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力:聚焦「四個最前沿」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

2025年05月20日06:30:18 科技 1453

金力:聚焦「四個最前沿」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 - 天天要聞

金力:聚焦「四個最前沿」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 - 天天要聞

習近平總書記4月29日在上海考察時強調,上海承擔著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歷史使命,要搶抓機遇,以服務國家戰略為牽引,不斷增強科技創新策源功能和高端產業引領功能,加快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高地。「加快」「建成」和「高地」三個詞體現了總書記對於上海科技創新發展的高度重視和殷切期盼。復旦大學地處上海,有責任服務好這一重大使命。我們聚焦「四個最前沿」,用好改革「關鍵一招」,回答好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這一時代命題。

聚焦國際科技競爭最前沿,建設科創「策源地」。

基礎研究是科技創新的根基和底座,有更多高質量科技供給,才有更多融合可能。復旦大學以基礎研究見長,堅持目標導向和自由探索「兩條腿走路」,着力發揮三大牽引作用,開展有組織科研攻關。

一是加強學科牽引。以「雙一流」建設為抓手,優化基礎學科布局,凝練培優領域。大力推進融合創新,率先設置集成電路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等交叉學科,爭取前沿原創突破。二是加強任務牽引。面向國家重大需求,從重大戰略中凝練方向和問題,聚焦量子計算、高溫超導、人工智能、能源材料、遺傳與發育、腦科學與類腦智能等前沿領域,主動布局建設科研團隊和任務,承擔國家和地方重大科研任務。三是加強平台牽引,打造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前瞻性部署信息、醫藥、數理、生物、化學等領域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優化重組。深度參與國家實驗室體系建設,將張江復旦國際創新中心打造為服務上海建設國際科創中心的戰略核心區,增強承接重大科技任務的能力。

當前,復旦正在制訂《基礎研究三年行動方案》,已發佈面向未來發展的120個科學問題,加大基礎研究投入,爭取更多的高水平科研成果產出,營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科技創新策源地生態。

聚焦教育和人才競爭最前沿,擴充人才「蓄水池」。

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的發展與競爭,歸根到底靠人才,要把人放在最核心的位置。造就適配建設需要的人才,是高校對服務上海加快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高地的重要貢獻之一。近年來,學校面向全球引進戰略人才和青年英才,在重點方向建設人才高密度的創新團隊,按「卓學、卓識、卓越、卓著」四個層次全周期、全方位、個性化引導支持人才發展,落實資源跟着人才走,讓人才引得進、長得快、幹得好。5年累計引進高層次人才超過1000人,自主培育各類國家級人才300餘人。

一是保障人才潛心鑽研。成立相輝研究院,打造基礎研究特區,為高風險、顛覆性研究提供10年以上長周期支持,鼓勵學者靜心「種好自己的果樹」,而不是光摘「別人樹上剩下的果子」。推進學敏高等研究院建設,致力於打造世界頂尖的自然科學領域高水平基礎研究和交叉研究機構,引進全球範圍內近百位最傑出的青年科技人才,追求偉大的科學發現和突破。二是完善人才評價體系。全面深化「准聘—長聘」制改革,推行以綜合準入標準為基礎的「代表性成果」評價機制。三是打造人才培養特區。堅持「好苗子就培養、有潛質就支持」,高起點建設好「相輝學堂」,探索下探基礎教育、上接高水平人才、本研融通的「幹細胞式」拔尖創新人才超常規培養模式。

聚焦科研範式變革的最前沿,打造創新「新引擎」。

當前,人工智能正以「三天一突破,五天一迭代」的速度重塑科研範式。科研範式變革是科學發展最深層次的變革,決定着創新共同體的興衰。科學智能(ai for science,簡稱ai4s)是鏈接科技和產業、催生創新的新引擎。

