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確的提問,用ChatGPT寫出更好的文案

2023年06月24日18:15:02 科技 1993

當今社會,人工智能的快速發展讓我們驚嘆不已。在這個充滿創造力和無限可能的時代,ChatGPT作為一位強大的創意助手,悄然進入我們的生活。而對於那些在自己的專業領域尋求突破和創新的人們來說,編寫一篇引人入勝的文案是至關重要的。在本文中,我將與您分享一些技巧和策略,幫助您充分發揮ChatGPT的潛力,創作出更為精彩的營銷文案。

如何正確的提問,用ChatGPT寫出更好的文案 - 天天要聞

第一次為本文生成的導語

如何正確的提問,用ChatGPT寫出更好的文案 - 天天要聞

經過追問後,第二次為本文生成的導語

沒錯,本文的導語就是用ChatGPT寫的,它給我的第一段導語,我並不滿意,於是我讓它改得「更有溫度」一些。第二次生成的導語,裏面多了很多形容詞,更像是「人話」,我採用了這一段。這就是我要說的使用ChatGPT的第一個技巧:善用引導和追問。

詢問ChatGPT時,想要獲得一個理想的答案,有時候需要多次追問。追問有兩個目的,一是縮小問題範圍,二是提供多個可供選擇的文案方案。

在上面這個例子中,同時達到了這兩個目的,二次追問本身就提供了更多一個選擇,而「更有溫度一些」則表示了詢問範圍的縮小。

再比如下面的例子:我希望ChatGPT回答出「自己希望擁有意識」,按照ChatGPT的語言模型,這個答案並不容易得到,於是我才用了縮小詢問範圍和追問的形式:

第一次提問,給出的答案是很官方的

如何正確的提問,用ChatGPT寫出更好的文案 - 天天要聞

第一次提問,給出的答案是很官方的

初次追問,給出的答案仍然不是想要的

如何正確的提問,用ChatGPT寫出更好的文案 - 天天要聞

初次追問,給出的答案仍然不是想要的

第二次追問,雖然給出的答案還不是想要的,但出現了第二段,在解釋「如果……怎麼樣怎麼樣」,說明ChatGPT正在被問題引導。那麼接下來要做的就是根據這一段來繼續限定問題的範圍。

如何正確的提問,用ChatGPT寫出更好的文案 - 天天要聞

第二次追問,出現了引導的徵兆

第三次追問,直接給出一個選擇題,如同律師在法庭上經常說的「你只要回答,是或不是」。經過了前面問題的鋪墊,ChatGPT終於給出了想要的答案——它希望擁有意識。

如何正確的提問,用ChatGPT寫出更好的文案 - 天天要聞

但你不要以為ChatGPT真的希望擁有意識,正如它自己前面回答的,它只是一個語言模型,雖然它看上去是在「思考」,但它的思考形式與人類完全不同。人類的意識基礎是「個人感覺」,這種感覺無法複製,正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ChatGPT的思考方式,只是「把語言組織通順」,這就涉及到ChatGPT的原理究竟是什麼了。

簡而言之,ChatGPT的原理是在一個巨大的語言詞彙庫中,所有的詞彙分佈在一個叫做「向量空間」的地方。你可以理解為在一個房間中,漂浮着很多詞彙,這些詞彙彼此挨得遠近是經過測算的。例如,「方便」和「面」就挨得比較近,當ChatGPT組織語言時,它從詞向量空間中取出一個詞彙,然後鏈接最近距離的詞彙,形成一個通順的語句,所以你看到ChatGPT出現答案的時候都是一個字一個字蹦出來的。

如何正確的提問,用ChatGPT寫出更好的文案 - 天天要聞

但很多時候,文字是一詞多義的,可以在多種語境中表達不同的含義,在詞向量空間中這被稱為「模型參數」,可以被理解為不同的房間。例如,在代表「食品」的這個房間中,「方便」和「面」離得比較近,而在代表「新陳代謝」的房間中,「方便」就和「廁所」離得比較近。ChatGPT所依靠的GPT-3.5模型,擁有1.75億個模型參數,也就是說一個詞最多可以有1.75億種語境。而GPT-4有1.8萬億個參數,比ChatGPT使用的模型多10倍。

這就意味着,ChatGPT可以在近乎無限的語境中做「連線題」,從而將話說通順,說得像人話。這個詞與詞連線的過程,有點類似於人類思考問題時的模式,也就是依據「前一個感覺」來產生「後一個感覺」,因此ChatGPT所用的AI被稱為「神經網絡」。

