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焦One(dingjiaoone)原創
作者 | 金玙璠
編輯 | 魏佳
「恭喜您!抽中200元話費券!」
當你在停車場掃碼繳費、開發票甚至拆快遞時,是不是總會被這樣的「幸運彈窗」砸中?
別急着開心,從你點擊「抽獎」的那一刻起,就已經踏入了一場精心編排的「消費劇本」。
2025年央視3·15晚會以「手機抽獎」為切口,揭露了「百抽百中」的網絡抽獎遊戲真面目:消費者看到是金光閃閃的大轉盤,背後卻是一條分工明確的收割產業鏈——從掃碼跳轉到「必中」話費券,從自動續費陷阱到高仿白酒貨到付款,每個環節都精準算計着人性。
更讓人後背發涼的是,根據央視曝光的信息,操盤手之一是港股上市公司兌吧集團,引流的平台之一是電子發票龍頭諾諾網(諾諾網)。涉事商家稱,這種帶有欺詐嫌疑的業務一天的流水基本能達到20億元左右。
當消費者發現被套路、想維權時,則面臨舉證難、周期長、成本高等一系列問題。
一方面,因為兌吧集團關聯公司利用註冊空殼公司、頻繁更換支付通道規避監管。例如,諾禾網絡利用勞務市場收集身份證,單日消耗5-10本營業執照維持支付通道。
另一方面,這個套路在一定程度上披着「合法性」的外衣。例如,當你為視頻會員綁定了自動續費,甚至因遺忘取消訂閱被連續扣款時,商家的操作都符合「用戶自願授權」的條款。商家賭的就是——消費者看不懂、記不住、懶得退。
網絡抽獎早已從「概率遊戲」升級為「精準收割工具」,等下次看到抽獎頁面的金光閃爍時,請默念:「天上不會掉餡餅」。
「百抽百中」背後的三大陷阱
今年的3·15晚會通過暗訪、技術解析和受害者案例,曝光了抽獎活動背後的三大套路。其核心邏輯都是利用人性弱點:抽獎的即時快感、小額優惠的誘惑,以及自動續費條款的隱蔽性。
套路一:通過「200元話費券」誘導消費。
當消費者在諾諾網提交發票信息後,在沒有進行任何操作的情況下,頁面會「自動跳轉」至抽獎大轉盤。點擊抽獎後,系統彈窗提示「恭喜抽中200元話費券」。
看似幸運的背後,實則是所有用戶都會「中獎」。而所謂的「200元話費券」,實為30張小額優惠券,需充值4000元話費、分15個月才能用完,實際折扣率僅5%。
圖源 / 央視網截圖
更關鍵的是,商家深諳人性弱點——話費券使用周期長,多數人領取一兩個月後就會遺忘或因為操作複雜成為「沉默用戶」。商家正是利用這種遺忘和疏忽,抓住海量「沉默用戶」的空子,悄然斂財。
套路二:通過小額優惠吸引,再利用「遺忘」和「疏忽」持續扣費。
除了開發票,停車場掃碼付費也藏着這種套路。支付頁面上會出現兩個按鈕,一個是5元停車券待兌換按鈕,一個是繳費確認按鈕。由於停車繳費時大家通常都比較匆忙,更容易被誤導點擊停車券按鈕,點擊這個按鈕後,會進入抽獎界面,且一定中獎——例如,1分錢得價值19.9元的視頻會員。
商家在扣費環節是煞費苦心,從扣費方式到扣費時間,每個細節都精心算計。
扣費方式上:在領取頁面下方,商家用不起眼的字體標註了自動續費協議及其費用。也就是說,你第一次扣費雖然只有僅1分錢,但和商家簽訂了自動續費協議。
次月,用戶可以到對應公眾號再領一個月的會員,但至於用戶來不來領就是用戶的事,商家默認每個月都到用戶賬戶里扣19.9元,依然賺的是沉默用戶的錢。
扣費時間上:商家會選擇在凌晨扣款,當用戶早上起來的時候,扣費信息已經被各種信息推送覆蓋掉,很難察覺。
套路三:白酒虛標價格,製造優惠假象。
還有一種白酒推廣業務也涉及抽獎套路。央視記者體驗發現,大轉盤抽獎後,頁面會醒目提示「恭喜中獎」,跳轉至白酒領取頁面,消費者填寫收貨姓名、電話和地址,就能「領」千元白酒。
其實這些白酒虛構了高價:兩箱原價63元/箱的白酒,被包裝成「價值4700元」的禮品,最後會以398元的價格賣給消費者,而且是「貨到付款」。商家賭的就是消費者簽收後的沉默。
消費者簽收後套路還沒完,會被納入二次營銷名單,商家繼續利用虛高原價、製造稀缺性的話術,誘導消費者進入復購鏈條,進一步收割。
誰在靠網絡抽獎賺錢?
