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看官老爺,麻煩右上角點擊一下「關注」,精彩內容不錯過,方便隨時查看。
文|萬象硬核
編輯|萬象硬核
«——【·前言·】——»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南極就是一望無際的雪山和冰層,能夠看到的活物就是企鵝,它們身上獨特的毛髮能夠抵擋得住這裡零下幾十度的嚴寒。
因此這裡的生物數量非常稀少,那麼這裡既然能夠有動物生存,會不會也有植物呢?
在白茫茫的冰雪世界出現一抹綠似乎十分不可思議,但實際上在南極的確存在着植物,而且種類還不少,甚至有一些還能開花。
很多人對此覺得很稀奇,而這些植物近年來還大有擴散繁殖的趨勢,那麼這些植物是如何在南極生存下來的呢?正在變「綠」的南極是不是一件好事呢?
«——【·南極發草·】——»
南極也是有四季變化的,雖然那裡的夏天依舊寒冷無比,但是這一時節裸露出來的基岩也足夠給那些生命力頑強的植物提供一處棲息地。
在南極,專家們一共發現了800多種植物,但這些植物大多都是比較低級的植物,像是人們常見的樹木和花卉這些植物更是不可能有。
在南極還有一條「開花植物線」,大約是南緯64度左右,這是地球上開花植物的南界。
目前在南極洲,人們一共發現了三種會開花的植物,其中一種就叫做南極發草,中國的專家也一直在對它做長期監測。
南極發草是一種小型的草本植物,看起來像一團頭髮,又窄又細的綠色葉片從中間向四周鋪散開來,大概能長15厘米左右。
它們主要是深深紮根在土壤之中的,從中獲取養分和水分,但是土壤在南極洲是一種極為「奢侈」的資源。
因為常年都被冰雪覆蓋,這裡的岩石風化程度很低,土壤也都是呈小斑塊狀零散分佈的,因此南極發草的分佈也很零散,但比較廣泛。
它的花朵非常小,通常呈黃色或白色,具有五個花瓣,花期短暫,通常在南極夏季的短暫幾個月中開放。
嚴格來說它也不是南極洲上的「土著」,大約是在30萬年以前,一些鳥類將種子傳播到了這裡,逐漸發展之下,它們才在這裡生存了下來。
那麼它們是如何適應這裡的極寒天氣的呢?
南極洲的氣溫並不是一下變成零下幾十度的極寒天氣的,在近2億年前,這裡還是一片雨林,有非常豐富的植物。
一直到了4000萬年一年,南極洲獨立成了一個單獨的大陸,氣候開始出現比較大的變化,在2400萬年左右,夏季溫度還有5度左右。
大約是在1700到250萬年之後,南極洲的氣溫才開始逐漸轉寒,形成冰蓋,很多植被都因此消失了,但仍舊有很多頑強的植物生存了下來。
«—【·南極的植物·】—»
每到南極的夏季,這裡也是一片綠意,除了南極發草之外,地面上也鋪滿了很多的地衣或者苔蘚植物。
地衣和苔蘚在南極地區也比較常見,它們對極低的溫度和極端環境有很強的適應能力,這些植物通常沒有根系,通過空氣中的水分和營養物質進行吸收,還有企鵝等動物的糞便也為它們提供了營養。
儘管南極被視為地球上最寒冷、最乾旱的地區之一,植物在這裡依然能夠生長,南極的特殊氣候和環境條件提供了一些獨特的生物學機會。
南極的冬季漫長且極寒,幾乎沒有生物生長,但南極的夏季時間相對較短,溫度稍微升高,陽光直射時間長,積雪融化提供了短暫的水源。
植物能夠在這些環境下生長,主要是因為它們在生物演化過程中形成了特殊的適應機制,南極植物通常擁有較強的耐寒性和抗旱能力。
同時,這些植物的生長速率相對較慢,但由於其生長季節短暫,它們能夠在有限的時間內進行繁殖和孳生。
南極的植物種類雖然不多,但它們所具備的生理適應性和生長能力為科學家提供了豐富的研究材料,近年來,中國專家卻發現這些植物越長越多。
«【·南極變「草原」·】»
2024年11月10日,央視新聞報道,中國科研人員在南極菲爾德斯半島做植被監測,有了一個很驚人的發現。
2013年1月時,研究院們在島上圈出了一塊1平方米的南極發草作為監測的樣本,並拍下了照片做對比。
但是等2024年的時候,這塊被圈出來的南極發草已經擴張到了70%。
種種的數據都在說明南極的植被在增多,這裡正在慢慢變綠。
研究表明,全球變暖對南極地區的氣候產生了影響,導致南極的溫度逐漸升高,冰層融化,水源增多,這為植物生長提供了更多的資源。
氣溫升高不僅加劇了冰川的融化,也影響了南極的生物多樣性,一些原本在寒冷環境中生長的植物開始進入更廣泛的區域,甚至開始在一些曾經嚴寒的地方大量繁殖。
這一現象是否是好事呢?實際上並不簡單。
雖然短期內,這一變化可能為植物提供了更多的生長空間,但從長遠來看,南極洲變綠可能帶來一系列的環境問題。
植物的生長需要水和陽光,而氣候變暖導致冰層融化和海平面上升,可能會改變南極地區的生態平衡,影響整個食物鏈,而且溫暖的氣候可能為入侵物種提供了生存條件,威脅本地物種的生存。
南極發草作為南極地區的代表性植物之一,展現了生物在極端環境中的頑強生命力,儘管南極的氣候條件極為嚴酷,但植物通過一系列的生理適應機制仍能夠在短暫的夏季繁榮生長。
而近年來南極變綠的現象,則反映了全球氣候變暖的趨勢,這對南極的生態環境可能帶來深遠的影響。
雖然某些植物生長的增加是氣候變化的直接結果,但長期來看,這一變化可能引發一系列生態問題,因此我們需要更加重視氣候變化帶來的後果,並採取積極的應對措施。
參考:
央視新聞《南極變綠?快速變暖地區的植被覆蓋面積迅速增加》,2024-11-10
國家植物園《南極有植物?!沒錯,有!而且一直都有!| 芳蘭葳蕤》,2024-5-7
光明網《長城站,40歲生日快樂!中國極地科考破冰斬浪步履不停》,2025-2-21
湖南日報《綠藻繁殖南極變「草原」?這不是好事,更可怕的在後面》,2020-5-22