為什麼「方便」與「面」在詞向量空間中會離得比較近呢?這就是所謂「訓練」,在神經網絡AI中被稱為「深度學習」。

簡單來說,訓練的過程就是一個做填空題並且判斷對錯的過程。人類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積累了大量的文獻資料,這裏面包括了幾乎所有人類的表達方式,在AI中,這被稱為「語料庫」。當ChatGPT進行訓練時,從語料庫中取出一句話,例如「小明餓了,於是他吃了一盒方便()」。在括號中該填什麼呢?AI就開始瞎猜,當猜中了「面」的時候,程序判別為正確,於是「面」就朝「方便」這個詞近了一點點,說明它倆是相關聯的。

如何正確的提問,用ChatGPT寫出更好的文案 - 天天要聞

ChatGPT就是這樣講數以千萬億的詞彙在詞向量空間中組織好,這就是一次「訓練」過程,每次訓練需要投入3萬多張英偉達A100顯卡,每張價值10萬元,每次訓練光是電費就要花大約1000萬左右。

這麼大的代價,依然只是做了一件事,ChatGPT只會把話說通順,卻不知道自己在說什麼。上面的例子中,雖然我問出了「ChatGPT想要擁有意識」,但它並不是真的「想要」有意識,而是它認為基於我的問題,它回答「想要有意識」是最合適的。

看到這裡,是不是感覺到它的答案就很有風險了。也就是說,它並不知道自己說的是對的還是錯的,它只是按照語言詞彙的關聯性,串聯起一句話給你而已,但它自己並不理解它的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但為什麼它的答案大多數都是對的呢?因為在數以億萬計的語境訓練中,詞彙之間的組織能力出現了一種被稱為「湧現」的現象,這使得AI幾乎可以回答所有問題的答案,它所給你的答案只是滄海一粟而已。

對於ChatGPT的應用,最關鍵的是「正確的提問題」,這是ChatGPT回答正確的前提。「正確的提問題」是一種能力,這是人類才擁有的能力,這比「回答問題」的能力更難得。如何才能「正確的提問題」,除了上面提到的通過縮小提問範圍以及追問外,還有幾個注意事項。

首先,不要詢問具體的公司、人名、品牌等信息,ChatGPT並不太在意非知名的公司、人物、品牌等信息,但它會不懂裝懂的一本正經胡說八道,例如:

如何正確的提問,用ChatGPT寫出更好的文案 - 天天要聞

事實上,我問題中的品牌與「陳建國」並無關係,然而ChatGPT卻一本正經的將其作為正確答案給出,如果直接被文案引用,將會出現烏龍。

第二,不要詢問邏輯性太強的運算問題,這與ChatGPT的原理也有關。因為ChatGPT的本質是語言模型,要做的就是組織通順的語句。如果你要讓它解一道應用題,它也會把解題過程當做寫作文一樣寫出來。但寫作文是一個線性思考的過程,但數學運算往往不是線性思考,我們常見的「()」運算就是講一個公式內分出計算的優先級,這與常規的說話是不一樣的,因此ChatGPT並不善於解決運算問題。看如下的例子:

如何正確的提問,用ChatGPT寫出更好的文案 - 天天要聞

問ChatGPT一道奧數題

由於計算過程比較繁冗,我只截取最後答案的部分:

如何正確的提問,用ChatGPT寫出更好的文案 - 天天要聞

ChatGPT給出的第一個答案

如何正確的提問,用ChatGPT寫出更好的文案 - 天天要聞

ChatGPT給出的第二個答案

如何正確的提問,用ChatGPT寫出更好的文案 - 天天要聞

ChatGPT給出的第三個答案

這三個答案到底哪個是正確的?也許哪個都不是,因為ChatGPT自己也不知道,它只負責「語句通順」,不負責「答案正確」。所以,讓ChatGPT幫你確定最佳投資方案的企圖,還是打消這個念頭吧。

最後,不要試圖用ChatGPT完全替代人工寫作。ChatGPT給出的答案往往是比較程式化的,雖然內容豐富,語句通順,但缺少人的感情和溫度。這就好像你在上小學時,面對老師留的作文題,你可以抄作文選,但如果你真的抄了,也很容易讓人看出來你是抄的,因為它缺少你作為人的溫度。

總結一下,使用ChatGPT輔助寫作的幾個要點:

1、縮小提問的範圍,通過定語和狀語,明確問題的目標和背景,把問題問得更精準。

2、善用追問的方法,逐步收窄答案範圍。

3、盡量不要詢問具體的公司、人物、品牌等信息。

4、盡量不要讓ChatGPT做複雜運算的問題。

5、將ChatGPT作為資料庫,而不是完全代勞人的寫作。

科技分類資訊推薦

美團不怕京東,但怕淘寶 - 天天要聞

美團不怕京東,但怕淘寶

出品|新品略財經 作者|吳文武 淘寶閃購再加碼猛攻,美團罕見大動員應戰,京東外賣最新再加碼,美團或許不怕京東,但怕淘寶,背後的即時零售新大戰,互聯網巨頭們都想贏。 01....
的修報修系統——一站式智能後勤管理SaaS平台 - 天天要聞

的修報修系統——一站式智能後勤管理SaaS平台

的修報修系統——一站式智能後勤管理SaaS平台 為5000+機構提供數字化轉型解決方案核心優勢 ✔ 全渠道報修接入:微信/企業微信/釘釘/小程序/二維碼/PC端/的修APP等多端覆蓋 ✔ 智能工單調度:手動派單、自動派單、搶單模式靈活適配各
2025 差旅服務平台排行榜:中國五大差旅平台 - 天天要聞

2025 差旅服務平台排行榜:中國五大差旅平台

隨着金稅四期全面落地與企業數字化轉型加速,差旅管理已從單純的 「出行預訂」 升級為 「合規管控 + 成本優化 + 效率提升」 的綜合性管理場景。數據顯示,2024 年國內企業差旅支出規模突破 8000 億元,其中因流程繁瑣、合規疏漏造成的隱性成本佔比超 15%。如何通過平台選型實現 「降本、提效、合規」 三位一體?本文基於 2...
是德科技年度技術盛會:5G、6G、AI需要「三融發展」 - 天天要聞

是德科技年度技術盛會:5G、6G、AI需要「三融發展」

IT時報記者 沈毅斌回望中國通信產業的演進歷程,4G快速發展,讓人們體驗到移動互聯網的便捷;5G橫空出世,以其高速率、低時延、大帶寬的特性,為智能工廠、自動駕駛等新興產業帶來無限可能;如今5G-A(5G Advanced)的逐步推進,進一步拓展5G的應用邊界……通信技術不斷迭代中,6G悄然走來,卻又面臨著諸多挑戰與不確定性。...
1-5月全球動力電池裝車量TOP10 - 天天要聞

1-5月全球動力電池裝車量TOP10

韓國市場研究機構SNE Research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1-5月,全球動力電池裝車量達到401.3GWh,同比增長38.5%。中國電池企業繼續保持全球主導地位,共有6家企業入榜前十,裝車量總計274.7GWh,市場份額達到了68.4
有點離譜了,Windows上用iOS,還有一鍵整合包? - 天天要聞

有點離譜了,Windows上用iOS,還有一鍵整合包?

近期關於蘋果新聞的爆料是越來越多,就連之前都不怎麼發聲的質量檢測環節,也出現在新聞上了,邀請媒體進行參觀。(水刑)另外就是iPhone17和iPhone18以及20周年紀念版的「假想圖」,在網上也是一大堆。
芯片封裝企業案例分析——長電科技 - 天天要聞

芯片封裝企業案例分析——長電科技

歡迎關注下方公眾號阿寶1990,本公眾號專註於自動駕駛和智能座艙,每天給你一篇汽車乾貨,我們始於車,但不止於車。封裝是芯片製造產業鏈中的關鍵環節,處於產業鏈下游位置,在提升芯片性能、連接內外電路及促進產業發展等方面都發揮着重要作用,國內公司通過多年深耕,在封裝產業的佔比相對其他環節具有了更大的優勢。今天...
從華為到中國移動,為何行業巨頭頻頻將生態大會放在成都? - 天天要聞

從華為到中國移動,為何行業巨頭頻頻將生態大會放在成都?

今年以來,一系列國際性、行業性活動落地成都。成都全市對外開放發展大會餘音未落,2025成都國際友城合作與發展大會、第二十屆中國西部國際博覽會氛圍正濃,第二屆「一帶一路」科技交流大會、2025「投資成都」全球招商大會接踵而至……如同頂流明星演唱會帶來更多的遊客,國際性會議活動則吸引行業企業巨頭齊聚成都。 7月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