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卓旗艦標配24GB內存!再也不會卡頓了?

2025年06月18日21:42:16 科技 1300

安卓旗艦,即將進入24GB運行內存時代。

前段時間,《堡壘之夜》要求設備運存至少達到4GB,《羅布樂思》在運存小於4GB的iPad上啟動時彈出「低內存警告」(錯誤代碼:292)兩件事,引發了國內外網友熱議,小內存設備正逐漸被軟件開發者放棄。

據天風國際分析師郭明錤爆料,iPhone 17系列將標配12GB運存,相較iPhone 16系列提升了50%。在運存方面更為激進的安卓廠商,旗艦機早已普及了12GB和16GB內存,甚至部分廠商還推出了運存高達24GB的手機。

現階段搭載24GB運存的手機並不算多,但24GB運存普及的序幕已經拉開。對於開機內存就被佔用一半的安卓系統而言,升級至24GB運存後,體驗真的比16GB提升很多嗎?

手機開機內存佔一半,到底誰的鍋?

在知乎平台,雷科技看到不少網友吐槽,安卓手機大運存根本沒用,不管運存有多大,開機都會佔用一半左右。其它平台還有網友表示,4GB運存的iPhone後台留存率和流暢度堪比12GB的安卓手機。

針對系統佔用率問題,雷科技用運存分別為12GB和16GB的手機進行了測試,同時運行QQ、微信、李跳跳三款App,12GB運存的手機還剩下5.8GB可用,16GB運存的手機還剩下7.35GB可用,佔用率均略高於50%。

安卓旗艦標配24GB內存!再也不會卡頓了? - 天天要聞

(圖源:手機截圖)

安卓系統基於Linux內核,繼承了Linux系統許多特性,包括充分利用物理內存的管理機制。在該機制下,安卓系統會通過儘可能多的緩存進程,提高應用啟動和切換速度,直到系統需要更多運存,才會清理並回收用作緩存的運存。簡單來說,安卓系統通過犧牲運存容量的方法,提高應用的響應速度和流暢性。

至於蘋果手機4GB運存流暢度和後台應用留存能力,是否媲美12GB運存的安卓手機,一旦運行App較多,或者運行佔用運存較大的App,iPhone的4GB運存就顯得捉襟見肘了。知乎網友反饋,運行某些應用時,切換應用後原先的應用就會斷開,運行應用太多時,每次打開微信還會經歷一次開屏動畫。

安卓旗艦標配24GB內存!再也不會卡頓了? - 天天要聞

(圖源:知乎截圖)

蘋果小運存手機流暢的秘訣,在於墓碑機制可將應用進程凍結並保留在閃存,以減少對運存的佔用。許多App啟動和恢復時,會有開屏動畫,因而才會有諸多網友吐槽iPhone頻繁讓自己「看地球」(微信開屏動畫)。

而且iPhone內存太小,導致切換應用僅數分鐘,原來的App就可能進入凍結狀態,重新啟用需要看開屏動畫或廣告。

B站平台UP主的評測結果顯示,iPhone的內存留存率普遍不如大運存的國產手機,超高負載下16GB運存的手機也出現了殺後台現象,24GB運存的手機後台留存率大幅提升。

iPhone 17系列將運存從8GB提高到12GB,除了應用留存率方面的考慮,還有一點在於端側AI的應用與普及。據CSDN博主@frostmelody計算,運行基於INT8量化的30億參數模型,大約需要3GB內存,若是基於FP16精度,則需要大約6GB內存。

為了適應AI大模型的要求,MacBook已全面升級至16GB內存。手機平台端側AI大模型的參數量相對較少,但12GB運存方能保證在FP32精度下跑滿30億參數的AI大模型。考慮到部分手機廠商還推出了70億到100億參數的端側AI大模型,24GB運存或將成為釋放端側AI大模型全部能力的基礎配置。

24GB運存已成頂級旗艦標配

到目前為止,市面上已出現了不少搭載24GB運存的手機,例如一加13、REDMI K70 至尊版、真我GT7、紅魔10 Pro+、ROG遊戲手機9 Pro等。有趣的是,這些機型不是遊戲手機廠商的產品,就是各大廠商子品牌旗艦,反而不見主流廠商的頂級旗艦產品。

