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屏幕技術盤點:OLED成主流,MicroLED戰未來?

3月14日,AWE 2024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正式開幕,雷科技派往現場的報道團已進行了連續4天的全程報道,更多高端專訪、行業觀察和超級復盤等內容正在緊張製作中(相關報道合集已可在雷科技官網或公眾號菜單查看)。


在這場盛大的家電展會上,電視絕對是最重要的品類之一。在AWE 2024上,不只是有海信、長虹、三星的「AI電視」這樣的引領家電行業的新趨勢,同時也看到了TCL、海信、長虹、創維們的不同屏幕技術爭奇鬥豔,其中Mini LED、OLED已逐漸成為高端電視的主流面板,尚在試驗階段的Micro LED也沒有缺席,少量樣品也讓參展者一睹為快。


(圖源:雷科技AWE報道團現場攝製)


到底什麼是顯示技術的未來?Micro LED能否成為Mini LED後的下一個大事件?這是雷科技在這裡要討論的話題。

作為全球頭號硬件品牌,蘋果的態度往往決定着屏幕技術的走向。雖然它暫未涉獵電視行業(Apple TV只能算電視盒子),但卻對屏幕面板有着龐大的需求和獨特的執念,旗下的手機、平板、PC、手錶等大量帶屏產品曾嘗試過LCD、OLED、mini-LED等多種類型的面板方案。


蘋果曾長期押寶Micro LED這一未來顯示技術。然而最近的消息顯示,一直遊走在不同顯示技術的蘋果正在全面擁抱OLED,曾被寄予厚望的Mirco LED大有「涼了」的趨勢。


據Omida報道,用於Apple Watch的2吋左右的Micro LED屏幕將於2024年量產,成本約為115美元一塊。然而日前,數碼博主Ross Young在X發文稱,原計劃用於Apple Watch Ultra上的Micro LED項目難產,一家關鍵供應商的訂單被蘋果取消。更早些時候,另一位數碼博主郭明則表示,蘋果的Micro LED計劃已經擱置,原因是成本高、能提供的附加價值低。


(圖源:X平台)


作為消費電子行業的絕對領導者,蘋果對顯示技術路線的抉擇將深刻地影響顯示半導體產業,Micro LED真的會涼嗎?


面板技術「全都要」,蘋果多類屏幕通吃


蘋果當前的帶屏設備覆蓋了手機、平板、筆記本、顯示屏、智能手錶這幾大類型,尺寸跨度很大,面板類型也比較多,主要有LCD、OLED、mini‑LED等,其中Micro LED還處於概念階段,尚未落地。


1、LCD:被iPhone淘汰。


開頭已經說了,iPhone產品線上,還在用LCD屏的只有iPhone SE3這一款。iPhone SE4最快將於今年年內發佈,但從爆料來看,它搭載的屏幕將升級為OLED。屆時,全系iPhone產品中,都將看不到LCD屏的身影。在手機領域,LCD處於一個逐漸被淘汰的階段。


(圖源:蘋果)


不過,LCD屏幕還廣泛應用在其他蘋果產品中,當前MacBook和iPad系列都在用LCD。當然,不同蘋果設備,採用的LCD材質也有優劣之分。比如,蘋果官網在售的入門款平板iPad 9,採用的屏幕居然不是全貼合的,觀感會比全貼合差很多,具體會感覺屏幕發灰、不夠通透。而11吋iPad Pro上的屏幕,雖然也是LCD材質,但支持120Hz高刷,屏幕亮度、色彩效果等參數都要好很多。


於蘋果而言,LCD面板的最大好處就是成本更加可控,尤其對平板、PC這類大屏設備來說。對普通用戶來說,LCD不會燒屏的特性也能支撐更持久的使用壽命。


2、OLED:一統江湖。


2017年iPhone X用上OLED屏,最直接的因素就是為了實現全面屏設計。更薄更輕、可塑性更高的OLED屏幕,和高端智能手機更配。目前,數字系列iPhone全系採用OLED屏幕,具體的供應商包含了三星、LG和京東方。