網絡抽獎背後,到底是誰設下的消費套路?
經3·15晚會調查,「200元話費券」套路多方「分工明確」:諾諾網「引流」,廣告推廣由兌捷網絡等公司負責,話費券充值由數字權益平台執行,實際收款方是晶珊運予通訊運營商。
這背後涉及的大平台是兌吧集團、諾諾網絡科技(諾諾網)。
兌吧集團是核心操盤手。315晚會點名其子公司兌捷網絡和另一家互動廣告公司諾禾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均存在通過手機抽獎誘導消費、虛假宣傳等違規行為。
而實際上,兌吧集團通過其全資子公司杭州兌吧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控股杭州兌捷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兌捷科技正是諾禾網絡的實際控制方。
圖源 / 天眼查
兌吧集團創始人陳曉亮曾以「90後創業者」形象備受關注,但公司近年股價低迷。截至曝光前,其市值2.48億港元。2024年上半年財報顯示,公司互動廣告業務貢獻3.18億元收入,毛利率13.42%,雖同比下滑,仍是集團核心利潤來源。
兌捷網絡是整個鏈條的核心之一。不止開發票,停車掃碼以及生活中很多其他掃碼場景,背後的跳轉抽獎廣告,都是這家公司提供的。
該公司負責人稱,「200元話費券」活動是目前獲利最高的業務,而且最暴利,投100萬元當天回150萬元,這幾個板塊的業務客戶,已經接近於瘋狂。
而諾禾網絡負責人承認,200元話費券、自動續費以及白酒推廣,這類業務本質上就帶着誘導屬性,甚至還有欺詐嫌疑,「基本上一天的流水在20億元左右。就是三五家(互動廣告)公司構成的這20個億。」
更值得警惕的是,這些公司通過多層「殼公司」支付通道規避監管。諾禾網絡負責人稱,一本營業執照,可以申請五個通道,一個支付通道大概能頂15分鐘,就是一天基本上要消耗五到十本營業執照。
此外,諾諾網作為頭部電子發票平台,也成了兌吧集團的「流量跳板」。諾諾網尚未獨立上市,但其憑藉股東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持股64.33%)與螞蟻集團(通過旗下上海雲鑫創業投資)的光環,一度為其貼上「技術驅動」標籤,其主要產品包括諾諾發票、極速開票、財稅機械人。
「諾禾」與「諾諾」名稱部分相似,但根據現有信息,未發現存在直接關聯。
3·15晚會的曝光,證明兌吧集團的商業模式建立在用戶信息不對稱和法律漏洞之上,如果不能擺脫對誘導性廣告的依賴,不但長期發展存在隱患,還可能淪為資本市場的「棄子」;而諾諾網若繼續放任平台淪為廣告跳板,恐將失去企業客戶信任。
未曝光的五大套路
除315晚會揭露的案例外,網絡抽獎的「變種套路」早已滲透至更多場景。「定焦One」根據此前了解到的多位消費者的經歷及網絡投訴內容,總結了五個隱秘套路。
套路一:中獎後兌付無門。
有用戶看到某APP上發佈微信掃碼領1000元紅包任務,進入抽獎頁面完成任務,抽獎一次需支付金額10-200元不等,活動顯示沖值300元抽獎結束後即可提現1000元,(實際上)充值300元後無法提現,並聯繫不到客服處理。