復旦把融合創新作為重要路徑,把ai for science作為全校科研工作戰略抓手,系統布局科學智能生態。前瞻布局算力平台,2023年建立中國高校規模最大的雲上科研智能計算平台cfff,為科研人員提供堅實的技術和硬件支持。點線面結合創新機制,成立校級交叉研究發展中心,在二級單位設立科學智能分中心,面向全校發佈科學智能專項基金,系統組織ai4s科研項目百餘項,促進人工智能與科學研究的深度融合,加速科學突破。深化國際合作引領,與國際科技頂刊出版商合作創建ai4s主刊和子刊,舉辦科學智能國際論壇,發佈科學智能白皮書和關鍵問題。建立複合型人才培養體系,推出116門ai大課,覆蓋全體本研學生和全部專業。在國內高校率先啟動「x+ai」博碩雙學位項目建設。

目前,復旦已在計算物質科學、能源材料、退行性腦疾病等多個重要領域取得了國際領先的成果。下一步,學校將以更大力度推動ai4s相關工作,把更多「不可能」變為「可能」。加強科學數據儲備,推動科學數據共享與標準化。整合內外資源,加大ai4s投入,構建可持續創新支持體系,形成科研投入倍增效應。

聚焦未來產業發展最前沿,找准融合「着力點」。

市場出題閱卷,高校和企業共同答題。科技成果的最終價值實現在於滿足人民群眾的需要和產業發展的需求。對於高校而言,特別是要改革機制體制,深化產學研合作與科技成果轉化。

對此,學校一方面整合全校力量發展新工科,聚焦先導和未來產業發展,圍繞集成電路、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智能機械人、醫工交叉等領域的攻關和人才急需,高質量建設六大新工科創新學院。按照科教融匯、產教融合的新模式,構建「從0到10」系統創新能力,重塑復旦的新工科格局。另一方面,積極推進科技轉化體制機制改革,編製《應用技術三年行動方案》,修訂科技成果轉化流程,建設學校苗圃計劃和一批概念驗證中心、中試孵化平台,打造職業經理人團隊。加強與行業龍頭企業的戰略合作,布局建設校企聯合研究中心。構建復旦科創母基金體系,打造創新轉化研究院(祖泉研究院),推進國家大學科技園改革試點,擴大高質量科技成果轉化集聚效應。

高校因城市而興,城市因高校而盛。復旦大學建設中國特色世界頂尖大學和上海建設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在目標願景、時間節點和實現路徑上高度契合。接下來,學校將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上海重要講話精神,進一步融入上海、服務上海,深化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為服務上海加快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高地作出更大貢獻。

(作者為復旦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 中國科學院院士)

科技分類資訊推薦

金力:聚焦「四個最前沿」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 - 天天要聞

金力:聚焦「四個最前沿」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

習近平總書記4月29日在上海考察時強調,上海承擔著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歷史使命,要搶抓機遇,以服務國家戰略為牽引,不斷增強科技創新策源功能和高端產業引領功能,加快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高地。「加快」「建成」和「高地」三個詞體現了總書記對於上海科技創新發展的高度重視和殷切期盼。復旦大學地處上海,...
微軟:AI熱潮下 人性特質比以往任何時期都重要 - 天天要聞

微軟:AI熱潮下 人性特質比以往任何時期都重要

財聯社5月20日訊(編輯 史正丞)當地時間周一,微軟為期四天的Build 2025開發者大會正式拉開帷幕。數千名面臨「AI搶飯碗」衝擊的程序員齊聚一堂,聆聽「始作俑者」微軟的最新構想。在微軟CEO納德拉的揭幕演講中,最核心的更新是把AI編程助手GitHub Copilot升級成了各位程序員的「同僚」。據微軟透露,現在AI助手已經能代表...
城市24小時 | 舉全省之力,浙江又一個萬億產業來了? - 天天要聞

城市24小時 | 舉全省之力,浙江又一個萬億產業來了?

每經記者:劉艷美 每經編輯:楊歡圖片來源:攝圖網_501309731近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官網發佈《關於支持人工智能創新發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提出到2027年,初步形成可持續發展、領跑發展格局,培育若干具有全球競爭力和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