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國際5G通訊技術上,領先水平無疑被華為佔據,其在全球市場上擁有接近29%左右的市場份額,實力可以說是尤為出眾。
但美國不甘示弱,直接放棄了5G通訊技術轉頭開始研發6G通訊技術,並聯手歐日韓試圖「絞殺」華為6G,但根據任正非的說法:華為依舊領先,那麼兩者究竟有什麼區別呢?
眾所周知,從1G通訊技術發展到如今的5G通訊技術花費了整整40年左右,不過1G通訊技術到5G通訊技術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基站都是建造在地面上的。
反觀6G通訊技術不同,此前在2019年,華為5G通訊技術火熱的狀態下,就設計了6G通訊技術的研發方向,那就是天地互聯。
根據華為當時的設想是通過發射10000顆小型低軌衛星,結合太赫茲波段進行向地面進行覆蓋,以此來達到信號穩定的效果。
不過這個方案被老美所搶先,那就是星鏈計劃,該計劃的原先預計是通過發射1.2萬顆小型低軌衛星,對全球進行有效覆蓋,幾乎和華為的方向完全一致。
值得一提的是後續或許是為了信號更加強烈,星鏈計劃的低軌衛星數量被調整到了4.2萬顆,並且目前已經正在實施中。
反觀華為後來進行了改變,選擇了配合「鴻雁星座」計劃,通過發射300枚顆軌道衛星進行聯合,配合太赫茲波段進行覆蓋。
不過與老美的星鏈計劃不同的不僅僅是衛星數量上,據了解,鴻雁星座的衛星軌道位置是距離地面2000公里的太空,而星鏈計劃的低軌衛星僅僅處於距離地面550公里的位置。
當然,兩者的高度不同這一點不排除可能是因為防止兩者相撞的緣故,而數量上的不同實際上也是由於衛星水平和作用的不同,但作用力幾乎是相當的。
那麼,針對於太赫茲波的技術研發和6G通訊水平就顯得很重要了,數據顯示,我國目前6G通訊技術專利達到了40.3%,佔據全球專利數量第一的位置。
反觀美國的6G通訊技術專利佔比達到了35.2%,而日本、歐盟、韓國分別佔比9.9%、8.9%和4.2%。
雖說我國6G通訊技術專利佔據第一,但由於老美聯手了日本、歐盟、韓國組成所謂的「Next G Alliance」,也就是6G通訊技術聯盟,建設全球6G通訊技術,以至於結合的專利數量遠超我國佔比。
當然,我國6G通訊技術發展也不全處於劣勢,即便只有40.3%的6G通訊技術專利佔比,但針對於太赫茲波的研發有着不小的突破。
據了解,目前我國在太赫茲波的水平已經達到了世界領先水平,甚至超過老美在太赫茲波領域的研發進度。
由此可見,確實印證了任正非的說法,國內通訊技術研發機構和華為針對6G通訊技術的研發依舊處於領先狀態。
值得一提的是隨着雙方在6G通訊技術上的大力推動研發,倘若以老美為「領頭羊」的6G通訊技術聯盟敗給我國華為的6G通訊技術,那麼老美原先所佔據的國際主導地位還能保住嗎?
那麼大家對此怎麼看?歡迎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