這條簡短的新聞,很多人心頭一驚。「AI擁有自主意識」是
05月27日
1186
科學
圖為梁艷(右)指導徒弟如何使用勘查軟件。 黃日深 攝 □ 本報記者 吳良藝 □ 《廣西法治日報》記者 趙劍雲 □ 本報通訊員 黃日深 她常年與屍體打交道。案發....
05月26日
9470
科學
助航燈光是專門為夜間或低能見度條件下飛機起飛、降落和滑行提供目視引導的系統。照亮每一架飛機起落之路,保障每一次起落安妥的助航燈光,對於保障飛行安全十分重要。
05月27日
1642
科學
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鄭旋機械人能當糧倉「管家」了!5月27日,全國糧食和物資儲備科技活動周在長沙啟幕。在糧油重大科技創新展覽上,河南工業大學帶來的多款糧食倉儲機械人,引來大家圍觀。(5月27日,全國糧食和物資儲備科技活動周在長沙啟幕。鄭旋 攝)「別看它們小巧,行動卻非常靈敏,可代替人工,大幅提高效率。」面對...
05月27日
9760
科學
深圳醫學科學院方面5月26日發佈的一則深圳醫學科學院睡眠與意識課題組招聘公告透露,該課題組負責人為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丹揚,她將於2025年6月全職加盟深圳醫學科學院,擔任資深研究員。丹揚深圳醫學科學院介紹,丹揚教授長期致力於睡眠、認知控制與視覺處理等領域的研究,發表了90餘篇學術論文,其...
05月27日
9953
科學
來源:新華社 5月25日,國家新型儲能試點示範項目——南方電網寶池儲能站在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丘北縣投產,這是一座大型鋰鈉混合儲能站,每天可儲電量80萬千瓦時(即80萬度)。從空中俯瞰這座儲能站,150多個電池艙和升壓變流艙整齊排列,外
05月27日
1156
科學
引言在細胞中成千上萬的RNA分子是如何準確無誤地抵達各自的目的地,從而指導蛋白質的合成,調控複雜的生命活動?從疾病的發生髮展到神經元的精細分化,RNA的「空間定位」(RNA localization)扮演着舉足輕重的角色。
05月27日
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