不過據數碼博主@數碼閑聊站爆料,第二代驍龍8至尊版和天璣9500的AI算力翻倍,性能提升也很可觀,部分TOP5廠商正在重新考慮頂配機型搭載24GB運存。該博主沒有透露具體是哪家廠商,從「部分」二字來看,考慮此事的廠商不止一家,OPPO、vivo、小米、榮耀等廠商可能都有想法。

安卓旗艦標配24GB內存!再也不會卡頓了? - 天天要聞

(圖源:微博截圖)

與此前搭載24GB運存的手機多為子品牌旗艦和遊戲手機不同,這次搭載24GB運存的旗艦,可能是小米數字系列、OPPO Find X系列、vivo X系列、榮耀Magic系列機型。結合@數碼閑聊站的說法,以及iPhone 17系列內存提升來看,安卓廠商頂配旗艦升級至24GB運存,原因很可能也在於端側AI大模型的應用。

受限於芯片的AI性能、小參數量AI大模型的能力等因素,端側AI大模型在手機端的應用尚未成熟,當前各大廠商手機自帶的AI應用,不聯網幾乎無法使用。但用戶對於隱私和響應速度的重視,以及行業的競爭,迫使AI企業不斷提升小參數量AI大模型的能力,芯片廠商也在提高新款芯片的AI算力。

端側AI大模型精度越高、參數量越大,佔用的運存就越大,喊出「All In AI」口號的手機廠商們,需要為頂配機型配備更大的運存,以實現流暢、高速運行AI大模型。

除了AI的影響,手機廠商升級內存的另一個原因,可能在於臃腫的App。國內App功能豐富度極高,你甚至可以用社交App貸款、刷短視頻、看直播、打遊戲,《原神》《崩壞:星穹鐵道》等大型遊戲,畫質、玩法不斷升級,佔用的運存也越來越高。16GB運存運行遊戲或少量臃腫的App不是問題,但後台掛載的App太多,依然可能出現殺後台現象。

安卓旗艦標配24GB內存!再也不會卡頓了? - 天天要聞

(圖源:雷科技攝製)

升級至24GB運存後,旗艦手機無論是運行大型遊戲,還是後台掛載多個App,都將更加遊刃有餘。試想一下,現在手機後台掛了幾個必要App,再更新遊戲,為防止遊戲更新進程中斷,就要留在遊戲頁面,什麼也不能做。升級至24GB運存後,就可以在遊戲更新的同時,打開抖音、B站觀看視頻,視頻看完了,遊戲也更新完成了。

24GB運存能夠在後台留存更多應用,為AI大模型的運行提供堅實的基礎,對於用戶體驗的提升顯而易見,儘管不是每一個人都用得到24GB內存,但有得選總是好事。

按照@數碼閑聊站的爆料,今年9月就會有搭載第二代驍龍8至尊版的機型發佈,屆時我們將有望看到搭載24GB運存的旗艦機面世。

價格成大運存普及的攔路虎

事實上,兩年前國內手機廠商已經打算為頂配旗艦配備24GB運存,但最終並未實施。其中的原因,一方面可能在於廠商經過調研後,認為12GB/16GB夠用,另一方面則在於存儲芯片的漲價。

斯坦福大學公布的《2024 AI指數報告》指出,因AI行業對HBM內存需求的增加,海力士將30%的DRAM生產線轉為生產HBM內存,導致手機運行內存產能嚴重不足,價格隨之上漲,其他廠商也有相似的情況。關鍵在於,AI企業仍在加速建設算力中心,對於HBM內存的需求量居高不下,手機運存價格受到了影響。

OPPO、vivo、小米、榮耀等品牌的頂配旗艦,配備24GB運存後,價格或將超過8000元,向更高價位進發。產品價格昂貴的代價,往往是願意購買的消費者減少,但這種變化並不意味着廠商推出24GB運存頂配旗艦是錯誤的。24GB運存的意義,在於為消費者提供了更流暢好用的選擇,消費者可以根據自身需求決定究竟是加錢買頂配,還是購買12GB/16GB運存的版本。

安卓旗艦標配24GB內存!再也不會卡頓了? - 天天要聞

(圖源:三星)