業內人士Ross Young曾透露,iPhone 14系列上,三星佔了面板供應的大頭,提供了超過8成的屏幕。屏幕素質方面,Pro版iPhone顯然要比標準版更勝一籌。相比iPhone 15 Pro,iPhone 15的屏幕就少了120Hz高刷、全天候顯示這兩大特性。


在完成iPhone的全面OLED化後,蘋果也預備給iPad和MacBook筆記本用上OLED面板。近期已經有大量來自彭博社、Ross Young等渠道的爆料顯示,OLED版iPad Pro今年上半年就會發佈。但OLED屏用在iPad上,最大的問題就是成本。OLED版iPad Pro曝光的起售價為1500美元,換算成人民幣超過了10000元。如此高昂的價格,必然會阻礙OLED屏幕在iPad和MacBook上的普及。


(圖源:MacRumors)


按照小雷的猜測,蘋果OLED版平板和筆記本很長一段時間內都將局限於Pro版,OLED屏很大程度上是增加高配產品的差異化賣點,以支持蘋果設備的高溢價。


3、mini‑LED:小試牛刀。


其實,蘋果在iPad Pro上,還嘗試了時下的熱門面板技術——mini-LED,它可以視作是LCD的進階版。我們都知道,不同於OLED面板的自發光特性,LCD屏幕需要背光照射來提供光源,mini-LED就是體積非常小的分區背光。LCD的背光分區越多,屏幕對比度就越高、顯示效果就越好。


2019年,蘋果發佈了一款有576個分區背光的顯示器Pro Display XDR;2021年,蘋果在12.9吋版iPad Pro上嘗試這一技術,並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只是,mini-LED也有難以克服的劣勢,比如帶來更嚴重的功耗問題,朱海舟就曾吐槽mini-LED版iPad Pro的亮屏時間還不到5個小時。功耗問題對顯示器、電視這類接電設備來說影響不大,但對平板、筆記本來說是明顯的劣勢。


(圖源:雷科技攝製)


4、Micro LED:戰未來。


蘋果今年年初開賣的Vision Pro,配備了高分辨率的Micro OLED屏幕。但Micro OLED和蘋果一直在研發的Micro LED,並不是一回事。簡單來說,Micro OLED可以看作OLED技術的衍生版,它將OLED面板上的像素進一步小型化,從而能在小尺寸面板上實現高像素。而Micro LED則可以看成是mini-LED的進化版,算是LCD的高級形態。


但是,Micro LED仍是一項距離我們很遙遠的技術。早在2014年,蘋果就投資了研發企業LuxVue,押注Micro LED。但這項面板的技術難度很高,它需要布置一個個微型化的LED小燈,一個像素出錯,就會形成壞點,容錯率很低。


這不是說蘋果放棄了Micro LED呢?答案是否定的。雷科技綜合各類信息來看,OLED不會是蘋果屏幕面板技術演化的終點。蘋果已嘗試過mini‑LED、Micro OLED等更前沿的面板新技術,也在探索Micro LED顯示技術且試圖將其應用到量產產品上。


在AWE 2024上,雷科技報道團也在現場看到許多Micro LED的產品展示,TCL甚至展示了一款163吋的Micro LED巨幕電視,顯而易見,在屏幕顯示效果、功耗、壽命等方面都有優勢的Micro LED有很廣闊的前景。

然而,Micro LED在技術層面仍有大量難點未能攻克,蘋果押注Micro LED技術十年,也沒能取得滿意的效果。但這些年的探索讓蘋果為未來做好準備。


帶屏設備爆發,OLED仍將稱霸江湖


智能手機早已進入成熟期,但智能化的趨勢仍然在多個領域延續。智能化帶來的一大變化,就是帶屏設備的數量越來越多了。


各行各業和用戶對面板的需求,達到了一個新的量級。蘋果作為全球最具代表性的硬件廠商之一,它在屏幕面板上的執行的技術路線,對整個行業都會產生影響。


目前市面上的屏幕面板有很多種類型,但最核心的仍然是LCD和OLED。在手機行業,OLED已經佔據了絕對的優勢,早已滲透到千元機段位。


在PC和平板領域,LCD仍然是主流。不過,市面上已經能看到不少OLED產品,像三星、華為早已推出過OLED版的高端平板,Windows陣營也有華碩、小米等品牌發佈過多款OLED筆記本。


