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哈爾濱工業大學前不久研發的微型機械人在攻克癌症上有了重大突破。
對於癌症的治療,目前常見的治療方法主要是手術切除、放療和化療,但是這些方法往往無法精確地將藥物送達到病變部位,還可能造成更多副作用,而哈工大研發的這種微型機械人很好解決了這個局限性。
這種微型機械人外觀小巧,結構非常靈活,採用了先進的納米技術和智能控制系統,能夠穿越狹窄的血管,可以在人體內精確導航,在血管內順利通過,不會對人體造成不適感,並且可以攜帶抗癌藥物直接送達癌細胞所在位置,實現精準治療,從而克服了傳統藥物盲目治療癌症的缺陷。
在實驗中,研究團隊成功將這種微型機械人注入小鼠體內,並通過外部控制系統引導其在血管內遊走,當微型機械人到達癌細胞時,藥物便釋放出來,精準作用於癌細胞,起到消滅腫瘤的作用。
據悉,這種微型機械人還可以應用於心血管疾病的治療、神經系統疾病的治療,人工智能對疑難病症的治療將迎來歷史性的一刻。
而且人工智能還可以通過分析檢查出的患者的數據來搜索和探究人類醫生很難發現的新模式,醫生分析不出來的關聯性,從生物標誌物、基因組數據、醫學圖像甚至醫療記錄中生成有關結論,並進行闡述,比人的大腦考慮地更周到,分析地更全面,從而更加高效治療疾病,個性化定製治療,對症下藥。
人工智能還能夠通過分析病人的病史、遺傳特徵、生活習慣以及其他各種數據信息,來評估健康風險和預防疾病。
也能夠通過分析藥物特點以及和其靶蛋白或受體之間的相似性來幫助預測藥物靶向結合親和力,從而更加精準地治療病人,藥到病除。
大家都知道AI助理應用非常廣泛,在醫學上同樣也是,醫學AI助理可以高效分析醫療數據並為患者定製相關的健康建議,幫助病人及時管理自己的健康,從而有效定製自己的健康計劃。
基於人工智能的算法更可以分析大量成像數據,更快地識別病人的病症模式和異常病變,因為非常高效,所以比人類臨床醫生更準確。例如,可以比較幾張圖像,檢測醫生不會注意到的細微變化,及時挽救生命。
人工智能應用於醫學領域將是歷史性突破,有效克服疾病帶給人的傷害,讓人的壽命大大延長。
馬斯克的腦機接口公司,讓人更智慧,實現意識控制動作,這將是人類史上的新革命。所以人工智能本身的意義就是服務人類,延長壽命,賦予生命更高的價值。
人工智能領銜的人類第五次工業革命即將到來,未來將是更加健康,高效,先進的全新AI時代,讓我們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