另外,系統和App功能的膨脹正在淘汰小運存手機,端側AI大模型的普及,或將加速這一進程。24GB運存的手機具備更大升級空間,能適配更大參數量端側AI大模型,以及適應更臃腫的App,使用壽命反而比16GB版本更長。

在AI時代,24GB運存有其存在的價值,只是DRAM、NAND的漲價,導致旗艦機的成本更加難以控制,各大廠商搭載24GB運存的頂配旗艦,因價格昂貴,銷量恐怕不會很高。

科技分類資訊推薦

諾基亞助力印尼電信巨頭實現綠色智能轉型 - 天天要聞

諾基亞助力印尼電信巨頭實現綠色智能轉型

近日,印尼領先的數字電信公司Indosat Ooredoo Hutchison部署了諾基亞能源效率解決方案,旨在降低其全國無線電接入網絡(RAN)的能源需求和二氧化碳排放。該方案是諾基亞自主網絡組合的一部分,利用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算法分析實時流量模式,在低網絡需求時段自動關閉閑置和未使用的無線電設備。諾基亞能源效率解決方案採用...
引領健康新潮流,三星Galaxy Watch8系列讓健康生活大踏步 - 天天要聞

引領健康新潮流,三星Galaxy Watch8系列讓健康生活大踏步

【ZOL中關村在線原創新聞】要想實現健康的生活方式其實很簡單,保持規律的生活節奏和健康的飲食習慣,就能輕鬆達成目標。這也是智能手錶越來越盛行的原因之一。在科技手段的幫助下,管理健康生活將變得更加簡易方便。尤其是近日推出的三星Galaxy Watch8系列,還針對自律和健康管理推出多項創新功能,可量化不同行為對健康的...
理想i8月底來襲!720km純電續航+10分鐘充500km,家用首選? - 天天要聞

理想i8月底來襲!720km純電續航+10分鐘充500km,家用首選?

7月9日,從理想汽車官方獲悉,旗下首款純電SUV——理想i8將於7月29日正式上市,新車定位中大型六座SUV,軸距3050mm,動力上將全系標配雙電機智能四驅,標配5C三元鋰電池,CLTC純電續航最高720km,同時全系標配激光雷達,預計售價35萬元左右。理想汽車CEO李想發文表示:近期有購買SUV、MPV意向的用戶,看完發佈會再做購買決...
中國衛星上半年預虧最高4120萬元:商業航天競爭承壓,擬加快業務轉型突圍 - 天天要聞

中國衛星上半年預虧最高4120萬元:商業航天競爭承壓,擬加快業務轉型突圍

每經記者:楊卉 每經編輯:魏文藝7月10日晚間,中國衛星(SH600118,股價27.88元,市值329.68億元)公告稱,預計2025年半年度報告將出現虧損,與上年同期相比將由盈轉虧。至於虧損原因,中國衛星列舉了以下幾點:上半年公司可確認收入同比下降,相關產品交付增量是以毛利率較低的商業航天產品為主,以及幾家子公司的經營狀...
非營利研究機構 METR:資深程序員使用 AI 反而會拖慢開發速度 - 天天要聞

非營利研究機構 METR:資深程序員使用 AI 反而會拖慢開發速度

IT之家 7 月 10 日消息,據路透社今日報道,非營利機構 METR 的最新研究發現,和大家普遍認為的相反,經驗豐富的軟件開發者在使用最先進的 AI 工具輔助熟悉的代碼庫時,反而變得更慢,而不是更快。該機構對一批資深開發者進行了深入調查,他們用流行的 AI 編程助手 Cursor 來完成自己熟悉的開源項目任務。研究開始前,這些...
華為啟動全球教育醫療夥伴聯盟,倡議推動 AI 診療商業模式落地 - 天天要聞

華為啟動全球教育醫療夥伴聯盟,倡議推動 AI 診療商業模式落地

IT之家 7 月 10 日消息,在 2025 全球教育醫療合作夥伴中國周期間,華為今日成功舉辦教育醫療行業合作夥伴峰會。來自 40 個國家的 300 余位夥伴嘉賓參會,共話教育和醫療行業數智化轉型新未來。會上,華為啟動全球教育醫療夥伴聯盟(GEHPA)計劃,旨在增強行業夥伴的交流,互補優勢,實現合作共贏。▲ 華為全球教育夥伴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