而電視市場,LCD仍是中端和入門產品的首選,OLED和mini-LED則往往是高端電視的標配。隨着國產品牌的加入和高速發展,電視行業的內卷程度不亞於手機市場。對電視這類超大屏產品來說,屏幕是最核心的成本,用壽命更長、成本更低的LCD,是更好的選擇。但高端電視產品,需要給用戶帶來更為極致的畫質,因此要用更高端的面板類型。OLED和mini-LED在對比度、色彩顯示等方面更具優勢,自然會被品牌和用戶青睞。


(圖源:TCL)


AWE 2024上,小雷發現,mini-LED面板已經逐漸下放到中端電視產品上。創維、海信、TCL、長虹等頭部品牌,旗下均有相對平價的mini-LED電視產品。比如,創維就在展會上發佈了新款mini-LED電視A5D Pro。


(圖源:雷科技AWE報道團現場攝製)


而OLED則仍然比較集中於高端電視,像三星、LG這樣的韓系品牌,更加願意利用技術優勢在OLED面板上發力。在它們的展區,我們可以看到大量定位高端的OLED大屏電視,高對比度和輕薄是其核心優勢。


(圖源:雷科技AWE報道團現場攝製)


在小屏設備上,OLED的優勢則更加明顯。像可穿戴設備,對體積和重量會更加敏感,OLED屏是當前最好的選擇。像頭顯、AR眼鏡這類產品,對分辨率要求更高,還會採用Micro OLED這類面板技術。除了前面提到的Vision Pro,小米之前展示的AR眼鏡探索版,也用了Micro OLED材質。


可以預見的是,隨着帶屏設備數量的顯著增加,OLED會進一步滲透到不同類型的產品中。OLED在體積和功耗的優勢,決定了它在小型設備上的競爭力。至於LCD,在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裏仍將活躍在大屏設備上。


新顯示技術固然好,大規模落地需時間


蘋果在Micro LED項目上的折戟沉沙,很大程度上說明,在屏幕面板上的技術突破,難度比我們想像得要大很多。蘋果持續投入了大量資金和時間,仍然未能收穫滿意的成果。而當前整個面板產業中,LCD和OLED仍將是最主流的技術方案。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蘋果未能在Micro LED上獲得突破性進展,但其實還有不少品牌在研發這項前沿的面板技術。AWE 2024上,Micro LED技術和產品沒有搶佔C位,但還是露出了冰山一角。


例如,三星在展區展示了一款透明Micro LED的面板,看上去頗為炫酷;海信也展示了Micro LED的場景演示;TCL則展示了一款163英寸的巨屏Micro LED電視,視覺效果相當震撼。


(圖源:雷科技AWE報道團現場攝製)


當然,Micro LED目前的成本仍然非常高昂,距離量產還有較長的時間。但從現在各大品牌的研發進展來看,蘋果到時候向國產品牌採購Micro LED面板,並非不可能。


在小雷看來,近年OLED在不同類型的設備上快速普及,主要源自OLED成本的逐漸下降,其中國產廠商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智能手機時代發展初期,OLED面板市場牢牢掌握在少數國際巨頭手中;但近些年大量國產面板廠商崛起,包括京東方、華星光電等,大大降低了屏幕面板的成本,加快了OLED的普及。


如今,我們能買到配備優質屏幕的千元機、顯示效果出色的低價顯示器以及同樣價格但屏幕大得多的電視,和國產面板產業的全面崛起密切相關。


在智能化持續深化的未來,屏幕仍然是無數智能設備最重要的輸入輸出部件,是用戶最直觀的交互工具。先進屏幕面板技術的發展和突破,將使普通用戶也能從中受益。


3月14日-3月17日,AWE(中國家電及消費電子博覽會) 2024 盛大開幕,TCL、海信、海爾、三翼鳥、長虹、創維、九陽、雲米、科沃斯、追覓、萬和、雲鯨、添可、雷鳥、知乎等巨頭重磅參展,生成式AI與家電的結合成為重要看點,「AI家電」風起雲湧,雷科技AWE 2024報道團正在現場進行全程追蹤報道,敬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