套路二:大額優惠券誘導消費,卻買到低價劣質商品。
晶晶在使用某知名在線視頻APP時,頁面出現了抽獎,抽了三次,分別抽到了智能手錶100元優惠券、藍牙耳機100元優惠券、乳膠枕100元優惠券。
她點擊優惠鏈接,購買了優惠後99元的乳膠枕和79元的智能耳機。隨後在淘寶搜索發現,同款乳膠枕只要18.53元,同款耳機僅售8.62元。
這類騙局是利用大平台信用背書,將三無產品偽裝成高價商品,通過偽標高價的障眼法製造「低價錯覺」。
圖源 / Unspalsh
套路三:想提現先拉新,榨乾你的價值後甩掉你。
有用戶在轉轉盤抽到了「一等獎1000元錢」,但提現條件層層加碼,例如,規則是一個小時之內「保衛1000元」不讓老鼠入侵,那就需要1小時內邀請50名好友,也就是幫平台獲客。
「一開始一個老鼠入侵會減掉1分錢、1塊錢,最多三四塊,到了最後五分鐘,一次減九十多。」該用戶稱。總之,沉沒成本效應使用戶不甘放棄已投入的時間與金錢,但越到最後,「保衛1000元」的遊戲難度越來越大。隨意又可控的遊戲規則,讓1000元到手基本不可能,用戶還免費幫商家拉了新。
套路四:誘導填寫手機號,強行開通付費套餐。
有用戶在另一視頻APP界面抽獎,抽完後提示年費送4G流量,輸入手機號和驗證碼後直接扣費40元,顯示開通成功40元4G國慶專屬流量套餐,但用戶在該APP卻找不到流量套餐,想在中國移動APP取消也沒有該業務。
這類套路是在抽獎頁面嵌入了「免密支付」協議,用戶點擊即默認授權扣費。
套路五:先買東西再獲取抽獎機會,抽中後兌付無門。
有用戶購買一款價值298元的商品後,抽獎抽中了一個標價8800元的女士手錶,隨後被告知需要代繳563元保價費用和837元海關稅,收到後十分鐘之內退還1400元。而隨後退款時候又說積分不足導致退款失敗,需要支付1600元補齊積分後自動退款到微信賬戶。
此時申請退款,對方稱要補齊1600元,累計3000元才能一次性退還。
「抽獎陷阱」怎麼破?
網絡抽獎本質是利用消費者的兩種心理錯覺:
其一,「機會不用白不用」:商家拋出的中獎機會即便是硬塞給你的,很多人也會點點試試,抽獎的隨機性,能滿足人們的即時滿足心理。
其二,「意外之財,不花白不花」:「中獎」的視覺衝擊會促使人們做出衝動決策,即便是一張優惠券,也很容易讓人產生撿便宜的心理。
總之,網絡抽獎之所以能收割那麼多人,核心都是先用魚餌釣起你的錢包,再用「沉沒成本」心理讓你越陷越深。
那麼,網絡抽獎像「小廣告」一樣「貼」滿各種APP,我們該如何避開「抽獎陷阱」?
作為消費者的武器就兩樣:「較真」和「不貪」。
先說「較真」:所有需要預付費或提供個人信息的抽獎活動,都需核查規則細節;定期檢查支付平台的訂閱服務,避免「被動扣款」。
再說「不貪」,抽獎頁面跳出來時,先問自己:「憑啥天選之子是我?」如果抽到大獎,還請記住:「免費餡餅的背面,永遠印着隱形賬單」。
而在這場技術與人性的博弈中,最有效的手段還是提升信息透明度(推動平台公示中獎概率)、強化法律約束(強制彈窗提示自動續費條款)。
*題圖來源於央視網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